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谢花

单位:湖南航天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的100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基于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到常规组和实验组中,每组都是50人。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采取多类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00%,实验组更高(P<0.05),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发生率为14.00%,常规组的发生率为34.00%,实验组更低(P<0.05),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呼吸内科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对多类临床症状起到缓解效果。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护理效果

在医院中,呼吸内科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类科室,每日有大量重症患者就诊。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需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外,还需要融入临床护理,保证治疗水平,对多类临床症状起到缓解效果。本次研究将以某医院的100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对象,探究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案的效果,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的100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基于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到常规组和实验组中,每组都是50人。实验组男性为28人,女性为22人,年龄范围是28到66岁,平均为(41.2±2.2)岁;常规组男性为27人,女性为23人,年龄范围是29到62岁,平均为(40.2±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区别(P>0.05),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监督其按时吃药;为每一名患者专门制定饮食计划,尽可能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待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患者普及健康知识,让其知道参与护理的意义,从而提升依从性水平,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

1.2.2实验组

1.2.2.1心理护理

在呼吸内科中,绝大多数重症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同时因为处在陌生环境里面,导致内心出现了各类负面情绪,若情况严重,还会使其病情有所加重。为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通俗的语言为患者普及相关病理知识,明确治疗目标和方法,引导其能够充分熟知医院的各类制度和环境条件,以防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基本需求,若有必要,可以和家属一同合作,共同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此外,医院也需要强化环境建设工作,呼吸系统疾病较为特殊,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各类感染疾病出现,所以就要定期对病房展开消毒,确保足够干净整洁,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1]

1.2.2.2生命体征监测

当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时,很容易出现各类临床症状。因此,医护人员理应基于患者的症状表现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不但能够让其保持生命体征,而且还能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促使其能够在稳定的心态下继续参与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展开监测,做好记录,以便医生评估其中的变化。

1.2.2.3氧疗护理

在呼吸内科中,很多重症患者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氧疗护理方案,基于患者的具体状况对氧流量予以相应条件。患者可佩戴普通鼻导管或面罩给氧,若有必要,还可以使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给氧。少部分患者因为氧分压偏低导致肺小动脉发生收缩,由于症状通常出现于夜晚,所以医护人员可以引导患者白天间断吸氧,夜晚持续吸氧,每日时间控制在16到18h之间。

1.2.2.4饮食护理

呼吸内科的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医护人员理应对其日常饮食予以关注。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增加高纤维、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并坚持贯彻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促进肠胃蠕动,提升消化效果。当患者拥有充足的营养时,便能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治疗工作中。同时,患者对于呼吸机的依赖程度也会下降,以防撤除机器困难的情况出现。若患者在应用呼吸机过程中必须提供肠外营养支持,医护人员应当基于其病情进行提供,之后再参照生化检验结果引导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展开对比[2]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案例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并使用t检验模式,同时P<0.05,因此本次案例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实验组显效人数为35,所占百分比为70.00%,好转人数为13,所占百分比为26.00%,无效人数为2,所占百分比为4.00%,有效率达到了96.00%;常规组显效人数为22,所占百分比为44.00%,好转人数为17,所占百分比为34.00%,无效人数为11,所占百分比为22.00%,有效率达到了78.00%。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的有效率更高(P<0.05),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详细信息如下。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小组

人数

显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实验组

50

35(70.00%)

13(26.00%)

2(4.00%)

96.00%

常规组

50

22(44.00%)

17(34.00%)

11(22.00%)

78.00%

X2

-

-

-

-

8.347

P值

-

-

-

-

<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咳痰的人数为1,所占百分比为2.00%,咳血的人数为1,所占百分比为2.00%,痰多堵塞人数为3,所占比分为6.00%,呼吸困难人数为2,所占比分为4.00%,发生率为14.00%;常规组咳痰的人数为4,所占百分比为8.00%,咳血的人数为2,所占百分比为4.00%,痰多堵塞人数为6,所占比分为12.00%,呼吸困难人数为5,所占比分为10.00%,发生率为34.00%。经过对比可知,实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具体信息如下[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小组

人数

咳痰

咳血

痰多堵塞

呼吸困难

发生率

实验组

50

1(2.00%)

1(2.00%)

3(6.00%)

2(4.00%)

14.00%

常规组

50

4(8.00%)

2(4.00%)

6(12.00%)

5(10.00%)

34.00%

X2

-

-

-

-

-

10.411

P值

-

-

-

-

-

0.001

3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十分普遍的临床病症,不但病程较长,而且会反复发作。若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忽视了部分细节,就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因此,医护人员便需要做好护理工作,以友善、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名患者,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信息和相关注意事项,促使其能够更好地熟悉整个环境,以防因为父母情绪的影响造成感染。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实验组,疗效相比常规组更好,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由此能够得知,针对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促使其临床症状得到全面缓解,并提升疗效,以防会有医疗事故产生。因此,这一方法值得持续推广,促使更多人群受益。

参考文献:

[1]穆亚南.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7):399.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9,14(17):316.

[3]申维玲.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