丁苯酞在改善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丁苯酞在改善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乔树峰

太原市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在改善认知障碍的临床上具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认知障碍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组,其组别命名为对照组48例(尼莫地平片治疗)与联合组48例(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两项数据。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两项数据的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预方案的进行,联合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数据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苯酞在认知障碍疾病的临床上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同时也提升其生活质量,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丁苯酞;认知障碍;认知功能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老年人群数量的逐步增多,导致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而一些脑梗死、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受此影响,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失调,其临床表现为失去生活的信心及对工作的热情,加重其心理健康,与此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深受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每况愈下[1]。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值得肯定的是,患者因为脑血管的闭塞诱发其脑血管细胞的供血不足,继而引发认知功能的缺氧、缺血,造成乙酰胆碱的分泌量减少,最终导致其认知功能受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6例认知障碍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首先将其进行随机性、数字化的组别划分,具体分组如下:

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其年龄均为68—82岁,平均年龄为(75.41±0.59)岁,病程均为1—5年,平均病程为(2.68±0.32)年;联合组:男28例,女20例,其年龄均为67—83岁,平均年龄为(75.56±0.44)岁,病程均为1—5年,平均病程为(2.57±0.43)年。两组入选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的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可以将其形成的数据结果进行临床比较(P0.05)。

纳入标准:(1)临床上符合认知障碍疾病诊断标准;(2)未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及恶性肿瘤疾病;(3)通过伦理学审查工作;(4)自愿参与此次临床调查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及恶性肿瘤疾病;(2)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自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生活、运动指导,同时给予患者由沈阳康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10963326的阿司匹林片及他汀类药物。

1.2.1对照组 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由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140341821的尼莫地平片(规格:20mg/片),40mg/次,3次/d。

1.2.2 联合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由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051325的丁苯酞软胶囊(规格:0.1g/粒),0.2g/次,3次/d。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设为12周。

1.3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两项数据。

1.3.1 生活质量评分 依据SF-36量表对所有入选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准确地评估,采取百分制的计分方式,并且其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2]

1.3.2 认知功能评分 依据蒙特利尔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准确地评估,以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力七方面进行评估,其分值最高为30分,并且其分值与认知能力呈正相关[3]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临床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工作均借助SpSS23.0统计软件来完成,其中,以(X±S)表示数据中涉及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而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数据临床检验标准:p0.05

  1. 结果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

数量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8

69.84±0.76

80.84±1.57

联合组

48

70.02±0.59

90.65±0.96

T

-

1.296

48.965

p

-

0.198

<0.00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

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  (X±S,分)

组别

数量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8

12.89±0.51

18.94±1.06

联合组

48

13.01±0.44

22.48±0.25

T

-

1.234

22.519

p

-

0.220

<0.001

  1. 讨论

近年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显著增加,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递增,致使其身心健康受到摧残。即使是患者经过及时的干预后,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后遗症。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心脑血管认知障碍患者的数量不在少数。一旦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后,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脑卒中、中风等疾病并发认知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为患者的大脑认知区域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执行能力、语言中枢均有所影响,这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丁苯酞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用药,提取自芹菜籽,隶属于脂溶性药物,可直击脑干中枢,从而发挥其血脑屏障作用。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认知障碍患者开始尝试接受丁苯酞治疗,其在认知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近一年收治的部分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回顾其临床效果,结果得知:在应用丁苯酞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由干预前的(13.01±0.44)分提高至(22.48±0.25)分。

综上所述,丁苯酞在认知障碍疾病的临床上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同时也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孟阳. 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D].新乡医学院,2022.

[2]高雅然.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22.

[3]陶晓晓,彭飞飞,黄阳萍,等.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0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