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分析

白星宇

510704199609131823

摘要:通过对工程造价中一些常用的问题的阐述,结合工程造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资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算;预算管理

引言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在将来一段时间里工程收益与费用的一种规划。根据国家规范,指标,各种成本标准,并结合设计文档中的特定内容,预先对项目每次新建,扩建,改建,改造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进行计算和确认的文档。在建设项目中,造价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为加强企业管理,进行经济核算,评价工程造价,制定施工方案等提供了依据。同时,它也是评价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工程预算的重要性

在建设项目中,项目预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是编制项目计划,确定项目投资,进行项目招标,签订施工合同,申请项目贷款的基础。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施工成本的核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改善整体业务利润率

工程预算是评价工程投资的一种方法,它能体现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其依据是工程建设的组织方案等。要达到期望的收益,就必须尽可能地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各项要素达到最佳的效果。严格做好人工、物料的准备工作,并对人工、物料的定额、数量进行控制;在时空两方面,对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密切的联系、安排和协调,以保证它们之间的均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人员和材料资源的最大效用,达到及时完工,降低费用,提升公司整体赢利的目的。

(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工程预算包括工程预计的造价,工程所需要的劳动力和机器的数目,以及它们所表示的金钱。它的工作将被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职能部门,另一个是员工。它的目标利润与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存在着一种经济利益的联系,这样就能够将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发挥出来。

(三)强化企业管理

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全过程、全过程、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内容包括:编制预算,计量经济状态,比较预算与实际情况,确定与分析经济状态,制定与实施经济调节等。只有精心编制并严格落实好预算,才能使公司的经营效益达到最大限度。

二、项目预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工程项目都经历了额外的投资,导致预算超支。主要原因如下:

(一)在整体经营方面的经历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都没有考虑到整体的问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造价的控制没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工程监理单位很少参与投资决策分析,往往仅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管理。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设计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即使设计机构编制了工程估算,并将其详细编制到了设计中,但仍然造成了设计过于保守,投资过高的现象。在建设、招投标过程中,对基础报价及报价的估算不正确,造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控制不受控制,或者是工程造价控制不到位,或者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资金不足等问题。这就造成了工程工期延误,造成了银行的高利息,给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原料定价的无序

根据资料显示,在整个项目中,材料费大约在59%到69%之间,因此,如何在项目成本中进行合理的成本管理,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的变化,建材的价格也会随之变化。但由于市场的过度竞争,造成了施工企业对施工企业的监管不力,施工企业的成本上涨难以控制,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程造价与施工成本之间的巨大差异。

(三)变更随意性大

现在,许多建设单位都在急于完成项目的开工工作,却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因此,就会出现在一边进行施工一边进行修改的情况,对于进行中的工程,说修改就修改,没有对修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的监管,也没有对相应的职责对修改造成的损失进行约束。

(四)没有将对项目进行的费用变动计算在内

在工程项目的预算中,我们不能预测到像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的规范、设计中的标准、设计的手段、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对工程设计产生的影响和限制。除此之外,在工程的预算中,还没有将一些发生在现场的意外状况,比如土方坍塌、地下障碍、基坑排水、文物、自然灾害等因素纳入其中,从而导致结算超出了预算。

(五)定额的限制

在区域建筑市场壁垒被打破的情况下,对外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接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和企业。

然而,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现行的预算定额、收取的费用基础、取费标准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各不相同,因此,有些跨地区、跨行业的公司,对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并不熟悉,导致在实际的项目预算编制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错误。

(六)预算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欠缺

在现实的工作中,除了大中型企业拥有对工程预结算进行审核的专门人才之外,大多数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都只是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质,其自身的业务水平达不到工作的需要,不能够有效地对工程项目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他们都缺少与预算管理相关的经济和法律知识,他们的投资预算控制水平也比较低,不能对项目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识别和解决,而且他们对于比较复杂的工程技术和经济问题没有自己的判断,因此给公司和国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三、提高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预算管理在项目规划中的应用

1.仔细核对设计图,看其能否达到项目的设计要求,建筑材料有无超出标准的用途。尤其是在总体规划方面,必须全面掌握项目的整体情况,并能及时掌握设计者的意图和绘图所要传达的信息,使之在心中有所明悟;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为了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和高估冒算的费用,规定设计概算必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等方面的全面审定,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

3.通过激励设计者对出色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激励,使其更好地发挥预算的作用。

(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1.对编制造价的专业技术人才资格进行审核,对于无专业技术人才的施工企业,应当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并建立施工造价管理的组织结构。要强化对建筑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和经济理论的学习,对建筑技术管理人员来说,他们既要懂得项目的预算,又要懂得技术,懂得管理,懂得法规,懂得经济。

2.加强工程建设阶段的合同管理,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为防止今后在结算时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而引起的争议和不适当的赔偿,在签署工程施工合同时,要对每一项条款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要对有可能出现的分歧与费用索赔的有关问题进行综合而充分的考量。为防止完工结算价与估计价过于接近,对项目的变更要进行及时的登记,并在规定时间内,编制出一份详尽的月度工程预结算,并针对合同控制数所导致的价格偏差,给出一个解析的基础,让业主可以知道并对其进行调整。

四、结束语

本文从理论上对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此,预算员必须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措施,以保证项目预算的精确度,进而达到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使项目的进度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柴世承.关于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1(08):56-57+65.

[2]丁新政,李俊良,张腾飞等.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1(03):116-117+133.

[3]张国青.建筑工程预算中造价管理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0):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