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方案在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针对性护理方案在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护理中的应用

张立

  贞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贵州.贞丰 5622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在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128例高胆红血症新生儿为调查对象,遵照蓝黄小球法列入两组,即针对性组(n=64,针对性护理方案)和参照组(n=64,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相较于针对性组,参照组护理后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更低,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高(P<0.05)。相较于针对性组,参照组护理后的高胆红血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尽快使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改善机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高胆红血症消退,临床推广价值明显。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血症;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效果

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疾病,因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超过同龄健康新生儿的正常范围,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甚至影响患儿智力发育[1]。基于此,一经确诊,必须立即采取科学治疗。目前,药物、光照疗法均颇为有效。但在此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更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儿预后。针对性护理方案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能结合患儿病情,给予感染、体温、光照等护理,利于保证治疗效果[2]。在此护理模式下,临床护理更具针对性,也能充分体现护理价值。本文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在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选取128例高胆红血症新生儿为调查对象,新生儿胎龄均≥37周。遵照蓝黄小球法列入两组,即针对性组(n=64)和参照组(n=64)。针对性组中,男33例,女31例。年龄:1-9d,平均(4.26±1.28)d。参照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9d,平均(4.30±1.25)d。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加强呼吸频率、血压监测,做好健康宣教、皮肤清洁。及时调整体位,维持合理体温。针对性组开展针对性护理方案,如下:①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以思维导图、宣传册、视频等形式,加深家属对疾病的认知。鼓励其积极提问,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直至其完全掌握。②体位和体温:光照治疗期间,在患儿周围,用柔软的毛巾围绕成“鸟巢”状,并及时更换体位,确保光照均匀。之后,间隔1h测量1次体温,维持体温于36.5℃。若患儿体温过低,应做好特殊标记,做好营养支持。③音乐护理:光照治疗期间,可播放轻柔的音乐或流水的声音,分贝:40-45db。④穴位按摩:患儿安静时,取卧姿,选取合谷、内关、足三里、胃俞、胆俞等穴位,进行穴位按摩。开始前,涂抹适量按摩油,单个穴位约按20次。⑤安抚护理:患儿进食1h后,若在清醒状态,可给予身心安抚。自前额开始,按照下颚、胸、腹、背、臀等顺序,依次进行抚触。期间,患儿若有哭闹,应立即停止。⑥游泳护理:向家属讲解游泳的好处,取得家属积极配合。选择大小适宜的游泳圈,粘贴无菌防水肚脐贴。游泳时,注意加强监护,期间,可适当按摩四肢、躯干。结束之后,及时为之擦干躯体,并做好脐部消毒。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值。(2)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高胆红血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比、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s),以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值

相较于针对性组,参照组护理后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更低,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高(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值(±s,mol/L)

组别

例数

前 血清胆红素

后 血清胆红素

日均胆红素下降

针对性组

64

359.16±98.52

209.53±46.95

53.62±10.41

参照组

64

360.01±103.45

288.05±40.73

45.13±10.38

t值

0.237

7.916

5.283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后的高胆红血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相较于针对性组,参照组护理后的高胆红血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数据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的高胆红血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s)

组别

例数

高胆红血症消退(h)

住院时间(d)

针对性组

64

4.07±0.62

2.89±0.43

参照组

64

5.59±0.74

3.77±0.56

t值

8.201

8.335

P值

<0.05

<0.05

3.讨论

胎儿粪便中,蕴含大量胆红素。若粪便排出机制出现障碍,会使胆红素被吸收,诱发高胆红血症

[3]。此病若未及时诊疗,易引起神经系统受损,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蓝光治疗为主要疗法,效果较佳。但光照期间,因新生儿年龄较小,易出现躁动、不安,会影响治疗进程。此时,做好临床护理,满足患儿身心需求,能让黄疸更快消失,加速病情康复[4]。针对性护理方案是一种优质护理理念,不仅重视患儿基本需求,也能充分满足患儿的潜在身心需求。诸多学者认为[5],合理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加快高胆红血症新生儿的康复。护理期间,游泳、体位、抚触、穴位按摩等护理,能促进患儿排便,降低机体胆红素水平。按摩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能提高胃肠道蠕动能力。期间,加强躯体抚触,也能刺激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加速其排便。另外,做好体位、体温干预,能确保患儿 接受充分、均匀的光照,保证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显示,相较于针对性组,参照组护理后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更低,且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果提示,针对性护理方案能促使机体胆红素水平尽快下降,控制病情,避免其进一步危害患儿生命健康。另外,相较于针对性组,参照组护理后的高胆红血症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长(P<0.05)。数据提示,针对性护理方案能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减少哭闹时间,改善睡眠治疗。加强音乐、体位干预,能为其营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强抚触,则能给予患儿爱的满足感。相比之下,针对性护理更能改善患儿预后。并加强家属的健康指导,促使其树立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血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尽快使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改善机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高胆红血症消退,保证治疗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明显。

【参考文献】

[1]丁敏,胡章敏,尹依菊,等.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3):195-196.

[2]王丽伟,周志庆.针对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光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8):163-166.

[3]唐炜,卢红艳,孙勤,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肠道菌群特点及与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相关性[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07):67-68.

[4]董欣,刘延丽.针对性护理在肾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72-74.

[5]张莉.预防性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18(S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