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

章纯清

110108198412274218

摘要: 电气自动化仪表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电气自动化仪表种类与功能较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生产的水平。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优势将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对技术应用与落地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

一、电气自动化仪表应用

为保障仪表测控作业的稳步开展,技术人员在工作时需要合理的运用防干扰技术。据悉,该技术在推行运用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隔离、屏蔽以及软件技术。为实现隔离技术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保障两个方面工作的稳步推进,分别是可靠绝缘以及合理配线。比如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将信号线与电源线进行分层敷设;高压线与低压线进行分层敷设。屏蔽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利用金属导体,从而由此将各类屏蔽元件、组合件、电路、信号线等设备进行有效的包围,实现了外界干扰的截断。如采取带屏蔽层的信号线、变频电缆、编码器电缆及一些专业性通讯的如PROFIBUS-DP网线等。总而言之,该技术在推行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抑制电流性噪声藕合,从而由此带动磁屏蔽作用的实现。除此之外,软件抗干扰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于控制软件的实时控制,如采取数据叠加平均,或者通过程序判断删除无效数据等措施。

二、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

1、智能监控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生产与生活环境达到实时监测,及时收集数据信息,一般运用传感器进行监测,例如对煤气、温度以及烟雾等进行监测,通过获取到的检测信息以红外线的形式来接受与传送,是通过信号源与红外线有关接受与传送装置来实现,在工作的过程中红外传送装置连续的发射红外线,通过红外接受装置,将信息传送到单片机中。如果红外线传送装置被警戒设备遮挡,那么红外线则不会将信息传送到单片机中,能够有效的将警报信息传送到有关基站,即使在无人坚守的情况下也可对周围的生产与生活环境达到实时监测,实现了智能监控。

2、保护与自动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过程中高压与大电流的开关装置体积较大,相关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很好的承受分闸与合闸的任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如果电气设备存在问题,应安排整套的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供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调整,防止了安全隐患,在电气自动化仪表过程中,覆盖的领域相对较广,整个工作系统较为繁杂,对于质量的把控要求高,需要了解电气设备中的各个职能,必须结合有效的措施对电气自动化加以分析解决,依据信息处理以及通信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使信息系统以及仪器装置等进行整合,加强了电气自动化仪表的保护与自动控制能力。

3、数据测量

在电气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需要对数据安排测量,通常是运用指示灯与信号灯检查工作的运行状态,指示灯与信号灯往往不能够准确的显示出工作的状态,还会容易出现故障,另外有很大的缺陷是不可以准确的了解工作的运行状况,若想具体的了解工作状况,在电气化设备中运用电气仪表,便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设备的工作运行状况,电气仪表中的电流、电压以及频率能够在数据测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优势,能够让各个部件与仪表实现良好的衔接,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基本模块组成

1.中央系统控制模块

在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中央系统控制模块建立在微机计算机之上。当下,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微机的接口、功能等都在不断增加,微机相比之前能够连接更多的设备,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完成系统的相关分配任务。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下,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并没有很高的精准度,且效率不高。而微机能够很好解决此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中央系统控制模块的应用,相关电气的运行效率也有明显提升。此外,中央系统控制模块还能对传感器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并通过内置的程序对相关的数据信息做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中央系统控制模块能够对所需测量的数据实现24小时全过程监控,兼具实时报警等功能,一旦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出现故障,该模块将会发出报警信号,启动已经制定好的应急预案,加快事故反应速率,降低损失。

2.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采集后的数据传输至储存器中,并借助相应的网络技术,再传递至上位机。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纤技术逐渐被应用在通信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信号传输出现误差的概率。在该模块中,局域网、互联网的技术能够充分得到应用,提升信息的有效传输与共享,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等能够充分合理的配置。

3.PLC控制模块

为进一步提升电气元件的使用效果,降低电磁辐射对其的干扰,PLC控制模块普遍对其质量要求较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保障生产环节的质量,对生产的电气元件严格检测与控制,从而提升元件质量。高质量的PLC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够良好提升生产效率。同时,PLC模块一般体积较、质量较轻、安装简单、操作便利,所以在PLC控制系统的构建时,并不会耗费大量的时间。PLC系统界面简洁清晰,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能够快速适应。

四、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应用

1.在生产操作中的应用

传统的自动化操作太过粗放,生产操作的流程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其操作步骤缺少系统化的流程。在行业中应用电气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很好地突破传统自动化的局限,从整体上对化工行业进行流程化的科学设计。有效降低人工生产的成本投入,大大提升了生产操作的效率和规范性。

2. 智能化监控技术

智能化监控是仪表最具代表性的功能之一,通过该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记录和上传,从而完成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工作。通常来说,在红外线传感器的帮助下,智能监控设备的信息检测与传输功能可以实现。在开启电气仪表时,红外线检测信号可以从传感器的发射管中发出,当信号抵达接收端后,由接收端将信号发送至单片机,从而完成智能化监控任务。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如果信号的传输被遮蔽物阻挡,则单片机由于无法完成信号接收,则会立即停止工作,并向管理基站发送报警信号,相关人员可根据基站信号完成相关问题的核查与处理工作。利用智能化监控技术,不仅可提升自动化仪表的控制质量,也可降低操控人员的工作负荷,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

3.在产品集输中的应用

企业生产经营对于产品运转效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去库存成为企业研究和工作的重点。要实现及时、高效的产品配送,就必须改良和升级产品的集输系统。电气自动化仪表和控制技术在产品集输中的应用,很好地提升了产品集输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在有效降低行业储存库存商品成本的同时,达到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

4. 自动控制与保护功能

一般来说,在运行电气设备过程中,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比较高,如果操控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由于高压与电流的开关比较大,为了使系统总闸与分闸的操控更加安全、快捷,就要发挥控制系统的作用和保护功能。其中,系统能够提高对各项任务的优化配置,做到科学分配,提高完成效率。另外,假设有故障问题在电气设备中出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并根据程序要求完成事先设定的保护动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更新频率要高于其他系统,所以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控制要求,除了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控制技术外,还要加大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提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检测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企业生产必须依托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利益,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仪器与自动化控制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需要不断加强对自动化的重视与强化力度,保证我国自动化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陈明艳.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11:21+46.

[2]管修健.关于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6,(18):2-3.

[3]张迪.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41):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