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

王立敏

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吉林吉林 132001

【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10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多元化康复护理),两组例数1:1。对比两组知识掌握率、康复训练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率、康复训练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积累,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满意度。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多元化;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疾病的重要疗法,但心脏瓣膜置换术存在一定风险,加上手术操作复杂、术后恢复慢,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1],为改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预后效果,应在其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我院对此类患者术后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对象均系我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入并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02例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脏瓣膜疾病,符合《心脏内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6]中的有关诊断标准;(2)年龄50~70岁,18 kg/m2≤体重指数(BMI)<28 kg>;(3)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符合手术指征且初次行心脏瓣膜置换术;(4)临床检查显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急危重症;(2)昏迷、嗜睡;(3)因精神疾病、肢体残疾而无法配合进行康复训练;(4)存在手术、抗凝禁忌证;(5)研究期间失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两组性别、年龄、BMI、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常规护理。护士在术前1 d及术后对患者进行疾病常规护理,并进行用药、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同时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自我康复锻炼;另外腹式呼吸、缩唇呼吸10 min/次,1/d;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爬楼梯及有氧运动(慢跑、游泳、骑单车等),20~30 min/次,1/d,以锻炼心肺功能。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康复护理。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阶段式心肺功能训练:第一阶段(术后1~3 d):患者带呼吸机时,协助患者进行手腕关节的被动屈伸运动;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拍背排痰;协助患者进行关节和四肢的被动运动。第二阶段(术后4~7 d):进行关节及四肢被动运动过渡至主动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卧式及坐式呼吸操训练;鼓励患者床边坐椅子。第三阶段: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床边站立,立式呼吸操锻炼,过渡至扶床栏步行。第四阶段(停监护至出院前):指导患者在病房走廊上进行步行训练。(2)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横膈肌阻力呼吸训练器训练呼吸功能。(3)音乐疗法:为患者选择舒缓的音乐,每日定时循环播放。同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护士从旁督导。(4)出院指导:出院前将健康知识宣教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告知患者在出院后遇到问题及时电话咨询。两组患者均在满足出院条件后出院,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予以随访指导1个月。

1.3 观察指标[2]在两组患者出院前调查其对术后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采用疾病康复知识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术后康复重要性、康复锻炼方法与技巧、注意事项等。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基本掌握,70~89分为部分掌握,<70分为未掌握。总掌握率=51-未掌握例数)/51×100%应用医院自制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该问卷共有15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根本做不到、偶尔做不到、基本做得到、大部分能做到、完全能做到5个选项,即为0~4分,总分0~60分,分值越高,提示依从性越好。记录术后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压疮、血管栓塞、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两组患者于出院前1 d填写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服务态度、责任心、沟通宣教、护理效果等,采用百分制,90~100分、75~89分、60~74分依次对应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康复知识总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两组知识掌握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完全掌握

部分掌握

没掌握

掌握[n(%)]

观察组

51

34

20

1

50(98.04)*

对照组

51

20

21

10

41(80.3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比较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为(58.26±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8±7.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并发症对比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压力性溃疡

下肢静脉血栓

不良心血管事件

合计[n(%)]

观察组

51

0

0

0

1

1(1.96)*

对照组

51

2

1

1

7

11(21.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两组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完全满意

部分满意

不满意

合计[n(%)]

观察组

51

28

20

3

48(94.12)*

对照组

51

15

19

17

34(66.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不稳定及恢复缓慢,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促使心脏负荷加重,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治疗及其预后[3];另外患者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也会影响其术后功能恢复,因此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康复干预不可或缺。

多元化康复护理通过结合多种护理措施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实施术前风险评估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不良心理状态对手术、康复效果造成的影响。

阶段式心肺功能训练有助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第一、二阶段由被动运动逐渐向主动运动过渡。第三阶段增加有氧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能够增加患者心脏容量负荷,有助于心脏功能的改善。第四阶段进行步行训练可有效锻炼患者全身肌群,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且出院指导能够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实施多元化康复护理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知识积累,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琴琴.单元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1):70-73.

[2]杨忱.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3):83-85.

[3]边鑫,周艳秋,龚舒.循环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4):40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