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多微”式廉洁教育路径探索-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本科生“多微”式廉洁教育路径探索-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刘泮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 昆明  650118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智能终端设备,而且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有效传播廉洁是具有媒体导向能力的标签,易于吸引社交流量的同时,更蕴含着推动社会进步,引导媒体力量[1]。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微时代心态,必须从多微媒体入手,加大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力度,拓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渠道,迫切需要将微沟通与当代大众化的方法相结合。如何通过新媒体的社交途径搭建大学生廉洁教育平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一、微传播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传播的概念

微传播,是指以用户为中心,在社会关系传播信息的前提下,以周围群众互动的参与为条件,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微观传播的核心特征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例如文本摘要或视频节选、简明评论的“微内容”;以密切融入生活的移动通信设备为传输渠道的“微媒介”。对比于传统媒体,微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结合了自我传播、人际沟通传播、组织沟通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日趋成为当今社会主要信息来源和交流媒介。

(二)微传播的特点

首先,微传播通讯具有大规模简化信息的属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拥有属性日益分散,这就是微媒体传播对“微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的大众化和简化传播特征深深铸就了内容优势的培育。

其次,微传播具有传播迅速、传播便捷的特征。与报纸、杂志、信件、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微传播在传播速度快、接收便捷的明显改变。同时,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在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情况下获取信息,实现时空资源的有效开发,便于信息传播,更使微传播媒介日趋渗透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三)微传播具有交互式沟通的特点。

微传播作为媒介,搭建了信息和受众的平台,提供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加强了受众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新维度的信息交互,也提高了媒介的使用粘性。相比于传统媒体,微传播媒介中主客体不再明确。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和生活相关的小事件,关注的对象和内容越来越具有草根性和平民性,使得微观沟通更加贴近生活。微通信为生活提供了方便,生活也为微通信提供了内容,其中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微通信交互式通信生活形式具有通信融合的优势。

二、微传播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构建

   随微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微传播具有信息精简、传播便捷、与生活紧密渗透等特点日趋明显,这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传统的讲授式廉洁教育路径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当前高校的廉洁教育必须顺“微时代”的到来,遵照廉洁教育本身的规律,结合“微传播”媒介的特点,进一步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一)微传播视域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构建的规律

1.应当尊重廉洁教育自身的规律

从“微沟通”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不是简单地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加入微沟通模式,而是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多微”传播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同时调研研究自身的规律。首先,认清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结合其身心发展规律。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基本成熟,意志水平处于发展而不稳定的状态。廉政教育应基于其身心发展的阶段规律,尽可能帮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二次成长,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价值判断和取向上做出正确的抉择。

2.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意识认知与行为习惯的有机统一。同时,充分发挥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的调节和制约作用,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健全反腐败法律,构建多党协作的教育模式。

(二)应当充分利用微传播的传播规律

从“微沟通”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局限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形式创新,而应将传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微沟通相结合,使廉洁教育在“微沟通”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内容升华大学生廉洁教育从知识上升到情感,从情感中培养意志,最终外化为行为的关键步骤。因此,在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微交往的快速、方便、广泛等特点,及时更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注意微交往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网络情感交流的需要,响应大学生的合理要求,是大学生诚信教育从知识向情感、从情感向意志、最终向行为提升的关键步骤。

三、“微传播”视角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构建的具体举措

为了解决大学生廉洁教育在微观传播视野中的困境,应创造性地研究大学生廉洁教育,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从微观传播视角探索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微媒体”:挖掘时代亮点创新话语体系的构建

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表达习惯中,仍以控制型语言偏好为主,需进一步挖掘时代理论的亮点,创建共享话语,建立主体间性关系意识,增加大学生诚信教育共鸣话语的表达

[2]。首先,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导下,丰富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话语类型。网络流行语往往通俗易懂,以戏谑自嘲的态度,生动描述生活场景,因而在学生群体内被广泛使用,易于传播。因此可借鉴网络用语的流行特点,结合大学生的简单化和图像化阅读习惯,将严肃的整合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生活语篇和网络语篇,提高大学生的关注度和接受度。其次,在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形式上,可尝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丰富廉洁话语体系的表达。通过借鉴图片、动图视频等形式,丰富传播廉洁教育的形式,如通过参观廉洁教育基地,使大学生受到正能量的感染;通过纪律片中真实的案例,以被执法者的忏悔或痛苦场面警醒个人良知,引发了情感共鸣,在正式参加工作前,铸成良好的个人的廉洁观,时刻坚守底线。

(二)个体:加强自我教育提升廉洁教育内化效能

自我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使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自主诚信化的内生内化过程。自我教育的本质上是通过自主学习,自觉调节自身适应外部 环境,从而在社会环境中生存,通过自主意识、自主激励、自主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系统过程,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节他们在廉洁教育方面的认知,缩小社会群体共同价值追求的差异,使大学生朝着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然而,大学生自我廉洁教育的有效促进和顺利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外在教育[3]。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运用微观沟通模式和思维方式,创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国家应在形式创新、内容升华、情感不断升温的基础上,加强微观沟通监督载体的建设,构建社会挖掘时代的创新话语体系,构建宣传平台。进而使大学生自我教育在廉洁教育和社会进步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三)大学:发挥协同创新作用筑牢大学生廉洁教育微环境阵地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微观环境。

第一,廉洁教育需要学校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合作。高校的课程建设、文化宣传、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等分管部门之间应协同联动,使廉洁教育贯穿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共振和共鸣[4]。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加强廉政思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中的渗透,通过“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向大学生传播廉政知识。

第二,廉洁教育需要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意愿。高校是廉洁教育的开展的主场,而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因此更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贴近生活的榜样更能达到示范作用,走入大学生内心,调动其主观意愿[5]

榜样示范法是对廉洁品质的立体呈现,真实事迹是对廉洁品质和生活融合的具体诠释,使廉洁品质融入大学生的“微生活”,让大学生在廉洁品质的践行中具有“微时代”观感,进而认识到廉洁品质是与时俱进的时代选项。

参考文献

[1]徐园媛,殷蓉.微传播视阈下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7):24-25+42.DOI:10.19865/j.cnki.xxdj.2021.17.006.

[2] 董丽杰.新时代强化大学生榜样教育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24):143-145.

[3]]伍佳,田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特点和推进路径[J].红河学院学报,2023,21(04):103-107.DOI:10.13963/j.cnki.hhuxb.2023.04.021.

[4]高来举,刘鑫,田霞.接受视阈下大学生廉洁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0):76-78.DOI:10.19865/j.cnki.xxdj.2023.10.023.

[5]张子清.廉洁文化助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走深走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3(0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