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危大工程深基坑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超危大工程深基坑管理

 朱涛,王康,杨硕,陆鑫健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超危大基坑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于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障人员安全、防止环境损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才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识别并消除潜在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工程的安全和成功完成。

关键词:超危大基坑工程;安全风险隐患;保障措施;安全主体责任

引言: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土木工程中开挖较深、较大的地下空间,常见于地铁站、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建设项目。由于基坑工程涉及地下挖掘、支护、排水等复杂工序,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因此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

一、当前超危大基坑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事故隐患

1、建设单位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事故隐患

1.1、项目策划和设计不合理

建设单位在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可能未充分考虑地质、水文等因素,导致基坑工程在施工中出现土体坍塌、地面塌陷等问题。不合理的设计可能使施工难度增加,增加事故风险。建设单位应确保项目策划和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

1.2、风险评估不全面

建设单位可能未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识别和控制可能的危险因素。建设单位应与专业的工程风险评估机构合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风险得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1.3、施工管理不到位

建设单位在施工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导致施工现场的秩序混乱、管理不善。这可能使施工人员违反安全规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建设单位应强化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遵循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1.4、安全文化薄弱

若建设单位未积极倡导和强化安全文化,员工可能会忽视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从而增加了事故的风险。建设单位应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使员工对安全问题有更高的认识和重视。

1.5、缺乏应急预案

若建设单位未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缺乏有效的紧急处理和救援措施。建设单位应对各种可能的事故情况进行预测和规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施工单位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事故隐患

2.1、人员安全隐患

缺乏培训和意识:施工单位未对工人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导致工人不了解基坑工程的危险性,以及如何应对紧急情况。操作不规范:工人在操作机械、使用工具时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人身伤害等事故。高处作业风险:基坑工程中存在高处作业,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和操作技能,可能导致坠落事故。

2.2、设备操作和维护隐患

设备故障:施工单位可能未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在施工中出现故障,造成工程中断和人员伤害。操作不熟练:操作员缺乏对特殊设备的专业技能,可能导致设备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2.3、施工流程隐患

挖掘和支护过程:如果挖掘和支护工序不协调、不合理,可能导致土体坍塌、支护结构失稳等情况,危及工人和设备安全。土方运输和处理:未妥善处理土方运输和堆放,可能引发坡面坍塌、运输事故等。

2.4、安全管理隐患

施工人员过多:施工单位为了加快进度可能过度增加人员,导致现场混乱、协调困难,增加了事故的风险。监督不足:施工单位可能未能严格监督施工现场,使得一些不安全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缺乏应急措施:施工单位未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缺乏有效的紧急处理和救援措施。

2.5、环境影响隐患

排水和排污问题:施工单位未进行合理的排水和排污措施,可能导致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进度,甚至造成水质污染。振动和噪音:施工单位可能未对施工振动和噪音进行充分控制,对周边建筑物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二、保障超危大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1、建设单位方面的改进措施

1.1、项目策划和设计的改进

地质勘察与评估:在项目策划和设计初期,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评估,了解地下情况,预测可能的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支护措施。风险分析:建设单位应与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合作,对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以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2、施工管理的改进

严格管理流程: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保障施工按照规定流程进行,避免因混乱而引发事故。加强监督: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采用现代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安全情况。

1.3、安全文化的建设

倡导安全文化:建设单位应积极倡导安全文化,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开展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激励机制:建设单位可以设置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的氛围。

1.4、应急预案的制定

多样化应对:建设单位应制定多样化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的事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步骤和紧急救援方案。演练与培训: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让员工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1.5、科技应用的推广

信息化管理:建设单位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数据监控、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出合理决策。模拟仿真: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虚拟模拟,探测可能的安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1.6、合作与沟通的加强

与专业机构合作:建设单位可以与专业的安全、环保、地质等机构合作,共同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方案,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内外沟通畅通: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监管部门、业主等各方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各方的需求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2、施工单位方面的改进措施

2.1、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提升

安全培训计划: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确保所有员工都接受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工程特点、潜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安全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方法。

2.2、设备操作与维护提升

专业技能培训: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失误引发事故。设备维护计划:制定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减少设备故障引发的潜在风险。

2.3、施工流程的规范化

工程计划优化: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减少临时变更和调整,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混乱。支护技术提升:采用先进的支护技术,确保基坑工程的稳定性,预防因土体坍塌、支护失效等引发的事故。

2.4、安全管理的强化

安全监督人员:配备专职安全监督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严格执法措施:建立健全安全执法制度,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规成本,减少不安全行为。

2.5、安全文化的塑造

强化安全宣传:利用宣传栏、会议、培训等方式,持续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和改进,建立员工参与的安全文化,共同守护施工现场的安全。

结语

总之,保障超危大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我们才能够实现工程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统一目标,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将安全放在首位,以切实的行动为每一个工程、每一个工人保驾护航,让安全成为工程发展的坚实基石。

参考文献

[1]叶志坪.超危高大模板工程监理控制要点[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9):111-113.

[2]杜中华.超危大基坑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辨识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2022,45(04):67-68.

[3]徐春啸.超危大工程的安全事故分析与应对策略[D].扬州大学,2020.DOI:10.27441/d.cnki.gyzdu.2020.000503.

[4]李康,徐嘉琪.超危大工程高支模的施工实例简析[J].机电信息,2020(09):6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