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之我见

韦红,李海根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井冈山卷烟厂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扩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和危机管理,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控制措施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涵义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是由五个要素组成的,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其中内部审计位于顶端的重要位置,是内控系统的特殊构成要素,它独立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外,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一种再控制。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应满足以下条件:能保证业务活动按照恰当的授权进行;能使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进行记录,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有利于贯彻既定的管理方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利于通过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内部审计的涵义:内部审计是由参与企业管理的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其目的是协调单位人员有效履行责任,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作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它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所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并实施内部监督,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它既是企业内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评价和监督企业是否做到资产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及经济活动收支的合规性、合理性及合法性,对会计记录和报表分析提供资料真实性和公允性证明;(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企业内部机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以确定其经营业绩、明确经济责任,这里包括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3)经济效益审计。审计重点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序和途径为内容,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投资效果、资金使用效果作出判断和评价,其中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应为重中之重。(4)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性、适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5)开展明晰产权的审计。审计明晰其产权归属,避免造成国有资产、集体资产流失或其他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6)其他审计。结合企业自身行业特点,开展对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笔者认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一)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相同的最终目标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虽然在概念上及实践中皆有所区别,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框架,但究其本质,二者原始的理论基础主要都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委托人为了使代理人做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就会采取一整套方案对代理人进行激励、约束、监督与惩罚,公司治理就是这种方案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内部控制正式这种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评价、服务职能有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达成,内部审计有利于强化公司风险管理,有利于实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有利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绩效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进行激励惩罚。因此,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共同理论基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都是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都是基于公司运行需要而产生的必要管理手段,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管理风险,提升管理效率,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内部审计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五个要素中,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个人诚信道德价值观与能力、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者理念与风格、组织结构、权限及职责划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及程序等。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并且内部审计也是对内部控制进行监控和评价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对控制环境以外的内部控制要素再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进行动态评价,提出整改意见,促使内部控制系统在持续动态的运行中不断的完善、改进,促进并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审计促成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提供纠正错弊、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来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进而有效的促进组织的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组织的经营环境在变化,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这种变化并相应进行调整。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发现管理中是否存在的错弊,因而着重于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入手进行审计,这更容易发现其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改善的建议。

三、加强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合理设置和科学定位

加强内部控制,首先应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合理设置和科学定位。要适应企业管理实际,建立合理高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因此,为了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对于内部控制的作用,在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功能定位上,应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独立、有效地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条件。此外,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人员组成应是综合性的,不但要有财务人员,还要有管理人员、计算机专家、律师以及各类技术人员等;在人员挑选上,应注重内审人员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和多元化,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有经营管理、财会、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合理设置与科学定位。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及对其定位上,应坚持独立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职责,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

(二)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

目前我们的内部审计都属于事后监督,事后监督只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因而,事后监督概念所包括的监督内容和范围相对狭窄。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单一的事后监督已不能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逐渐向事前、事中监督转移,并且内部审计的实施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力量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经营的效益。

(三)内部审计从查错防弊型逐步向管理服务型转变

随着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和会计电算化水平会逐渐提高,财务信息表面的错蔽也会逐渐减少。此时,内部审计应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型逐步向管理服务型进行转变,并将重点从内部监督和检查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内审人员除准确、及时地向管理层反映相关财务信息错弊外,更为重要的是针对经营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评价意见和改进措施,帮助管理层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保障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运行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1、《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田滕

2、《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王鲁平

3、《健全内控制度 强化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佚名

4、《强化企业内部审计防止内部控制失效》王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