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运用

戈海利

尚义县县医院,河北 张家口,076750

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际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方式,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同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应当广泛推广。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in cardiology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nd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llaborative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same nursing time,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knowledge cognition level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is good, and it should be widely promoted.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Cardiology nursing

协同护理模式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心内科护理领域。心脏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对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带来了重大挑战。协同护理模式通过协调医疗团队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职责,以最大程度地提供全面、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以达到心内科患者的最佳康复效果。协同护理模式强调团队合作、信息共享和角色明确。通过将心内科护理团队的不同成员包括护士、医生、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纳入一个紧密协作的框架中,可以有效地分担工作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及时响应患者的需求。在协同护理模式下,每个成员都承担着特定的责任和任务,彼此之间紧密配合,以提供全面和连续的护理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60例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32-66岁,平均年龄(50.25±2.1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34-65岁,平均年龄(48.75±2.75)岁。两组患者在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协同护理方式,具体护理内容为:(1)心脏监测:协同护理团队通过使用心电图监测仪器,对心脏电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等问题。(2)药物管理:协同护理团队负责确保患者按时服用心脏病相关药物,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急救措施:协同护理团队需要熟悉心脏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以便在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4)病情评估:协同护理团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体征观察、症状询问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5)教育指导:协同护理团队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建议和药物合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6)患者安全:协同护理团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包括预防跌倒、预防感染和合理使用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工作。(7)多学科协作:协同护理团队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如心脏病医生、康复师和社会工作者等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经过相同护理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详细处理,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知识认知水平

组别

例数

生活自理能力

健康知识认知水平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44.2±12.3

80.4±11.6

57.2±10.6

89.1±10.1

对照组

30

45.2±12.6

72.1±10.2

56.6±11.1

78.8±11.2

4.8674

P

0.04

注:两组相对比,P<0.05。

3.讨论

协同护理模式通过协调医疗团队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职责,能够最大程度地提供全面、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心内科护理涉及复杂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程序,包括心脏监测、药物管理、急救措施等。单一护理人员的工作难以胜任,需要一个协同的护理团队以确保每个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支持。协同护理模式强调团队合作、信息共享和角色明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改善患者满意度。而且,协同护理模式还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和院内感染的风险。在协同护理模式下,每个成员都承担着特定的责任和任务,彼此之间紧密配合,以提供全面和连续的护理服务。协同护理团队通过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心内科患者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协同护理模式也有助于加强患者安全管理,预防跌倒、预防感染和合理使用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协同护理模式还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将心内科护理团队的不同成员包括护士、医生、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纳入一个紧密协作的框架中,可以有效地分担工作负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及时响应患者的需求。协同护理模式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和沟通,避免信息断层和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护理团队能够更好地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改善患者满意度,应当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姣.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J].益寿宝典, 2022(33).

[2]郭欢明.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J].医药界, 2021,(012).

[3]王园园,刘宁.循证护理与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食品, 2022(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