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刘莉君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2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肺癌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肺癌;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肺癌主要是由于患者肺部支气管黏膜或是腺体出现恶性肿瘤所示,其具有高发病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点,其属于严重危害人群生命健康的疾病。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肺癌病例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在发病率方面,男性的发病率明显>女性,且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统计之中,肺癌为例第一[1]。在对肺癌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予以患者手术干预能够最大程度的延长患者生命,但其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在接收手术干预之后,其各项生理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进而导致患者内心出现多种类型的不良情绪,出现抗拒干预的情况,不仅提升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死亡率[2]。本文将探究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院内收治的肺癌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为:64-79岁,平均年龄为:(68.72±2.02)岁;观察组患者共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为:64-79岁,平均年龄为:(69.10±1.9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遵循医嘱以及院内各项相关规章制度,予以患者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方法

①予以患者具个性化心理护理,要求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如部分患者存在过度担忧、内心恐惧等情绪,可将患者分为:愤怒型、忧悲型、惊恐型、以及思虑型结合其实际状态进行干预。A.对于愤怒型的患者,多数情况下,此类患者具有性格固执、易怒等特点,同时日常生活中容易过分的计较得失,容易出现轻易发怒的情况。因而应由相关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在干预过程中定期选取合理的方式发泄内心的情绪,如进行快步走等类型的有氧运动,同时引导其放宽心态,尽可能的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B.对于优悲型的患者,此类患者具有悲观、自卑、甚至是抑郁的负性情绪,生活中不愿与人解除,喜爱将自己封闭于狭小的空间之内。在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轻松的小视频,逐步稳定患者的心态,待其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之后可通过开展病友交流会的形式,引导患者积极的参与其中,鼓励其主动的参与团体活动,消除其负性情绪。C.针对惊恐型的患者,多数患者存在社交恐惧以及多疑等情况,在实际干预的过程中,可通过引导患者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打乒乓球、太极拳、慢跑等,在其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改善心态,并邀请恢复状态较好类型的患者主动的与此类患者进行交流,消除其多疑以及恐惧等类型的心理,引导其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D.对于思虑型的患者,此类患者会存在过度担忧、记忆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在实际干预的过程中,可通过予以此类患者全面的健康教育,如: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疾病的病因、疾病的发展、干预的基本流程、预期取得的效果、以及配合相关医护人员落实干预措施的重要性等),消除其内心过度担忧的心理,最大程度的改善其心理状态。

②对于癌因性疲乏的患者,可引导患者进行正念冥想,制作专业的正念减压的视频,通过组织患者观看视频学习的方式,现场对患者进行葡萄干训练的指导,同时亲自示范呼吸方式、冥想坐姿等,逐步引导患者参与其中,保障其在恢复过程中做到每天使用,保证患者了解其基本概念并学以致用。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时刻提醒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注意自身部位变化、感受生活中的改变,将注意力集中于正念呼吸中,反复练习,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顺其自然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采用SAS以及SDS评分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以及基本满意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占比。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心理状态

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1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心理状态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1

(53.04±1.30)分

(51.59±1.05)分

(54.37±1.16)分

(52.55±1.00)分

观察组

51

(53.10±1.26)分

(49.02±0.98)分

(54.46±1.11)分

(48.69±1.38)分

t

--

0.237

8.540

0.400

7.839

P

--

0.813

0.001

0.690

0.001

2.2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所示:

2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51

18

20

13

74.51%

观察组

51

36

13

2

96.08%

χ2

-

-

-

-

9.458

P

-

-

-

-

0.002

  1. 讨论

个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在各项护理措施之中体现人文精神,尊重患者,围绕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保障患者的恢复质量。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灵活的应用的个性化护理,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提升相关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相应的护理质量。而心理护理主要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由相关护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如:主动运用心理学技能,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获得最为优良的身心状态[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通过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明确了患者的实际情况状态,进而掌握患者内心不良情绪的类型,予以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保障了患者心理状态的转变,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肺癌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浩.人性化护理对提高肺癌晚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4):404.

[2]张亮亮,吕娅敏,陈鲁玉.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4):68-70.

[3]段寒寒,邵颖,许芳芳.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09):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