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评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评估研究

姚龙淑,王惠宇

泸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   6460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研究采用对照组与实验组设计,共纳入所管辖区古蔺县新确证纳入治疗50例病例为例。实验组接受最新艾滋病防控政策所推行的干预措施,而对照组维持传统防控模式。研究通过收集病例数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疫情传播率、知识普及程度以及健康行为改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艾滋病的传播率显著降低,同时知识普及程度和健康行为得到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本研究表明,最新的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在有效降低疫情传播、提升知识普及程度和改善健康行为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引言: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1]。为了有效控制和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2]。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防控模式是否仍然具有足够的有效性,亟待进行科学评估[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设计,系统评估最新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研究将关注疫情传播率、知识普及程度以及个体健康行为的变化情况,以全面了解政策与措施对疫情传播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影响。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改进现有艾滋病防控策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共纳入新确证纳入治疗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病例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包括25例患者,接受了最新的艾滋病防控政策所推行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也包括25例患者,维持传统的防控模式。以下是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性别和感染途径。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年龄(平均值 ± 方差)

性别(男/女比例)

感染途径统计(人数)

实验组

32.6 ± 4.2岁

15男 / 10女

静脉吸毒(6)、性接触(17)、输血(2)

对照组

33.2 ± 3.8岁

14男 / 11女

静脉吸毒(5)、性接触(19)、输血(1)

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分布相似,两组之间在年龄上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性别比例在两组间也没有显著差异(p > 0.05)。此外,两组病例的感染途径统计结果显示,静脉吸毒、性接触和输血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两组在感染途径上的分布相近,差异不显著(p >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措施: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艾滋病防控模式,包括常规的宣传教育、医疗指导和社会支持。

1.2.2 实验组措施: 实验组接受最新的艾滋病防控政策所推行的干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 普及性教育: 实验组病例在医疗机构接受定期的艾滋病知识普及课程,涵盖预防、传播途径、治疗等方面,以提高他们的相关知识水平。

2 个体化指导: 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艾滋病防控方案,包括遵医嘱服药、规律性就诊等,以提升治疗依从性。

3 社会支持: 实验组成员得到社会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康复辅导等,帮助他们面对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

4 定期随访: 实验组病例定期接受医疗人员的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将关注以下观察指标,以评估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1 疫情传播率: 通过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传播数据,比较两组间的感染率和传播速度,以衡量干预措施对疫情传播的影响。

2 知识普及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预防方法、传播途径等方面。

3 健康行为改变: 通过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的生活方式改变,如避免危险行为、遵医嘱服药等,以检验干预措施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 生活质量: 通过使用生活质量问卷,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的生活质量变化,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连续变量,采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根据数据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进行选择。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 结果

以下表格显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个观察指标上的数据对比。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个观察指标上的数据对比

观察指标

组别

初始值 (x ± s)

结束值 (x ± s)

p 值

疫情传播率

实验组

0.32 ± 0.12

0.18 ± 0.08

<0.001

对照组

0.30 ± 0.11

0.28 ± 0.10

0.124

知识普及程度

实验组

65.2 ± 8.7

78.6 ± 9.2

<0.001

对照组

63.5 ± 7.9

64.9 ± 8.5

0.068

健康行为改变

实验组

0.67 ± 0.18

0.89 ± 0.15

<0.001

对照组

0.70 ± 0.20

0.71 ± 0.19

0.782

生活质量

实验组

75.4 ± 12.6

82.1 ± 11.3

<0.001

对照组

74.9 ± 11.8

76.5 ± 12.1

0.279

注释:

疫情传播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感染的人数,较低的值表示传播减缓。

知识普及程度:以百分比表示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的值表示知识水平提高。

健康行为改变:0代表未改变危险行为,1代表已改变危险行为。

生活质量:使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疫情传播率、知识普及程度、健康行为改变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呈显著的改善(p < 0.001)。与之相对比,对照组在这些方面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3. 讨论

本研究旨在评估最新的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艾滋病防控领域的认识。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组中,最新的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疫情传播率在实验组中显著降低,这表明政策所推行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有效减缓艾滋病的传播。其次,实验组在知识普及程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这显示政策对公众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实验组成员的健康行为得到了显著改变,这可能与个体化指导和社会支持等措施密切相关。

本研究对评估艾滋病防控政策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我们不仅展示了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也揭示了政策在不同方面的影响。首先,疫情传播率的降低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减少病患负担。其次,知识普及程度的提升能够增强公众的艾滋病意识,促进自我保护。此外,健康行为的改变有助于遏制危险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刘英,张辽 & 陈红.(2023).微视频应用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中国艾滋病性病(07),843-845. doi:10.13419/j.cnki.aids.2023.07.25.

[2]潘蓉蓉.(2023).规范化管理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20),127-129+135.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0.042.

[3]张兴亮,许珂 & 李西婷.(2023).杭州市推进青年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实践与做法. 中国艾滋病性病(05),606-607. doi:10.13419/j.cnki.aids.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