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探索,深层次挖掘,平凡中渗透——个别化学习区域中由滤光纸生成的一系列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多角度探索,深层次挖掘,平凡中渗透——个别化学习区域中由滤光纸生成的一系列活动

严秋珍

杭州市西湖区申花路幼儿园

一、主题内涵:

《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在实施个别化学习区域的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经验基础、兴趣需求﹑个体差异等方面,及时发现生成活动的契机,探索适宜有效的回应策略,使不同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取新的提升。

二、案例背景:

个别化学习时间到了,孩子们有序的进入到各个区域,选择自己喜欢的操作材料开始“工作”。葭杭来到科学区,最后她选择了新投放的“滤光纸”,经过多次的摆弄之后,葭杭突然大叫起来:“我发现啦!”,原来她无意中把两张滤光纸上下叠加,发现了一种新的颜色。看着葭杭兴奋的表情和同伴好奇的眼神,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对孩子的发现作进一步的生成和探究。

三、案例描述:

案例一:我发现的变化

我出示葭杭刚才操作过的两张滤光纸,请小朋友来猜一猜“她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当请孩子们来试一试葭杭的滤光纸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惊奇说:“真的,它变出了另外一种颜色了!”。于是,我顺势请孩子们分组去操作,找一找其它颜色滤光纸叠加后的变化,并要求把发现的变化用记录表记录下来。

分析:

《纲要》中指出“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所以投放材料要适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减少幼儿的压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在后续的个别化学习中,我们也对材料的投放作了一些调整。如:

1.增添辅助材料,提高操作趣味性。生活中滤光纸更多是用在照相机和舞台灯光上,为此我们利用纸盒自制一些“照相机”,让幼儿把滤光纸插在镜头上观察;还投放了手电筒,让光束透过滤光纸观察颜色变化。

2.投放记录表,体现探究过程性。记录表记录的是幼儿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了三种不同记录方式:针对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我们提供白纸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针对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幼儿,我们提供( )+( )=( )的记录表,请幼儿把自己操作的颜色在( )内画出;针对动手能力较弱幼儿,我们用事先画好的颜色,幼儿只需根据记录表上的颜色进行操作,然后记录变出的颜色。辅助材料的增加,他们探究的目的更明确了。

案例二:验证我的发现

柯柯突然走到我的面前疑惑的问:“严老师,这两种颜色相加真的能变出这个颜色吗”。我便抓住孩子疑问点,以验证猜想生成探究活动。孩子们想到了用水粉颜料操作验证,并分成若干组,按照记录表上的结果进行操作实验。

验证后的结果再次引发幼儿讨论:“同样是红色和黄色相加,为什么我们的颜色却不一样?是不是我们加的颜色太少了......”

分析:

孩子的疑问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作为老师应该及时的给予回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保护好奇心,引发幼儿生成问题。当柯柯对两种颜色是否会变出新颜色提出质疑后,我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分析、猜想,即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又促进了幼儿生成新问题的能力。

2.刨根问底,错误作契机。当幼儿发现操作结果与观察记录表有出入,教师及时的介入作出发展性回应,引导幼儿“讨论—分析—-再操作”,明白了两种颜色相加因为量的多少是会出现不同结果的,并在美工区生成了《颜色魔术师》的活动

案例三:迁移我的发现

经过我发现的变化颜色魔术师从操作到验证这样一个递进式的学习模式,孩子们对颜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在一次“扑克牌比大小”时,三个孩子竟然把出牌变成了出颜色,两个孩子各出一个颜色,第三个孩子便说会变出的颜色。我和孩子一起讨论生成了“变色配对卡”的玩色游戏,将经验进行延伸和运用。

分析:

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的探究热情,并延伸、渗透促进其探究能力的持续发展,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变色配对卡》的活动,就是基于前两次的经验积累上得以开展,是孩子们一个迁移、运用、提升的过程。

四、案例反思:

(一)应趣而生,从幼儿的兴趣点切入

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思维和对科学问题的兴趣,作为教师要去真正了解并顺应幼儿对事物的兴趣点,从而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并抓住问题点引导幼儿讨论、猜测、操作、验证,让孩子们始终保持着对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起来,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和层次性

当活动生成后,通过查阅滤光纸的作用后,自制“照相机”,趣味的辅助材料投放使原本乏味的滤光纸一下子“活”了起来,孩子在做做玩玩中百玩不厌,增强了探索的兴趣。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记录表,不同层次的辅助材料同时满足了不同能力的幼儿,从而更好的与材料进行了互动,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

(三)关注过程,在意外中把握生成

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都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须将原来“静态”的预设向“动态”的“意外”转化,促进即时性的生成。如:基于柯柯对操作结果的真实性产生疑问的这一“意外”,生成了《验证我的发现》的活动,这也真正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四)层层深入,探究活动的递进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案例中的三个活动以一个“发现---质疑----验证----运用”互动递进、实效相联的过程。通过活动和材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步提升,促使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五)信任幼儿,给予充分操作探索时间

信任孩子,是动态生成的关键。案例中老师放手,鼓励幼儿自主操作,并在实际操作后,充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充裕的时间和材料加之对孩子的充分信任,使孩子有了敢想、敢做、敢说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个体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相关问题思考

1.如何正确把握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关系

孩子突发的兴趣点和问题点往往会改变教师原有预设计划,有时还会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从而导致预设的内容没办法顺利开展。如何把握生成是否要进步开展的必要,及对生成活动的价值取舍难以准确地把握好度。

2.回应、质疑时间把握不准,提问不够到位。

在生成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机很多,孩子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的“质疑”也是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回应的良好催化剂。但是,该在哪个时间回应、质疑?用何种方式才是最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