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概述

刘殿军

 中电投蒙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辽发电总厂 

内蒙古通辽市  028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逐渐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重视经济发展中的环保问题,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能源损耗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关键词:能源;动力工程;节能技术

引言

工业的发展随着巨大的能源消耗,每年能源消耗占据世界前列,因此,能源与经济、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不断显现。当前,我国的资源出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而且能源的利用率较低,不合理的消费还造成了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电能生产中,煤炭、水力、风力发电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损耗问题,需要合理运用热能与动力工程,提高生产效率。

1研究背景

发电厂中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现况分析。发电厂中能源及动力工程的研究是为了促进新型动力机械快速发展,提高发电厂机械生产的水平。在项工程在保证发电厂经济活动高效运转的过程中,也要对系统设备的自动化开展研究,是维持生产的核心工程机制,在未来发展中也会成为达到节能减排的关键机制。然而目前许多发电厂中能源与动力工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包含了三点。(1)表现出重热问题,该项问题的存在较为普遍,其产生原因多是由于两个不同环节焓值出现较大差异,带来了一种能源使用率下降情况,导致出现重热现象,影响到电能稳定,同时,重热现象还会导致电厂锅炉燃烧的质量下降,使电能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在这种现象的作用下,发电企业的稳定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其目标效益可能无法达成,发电环节也受到不利影响。(2)表现出湿气损失,这种问题常常会出现发电厂能源及动力工程当中,其直接影响到电力资源的利用,使其损失会增加能耗,违背经济性原则,故而要尽可能采取有效对策来避免,发电厂现实生产状况中主要有两种原因会导致使其损失加重,①蒸汽机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产生较多热量,而这些热量在一定空间内停留后,其周边空气就会出现热胀,之后温度逐渐下降后就会产生水滴,造成湿气损失,给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②蒸汽机被使用时出现水滴没有被及时清除,使得湿气积累,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给许多机械设备的运转产生干扰。(3)节流调节问题,其也是限制发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的问题,该项问题是指一些设备出现故障后未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导致了多余能源损失,节流调节不佳其机械设备运行的功率也难以达到额定标准。

2节能技术中能源与动力工程运用存在的问题

2.1热能损耗问题

电厂在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各种装置完成能源的转换,在实际工作中,设备自身如果存在产热的情况,就会导致部分资源被消耗,而热消耗问题也影响了转换装置,使能源转换工作出现问题,降低了装置的运行质量,导致电厂的经济效益降低。在电厂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出现热损耗问题,就会导致电能的生产效率降低,从而影响电厂的工作。在电厂热能转换的过程中,很多设备和生产环节都会存在热能消耗问题,如果这种热能消耗累积在一起,就会出现重热现象,最终造成整个生产系统都受到负荷的影响,不利于电厂的发展。

2.2凝气装置问题

在电厂发电过程中,凝气装置对热效率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凝气装置是电厂生产过程中较重要的装置。凝汽式汽轮机在应用的时候,其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会出现装置运行效率较低的情况。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和气压的影响,汽轮机在运行的时候会出现效率较低的情况,造成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

2.3湿气损耗问题

在电厂生产的过程中,汽轮机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能够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电厂在实际生产中要想控制能源的损耗,就要对汽轮机的运转进行控制,因为汽轮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受到一定的温度影响会形成液态水,液态水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汽轮机造成影响,阻碍其运行,甚至使其运行出现故障,从而造成能源的损耗。蒸汽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还会出现水滴凝聚的情况,加剧湿气损耗,使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的能源。

3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

3.1调频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还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热能与动力工程之间,可实现能源的相互转化,产生基础性动力。能源是动力工程运行的前提,又是动力工程运行所产生的能源类型。在发电厂能源与动力工程中,调频技术是较为常用的节能技术之一,针对不同的装置结构和调频范围,在科学的调频方法下,改进和完善调频过程,以此降低在能量转换期间的能源消耗,提高二者之间的转化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并且,发电厂生产环节,为了全面提升节能效果,部分仪器还需要进行调频,如根据环境变化和气温等因素,适当调频水泵,保证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行。

3.2采用吹灰技术

可以采用吹灰技术来改进发电厂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平,这种技术方法的运用优势就在于能够减少热能的过量消耗,对粉尘总量也能够合理控制,促进Boira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运行效率。吹灰技术运用时也可优化调整,主要是对倒灰过程的温度适当调高,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锅炉燃烧运行时出现高温碎屑现象。还需注意的是,要确保锅炉中所有材料都得到燃烧,因此需加强把控锅炉内外的温度差值,尽量控制在最小值,使锅炉燃烧温度足够高。

3.3减少湿气损失技术

发电厂能源与动力工程中,湿气损失也是较为常见且难以完全避免的能源消耗,是节能技术不可忽略的环节之一。为了保证节能效果,在发电厂使用运行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科学的方式降低湿气的损失,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选择减少湿气损失技术的方式,要针对具体的湿气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降低湿气损失。(1)安装除湿装置。安装除湿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发电厂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水滴现象,以此降低湿气的损失程度。(2)安装再加热循环装置。热能在转化和传输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再加热循环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在此环节内湿气的损失。(3)加强设备的日常养护。发电厂工作人员应做好对设备的日常养护,维护设备正常运行,以此减少在设备运行期间的湿气损失,为电能生产提供充足的热能。

3.4废热回收技术

发电厂电能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质为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及其他所需的能量形式,如动能等,而转换过程又会伴随着散热等问题。若是能源转换过程的散热程度较高,那么能量的产出就会受到影响,能量也难以被高效利用,出现较为严重的热能损耗。因此,为了降低热能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热能和动力工程中,还应加强对工艺技术的优化和完善,科学利用废热回收技术,将散失和损耗的热能进行回收后再次利用,以此降低能量消耗,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结语

能源与动力工程在工业领域内广泛应用,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发电厂必须重视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在发电厂电能生产过程中,离不开能源的消耗,为了达到节能效果,应加强对节能技术的利用,避免能源损失,同时应加强新型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代替不可再生能源,从而促进发电厂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晨光.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概述[J].智慧中国,2020(09):94-95.

[2]郭洵彬.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概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7(09):172-173.

[3]徐怀德,袁荟岭,李芸等.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概述[J].大众标准化,2020(18):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