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强广通

石家庄市中医院 0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三年收治的90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静脉滴注复方曲肽营养神经,地塞米松消炎,更昔洛韦抗病毒,针刺,穴位按摩,闪罐以及黄鳝血外用等方法治疗,同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为(17.93±3.22)分,明显高于治疗及护理前(5.73±1.89)分(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效果良好,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面瘫;综合药物;针刺,穴位按摩;闪罐;黄鳝血;临床疗效。

正文

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神经炎、亨特综合征,俗称面瘫、吊线风。中医认为多因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入袭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西医认为主要由病毒感染、面部风吹受凉等所引起的局部血管肿胀、缺血以及后神经脱髓鞘感染等引起【1】。笔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诊断标准

临床资料选择2019年6月~2022年4月本科面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面部过敏、外伤、精神疾患、重要脏器疾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 (33.6±10.6)岁, 病程2 d~5个月,平均病程(2.6±1.1)个月;病变部位:左侧25例, 右侧20例;疾病类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1例,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4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 (33.5±10.6)岁,病程3d~5个月,平均病程 (2.7±1.1)个月;病变部位:左侧24例,右侧21 例, 疾病类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9例,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6例;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平均病程、平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草案【3】确立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明确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激素禁忌症后,采用西药治疗:静滴复方曲肽营养神经,地塞米松消炎,更昔洛韦抗病毒。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闪罐,穴位按摩加黄鳝血外敷法

针灸取穴:风池、翳风、太阳、四白、下关、地仓、颊车、颧髎、健侧合谷穴为主穴,同时针对患者其他症状辩证加针。

穴位按摩:取患侧下关、颧髎、颊车、大迎、地仓穴。患者取坐(卧)位,操作者立(坐)其患侧,一手扶其头,一手在其患侧面部作一指禅推法,或作大鱼际揉法,操作时以上述穴位为主,共约5min,用小鱼际部着力在其患侧面部作擦法,发热为度,一手扶其额,一手拇食中三指拿风池穴约5~10次。用拇食中三指拿按合谷穴3~5次。1次/d,15次为1个疗程。

闪罐方法:选用闪火法,扣在患侧前额及面颊所选的穴位上(穴位同上),每个穴位闪扣15下左右。宜轻宜快至皮肤潮红为度。注罐有缺口不宜用,罐口发烫交替使用。操作完毕擦净面部,嘱患者局部防寒保暖。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

黄鳝血外敷:每日用1条鳝鱼,取血均匀涂于患侧面部的额、面颊及下颌部,30 min洗净,10次为1个疗程。

1.3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包括①风寒袭络证:宜食辛温祛风散寒食品,如葱白、生姜等。忌食凉性及生冷瓜果等食品。②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食品,如丝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热食品。③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食品,如海参、荸荠、白萝卜、蘑菇、柚子等。忌肥甘厚味食品。④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食品,如桃仁等。忌辛香行窜、滋腻补血食品。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措施:①心理护理: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倾听舒心的音乐、相声,排解悲观情绪。②给予日常护理:病室避免对流风,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③康复指导:抬眉训练:运动枕额肌额腹。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闭眼训练: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耸鼻训练: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示齿训练: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努嘴训练: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用力努嘴。鼓腮训练: 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

1.4治疗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参照国际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llseBarckmann,H一)B主要分为痊愈:临症消失,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消失,面部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面部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4】。

1.5统计学与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较单纯西医疗效显著。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5   42(93.3)  3(6.7) 0       0        45(100)

对照组 45  30(66.7) 8 (17.7) 4(8.9) 3(6.7) 42(93.3)

3 讨论

面瘫主要是面部神经麻痹、肌肉组织运动障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多为一侧面瘫【5】。好发于20~40 岁男性患者,面瘫发病无显著季节性【6】。西医治疗面瘫采取应用激素、维生素营养神经等措施,效果不好。我科除了综合药物外同时配合针灸、穴位按摩、闪罐、黄鳝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高于对照组的93.3%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静珊,苟晓华.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            新,2012,9(14):59-60.作者简介:张婧(1988-),本科,护师。临床护理。

[2] 孙传新.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8:198.

[3]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6-787.

[4]张国忠.针灸推拿合中药治疗面瘫病180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1)149一151.

[5]石育才.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1(1):113一115.

[6]刘申易,蒲沁沁.探讨80例面瘫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国卫生产业, 2012,3(13):166.

作者简介:强广通19870625河北省辛集市本科护士长 主管护师石家庄市中医院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