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管理研究

任维熙

身份证号码:6205221990****331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变革,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目标已由“单纯造价控制”向“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我国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实施阶段,而没有把决策、设计阶段的影响造价的关键因素进行考虑。二是强调建设期建设成本,而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考虑较少,无法分析电力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鉴于此,有必要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方式,从工程项目的长期效益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

关键词: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引言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也推动了电力建设的发展,在电力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是两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当前我国电力施工项目在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容易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费用超出的现象,对此要及时加以改进,为电力企业经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有必要根据当前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寻找在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在电力施工项目中加以改进,促进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全生命周期成本概述

1.1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全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项目前期设计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总和。需要注意的是,全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包含经济成本,还包含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例如,建筑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报废都会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然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计算全生命周期成本时,工作人员不仅要计算经济成本,还要计算环境成本与社会成本。

1.2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特点

1.2.1多阶段性

工程建设流程复杂,各个阶段都会发生成本。每个阶段的成本构成各不相同,上一阶段的成本往往会影响下一阶段。因此,全生命周期成本并非各个阶段成本的简单相加。

1.2.2多主体性

全生命周期成本涉及的主体较多,包括各类型的企业和广大消费者。企业主要包括投资商、建造商、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中介咨询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审计单位等;消费者即建设项目的购买者和使用者。

1.2.3复杂性

一方面,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复杂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建筑的使用年限具有不确定性,加上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计算流程比较复杂,导致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的难度较大。

2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管理措施

2.1组织模式优化

电力工程建设时需要以全过程参与、各专业融入的原则,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并将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建设管理、运营维护、造价控制等专业管理职责集成到到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中,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性、集成性和协调性,实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管理。

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项目管理机构,主要由业主项目部、设计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和监理项目部组成,业主项目部由业主项目经理、安全专责、质量专责、技术专责、技经专责、属地协调联系人和物资协调联系人组成,其中业主项目部经理由基建部门指派,其他专业专责按照专业性质由基建部门人员和其他职能管理部门的人员来担任。另外考虑到多专业融合对项目管理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考虑审计部门、发展部门参与项目部外围管理。设计、施工、监理项目部的人员分别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人员担任,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接受业主项目部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评价,在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根据该阶段的专业性质和要求开展相应的设计、施工、监理专业支撑工作,确保按计划、按标准完成输变电工程建设任务。

2.2建设流程优化

实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现行的项目建设流程基础上,打破电力项目时间、区域上的界限,运营阶段向规划、设计、施工阶段渗透,且在组织策划、设计、施工的建设各阶段运用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进行综合考虑。在项目的规划可研阶段,由运营部门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运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统筹考虑项目的一次性投资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做出综合效益最优的决策。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由运营部门提供类似项目运维相关的成本数据,设计单位在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的项目初步设计,并对设计进行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将管理贯穿设计的始终。在满足建设方需求的同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工作的实施,并将一些新型的建设理念应用到工程建设中,运用新技术以及新方法来对确定工程建设的目标。

2.3制定经济优惠措施

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资金较多,使得一些开发商望而却步。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经济优惠措施,为开发商提供一定的经济补贴,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鼓励他们积极承建绿色建筑;同时向开发商宣传绿色建筑能够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加深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了解。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着更多优点,但消费者往往对此不够了解。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向消费者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制定面向消费者的优惠政策。比如,相关部门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津贴,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度和消费热度,从而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要想更好地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就一定要主动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电力公司的基础信息,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金融、费用控制体系,从根源上弥补其不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一个专业的信息技术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设备与设施,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训;积极指导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地进行沟通和协作,将信息准确地输入到系统中,防止出现信息遗漏等问题,以保证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信息化数据能在各个系统中实现实时传递。能够有效地推动资源的分享与监管,从而使公司的财务与费用的控制更加完善。其次,要加大对财务、费用等部门的教育力度,让他们逐渐适应以现金为主的经营观念,进行经营方法上的革新;持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经营效能与品质。此外,随着公司的发展,还应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对公司的财政、费用等方面的批准程序进行不断地改进,将复杂的工作流程变得简单,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电力企业的高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电力施工项目在成本管控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冲击,电力企业要在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及时做出调整。若想将工程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势必要让企业财务部门与项目施工建造部门联合制定成本管控机制,有效落实成本核算工作,重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加大对内部管理的力度,使成本控制与有成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到实践中。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支出,达到理想的成本控制,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参考文献

[1]付梦霄.电力工程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J].电子技术,2022,51(11):168-169.

[2]郑嘉龙,陈静,赵丽华,等.全生命周期成本技术在国内电力系统的研究进展[J].电工技术,2022(5):37-41+44.

[3]包权宗,丁政中,王炳文,等.输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3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