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动词结构形式和语法手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水浒传》动词结构形式和语法手段探析

庞佳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动词是所有词类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类,动词是一个句子的核心。本文以近代汉语时期的文学代表著作《水浒传》为研究底本,从动词的重叠形式、动词与虚词“了、着、地、过、起来、来、看”的构成情态,对《水浒传》动词进行语法形式和语法手段研究,以期认识近代汉语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的继承发展关系。

【关键词】水浒传;动词;语法手段;重叠;虚词

汉语动词历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代汉语动词的语法特点、语法手段,是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水浒传》作为近代汉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动词系统可以说是现代汉语动词系统的前身。因此,对《水浒传》的动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十分有价值。

本文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7月为研究依据,这一版本是1975年10 月初版经过多次修订而成的版本,是目前最为完善的版本。

同现代汉语一样,《水浒传》的动词缺少形态变化,用来表示动词语法特点的语法手段主要是重叠和虚词的使用。

一、动词重叠

1、单音节动词重叠

《水浒传》中能够重叠的单音节动词不多,如:扮、摸、指、看、发、睡、住、赌、照、问、躲、坐、跃、搜、按、闻、劝、回、提、救、耍等。这些动词重叠后表示“短暂”的意味。如:

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第四回)

扒将起来,把手摸一摸,直奔僧堂来。(第四回)

在《水浒传》中,“A一A”是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唯一形式,与现代汉语不同,《水浒传》中的单音节动词不能重叠成“AA”,所以也就不能表示“尝试”的含义,而只表示“短暂”的意味。此外,单音节动词重叠的“A—A”的形式还有一个变体“A了一A”。如:

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第二回)

如今在门前坐地,你去张一张看。(第四十二回)

如果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宾语只能放在“一”之前,如:

老督管又道:“且奈他一奈。”(第十六回)

倘或赢得几贯钱来,请他一请也好看。(第三十八回)

而且《水浒传》中单音节动词所带宾语都是代词,名词宾语几乎没有,仅一例:

张清提马头一提,正射中马眼。(第七十九回)

2、双音节动词重叠

《水浒传》中能够重叠的双音节动词更少,只有:试探、翻复、闹嚷、来往、哭啼、撩斗、观看、挨抢等。重叠的方式跟现代汉语动词一样,有三种。

(1)AB一AB式

我且试探一试探。(第九十四回)

有宾语只能放在“一”之前,如:

我今日着实撩斗他一撩斗。(第二十四回)

这种重叠的方式和加宾语的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比较少见了。

(2)ABAB式

听闻此间市镇上今晚点放花灯,我欲去观看观看。(第三十三回)

这种重叠方式非常少,书中仅此一列。“AB一AB式”与“ABAB式”这两种重叠方式也都表“短暂”意味。

(3)AABB式

两个在阵前来来往往,翻翻复复。(第十三回)

宋江等五个,向人丛里挨挨抢抢,直到城里。(第七十二回)

这种方式的重叠表示动作的反复进行,重叠后具有一定的描写作用。《水浒传》的动词重叠比较贫乏,不如现代汉语丰富,表达的意味也有限,但是它们的表现力却很强。其中有很多词语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只属于近代汉语时期,具有独特的词汇意义和表达效果。

《水浒传》动词除了重叠使用之外,和现代汉语一样,也用虚词来表达动词的语法特征,这类虚词主要有“了、着、地、过、起来、来、看”。

二、动词后加“了”

《水浒传》动词后加语气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完成,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如:

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第一回)

除了这种基本的用法,语气助词“了”还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首先,“了”的位置很灵活,不但可以出现在动词之后宾语之前,还可以放在宾语之后,如:

那妇人这几句话,分明教西门庆来打武大,夺路了走。(第二十五回)

我替他去点名了回来,他还未醒。(第七十二回)

如果句子里带有补语,语气助词“了”一般是放在补语之后,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如:

宋江道:“忘了在你脚后小拦干上。”(第二十一回)

城上看了仔细,报与梁中书道……(第六十四回)

这说明《水浒传》动词后带语气助词“了”的形式还处在过渡阶段,还没有最终定型,这时的助词“了”的使用情况还不规范,有时一句话里既用了表示完成的“了”,也用了其他词语,使语义出现重复,如:

武松吃了茶饭罢……(第二十九回)

各设灵位享祭,做了好事已毕。(第九十六回)

这两句中的“罢”“毕”都表示完成的意思,与“了”意思相同,同义字的重复使用,意在起到强调时间的作用。

助词“了”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到了近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部《水浒传》就使用了大概上万次,它的很多用法已经和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一摸一样了,但是它确实还是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说明近代汉语确实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三、动词后加“着”和“地”

    《水浒传》动词后加“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表动作的持续状态,这与现代汉语相同。如:“(鲁智深)提着铁禅杖,挎着戒刀,背着个大包裹。”(第六回)此外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比如“着”并不表示动作和状态的持续,这时“着”显得很多余,如:

婆子已知道西门庆回话了,放心着吃酒。(第二十六回)

又比如“着”与补语“住”和“在”同时使用,造成了句义的重复,如:

那妇人顶住着门,慌作一团……(第二十五回)

见那两个公人,一颠一倒,挺着在剥人凳上。(第二十七回)

以上句子中“着”的这些用法,同样反映了其处在词语发展的过渡阶段的特点。

助词“地”也用在动词之后表动作的持续,如:“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第七回)这里的“地”等于“着”。在连动式中,这种意味就更加明显,如: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第十回)

见里面一个老和尚,在那里坐地诵经。(第九十八回)

“着”与“地”的用法虽然相同,但也有显著的区别。“地”只能用在动词“坐、立”之后,不能带宾语,而“着”没有这个限制;除了连动式,“地”只能处于句末,“着”则经常放在句中;“地”不能表示状态的持续,它的使用范围十分狭窄。

四、动词后加“过”和“起来”

“过”和“起来”这两个词是由趋向动词虚化而来的,它们在《水浒传》中虚实程度不尽一致,有的已经完全虚化看不出词汇意义了,有的还保留着一定的词汇意义。“过”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之前有过,表示一种经验,如:

万卷经书曾读过……(第十四回)

“过”的后面还可以加“了”,如: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第九回)

与现代用法不同的是,“过”还可放在宾语之后,《水浒传》中有两例:

前后共吃了七杯酒过。(第二十六回)

才饮得两杯酒过,只听得楼下喧闹起来。(第三十八回)

从位置上看,放在宾语之后的“过”更带有补语的性质,但它们并非真正表示结果的补语。“过”的用法在《水浒传》中还很不发达,找到的用例很少,也没有否定形式和问句的形式。

“起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开始的含义,如:“只见晁盖庄里一缕火起,从中堂烧将起来……”(第十八回)在动词和“起来”之间插入助词“将”,这是《水浒传》中很常见的用法。如果动词后面有宾语,则放在“起”和“来”之间,如:

那婆娘却号号地假哭起养家人来。(第二十五回)

也有宾语放在“起来”之前的情况,十分少见,但是宾语决不能放在“起来”之后,“起来”总是处在句末。如:

你哥哥自从你转背一二十日,猛可的害急心痛起来。(第二十六回)

五、动词后加“来”和“看”

在《水浒传》中,“来”和“看”加在动词后面表示完成、尝试的意思,只能放在句末。“来”等于现在普通话中的“来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也可表示过去,与“过”相似,如:

小人也分付徒弟来,只教就那里下手。(第三十一回)

“也分付徒弟来”等于说“也分付过徒弟”。在句末用“来”的时候,也可以在句中搭配使用“了、过”,如:

他却是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第二回)

看这汉子一身血迹,却是那里来?莫不做贼着了手来?(第三十一回)

现在普通话中只说“来着”,而有的方言中却还保留着“来”这样的说法。

“看”用在动词后,放在句末,表示尝试,如:

今日你可仔细认看。(第三十七回)

打两角酒,先把些菜来尝看。(第二十九回)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仔细认一认”,“尝一尝”。“看”还常和动词重叠形式连用,如:“扮一扮看”、“张一张看”。一般来说,“看”表示的是未然的动作,但《水浒传》中有一处例外:

这妇人后来桌上提了武松的包裹并公人的缠袋,捏一捏看,约莫里面是些金银。(第二十七回)

结语

通过比较《水浒传》中的动词情态和现代汉语动词情态,不难看出两者的异同。现代汉语中的动词情态已经在《水浒传》中出现了,它们的表达方式即语法手段,也和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但是也要看到,《水浒传》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还很贫乏,这些语法手段还有很多不规范的用法,助词“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了,还有一些词的用法也和现在不同,也有很多现代汉语表达动词情态的语法手段还没有出现,比如表示动作继续进行下去的助词“下去”,在《水浒传》中还不能这样使用,这也正显示了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发展与继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丹.近代汉语动词重叠式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21.

[2]张娜.古汉语动词历时演变研究成果综述[D].吉林大学,2017.

[3]申园园.动词重叠式语法意义复杂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4]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5]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