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田径项目提高发力效率的探讨--如何从筋膜学角度完善动力链串联和保持稳定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6

中学田径项目提高发力效率的探讨--如何从筋膜学角度完善动力链串联和保持稳定性

吕勇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      514021

摘要   人体四条肌筋膜经线--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螺旋线分别覆盖身体前后、左右,把整个身体由头到脚像“胶管”一样包裹。那么依附在四条肌筋膜经线建立的动力模型也如“胶管”一样把身体包裹,所发的力为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力。因此所有的体育运动,只要发力方向是属于上、下、左、右、前、后的技术动作,都可以用到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总模型。 所以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总模型是底层基础动力模型。只要练好了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总模型,就可以在运动发力时候做到动力链串联贯通并保持稳定,使身体力量高度协同发挥。

关键词   筋膜经线   动力模型   动力链串联   稳定性

中学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完成某个田径运动项目的完整技术时候,常常有动力链多处断联的现象,因此身体的协同发力在动力链断联点产生了阻碍,影响了力的顺畅传递,因此不能正常发挥运动水平,出现运动成绩与综合素质不匹配的现象。如何解决运动中动力链断联问题,从而提高身体协同发力质量?这个课题,是本文将展开探讨的方向。

1、教学现象启发

在教学训练中遇见动力链断链时,大多数的中学体育教学、训练工作者会选择从完善技术动作入手解决该问题,把完整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练习。这种提高方式有效且较易操作,成为大多数中学体育工作者的首选方法。教练员观察技术分解练习熟练后,又把分解动作合成完整技术动作。但是仍然会存在现象:技术动作较熟练了,还是不能发挥出与综合素质相匹配的运动水平,动力链还是存在多处断联。此时,以提升技术动作的熟练度,从而提高运动成绩的训练模式已经出现提高瓶颈,运动成绩出现停滞不前。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寻找一种训练模式补充,改善动力链断链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成绩,我曾尝试在训练学生的时候,以自己的体感为标准调整出学生类似状态去完成技术动作。即是先找好自己完成技术动作时的最好状态的身体体感,然后用辅助练习调整出学生类似的体感状态,然后完成技术练习,观察发现学生的动作技术动力链断联较少了,运动成绩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这种状态不稳定,如果学生休息约半小时或者隔天再完成技术练习,那么技术动力链又出现较多的断联,且运动成绩又退下了,退到了上一次提高的成绩之前了。在多次教学训练中试验都出现如此规律。如此证明运动训练中可以用这种通过调整身体结构模拟出动力链串联的训练模式补充技术训练,以解决动力链断联,保持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性。因为是模拟出的状态,所以不稳定,因此运动成绩发挥也不稳定。这种模式给它起个名字:模拟动力链串联。

这个规律产生的启发:既然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整身体结构模拟出身体保持动力链串联的状态,使运动表现瞬时提高,那么一定有方法可以训练出这种状态,并稳定下来,使运动成绩发挥稳定。如果找到这个训练模式的规律和理论支撑,那么就可结合常规训练模式(通过熟练技术动作和提高专项素质而提高成绩)在训练初期就进行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那么应该可以提高训练效率,使学生和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得到较高效的提高。

2、筋膜学说启发推导

发现了这些教学训练中的现象和规律后,希望找到一个更高效的中学田径运动成绩提高的训练方法。我查阅许多国内、国外运动方面的学籍著作和解剖学方面的论著。终于在多本论著里找到了相关论述作为理论依据支撑。这就是德国科学家:罗伯特· 施莱普;贝尔恩加·布夫曼;约翰娜·拜尔联合论著的《筋膜力量训练》。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施莱普;约翰娜·拜尔论著的《筋膜健身》。美国科学家托马斯· w ·迈尔斯编著的《解剖列车》和《身体解读》。这些著作里的理论依据也为以后的教学训练找到了可执行的训练规律;即是说,依照以上论著里的科研数据和规律,我们在训练中可以很好解决动力链串联和保持稳定的问题,从而高效提高运动成绩。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施莱普为代表论著的《筋膜力量训练》说到:“筋膜和肌肉是一个整体。包裹在肌肉和肌束外的筋膜有以下3个基本功能。提高肌束的滑动能力,使肌肉无阻力地工作;储存力;传递力。

每一块肌肉都能通过肌腱和其他的筋膜与骨骼牢固地连接在一起。这样,筋膜把骨骼、肌肉连接成一个整体,不断地传导肌肉中的力,形成一个精准的力的传递回路。除了肌腱和骨骼,参与传递力的还有肌外膜,也就是包裹肌纤维的那层薄膜。通俗地说,肌外膜就是肌肉的‘皮肤’,直接与呈放射状的肌腱相连。

筋膜具有储存力的能力。筋膜,尤其是肌腱,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像弹簧一样储存力,并把力传递出去。当弹簧被拉到某一个位置时,它会在拉力撤销之后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这就是筋膜在运动过程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筋膜的波浪状结构和储存弹性势能的能力,为它之后的释放力量和人体运动提供了可能。”节省自《筋膜力量训练》55页。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施莱普为代表论著的另一本学说《筋膜健身》也说到:“在机械运动和生理功能方面,运动系统中的筋膜表现最佳。我们之所以能做动作主要归功于筋膜:每一块肌肉、每一束纤维束甚至每一条纤维都是被一层薄薄的筋膜包裹着的,这些筋膜将肌纤维的力量传递出去,同时协助肌纤维束移动,从而让肌肉顺利地工作。同时,每一块肌肉都依靠肌腱附着在两块或多块骨头上。肌腱,一种致密结缔组织,则负责将力传递给骨骼。肌腱和腱鞘都属于肌肉中的筋膜。除此之外,筋膜和肌肉的组合还将身体各个部位连接起来:背部筋膜和腰腹部筋膜经过背部和身体两侧,将全身从头到脚串联在一起。”节省自《筋膜健身》26页。

“从骨骼到软骨、从软骨到肌腱、再从肌腱通过特殊的结缔组织细胞到肌肉,它们的连接天衣无缝。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筋膜王国,它负责控制和传导肌肉运动所产生的力量。肌肉内部的筋膜以及包裹在肌肉外层的筋膜负责将肌肉产生的力量传递到肌腱,再由肌腱传递到骨骼,从而带动骨骼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筋膜扮演了力的传导者的角色:筋膜从许多肌肉细胞的收缩中获得拉力并且把它传递出去,从一层筋膜传递到另一层,即从肌内膜传递到肌外膜,再到肌腱,最后传递到骨骼。肌肉力量的发挥很明显建立在肌肉和筋膜的合作基础之上。”节省自《筋膜健身》50页。

《筋膜健身》解释了筋膜的机械力学原理,人体内筋膜的总体特点:“筋膜贯穿骨骼和四肢的各个部分,连接全身,形成一个全身性的网络。肌肉和筋膜作为一个共同体构成长长的链条,仿佛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不仅负责人体的力学结构和姿势,还负责动作的高效和流畅。”节省自《筋膜健身》54页。

“我们身体是由不同的张力元素构成的整体性网络。如今,我们已经识别出了一些由肌肉与筋膜构成的较大型的筋膜经线。在我们看来,这些筋膜经线对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的连贯性都有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锻炼筋膜经线,从而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并且让整条筋膜经线无障碍地、顺畅地运作。传统的针对单一肌肉群的力量训练是不够的,在筋膜研究者看来,锻炼全身筋膜系统的传送和远程连接功能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因此,我们要在训练中对筋膜经线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人体中最重要的几条筋膜经线吧!

后表线;前表线;体侧线;螺旋线。这些筋膜经线贯穿全身,经过若干身体部位和四肢。它们具有支撑和运动的功能。”节省自《筋膜健身》57页

以上“筋膜学说”论著里描述了筋膜参与运动的重要性,肌肉力量是通过筋膜募集传递的,合理的身体运动是整个身体协同做功的,这是人体运动自然规律。我们在日常生活起居.劳作,以及进行体育运动锻炼时候如果能遵循这些合理的运动自然规律.可以避免、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能力表现。在动力建模时候可依附肌筋膜经线进行创建,从而使整条动力链串联全身,保持稳定,协同做功,尽可能多地募集身体各部分参与发力做功,使身体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参与,使运动潜能得到高效挖掘。

下面我们 以4条身体肌筋膜经线作为纽带贯穿全身创建动力模型,以解决动力链保持串联贯通,使身体力量传导顺畅,并且保持稳定性,从而使身体力量在运动中高效发挥体现。这些观点是学习了 “筋膜学论著”后的推导分析,是否具备可执行性,还必须经过试验印证。

3、平板支撑建模试验

下面先来看看《解剖列车》180页的案例,从里面或许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例如,当你坐着时,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上,试着向上抬膝,把被压着的脚抬起来。虽然此时下方腿一侧的股直肌和腰大肌是主动肌,但整个前表线和前深线(这些肌肉本身就是其中一部分)上的一些肌肉会收紧,给从脚趾到髋的筋膜施加‘预应力’,这一点你能在腹部、胸部及颈部感受到。这种通过等长收缩来创造稳定及张力分配大部分不受意识支配,但它对于一个部分的有效‘锚定’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另一部分成功运动的基础。”

这个案例描述的运动规律给我启发:主动肌做功时会引起共条筋膜线中其他肌肉协同做等长收缩 ,这些做等长收缩的协同肌给整条筋膜表线施加“预应力”,这些力可以使肌筋膜稳定,而且包含的组织得到“锚定”而稳定,而且这些力的分配大部分不受意识支配,即是说不用意识控制就产生(只要主动肌收缩做功就可激发协同肌做等长收缩)。这些观点是我通过以上案例描述作出的推导(我自己也按照案例的描述演示过,感受到和案例一样的描述体感)。

如果以上的推导正确,那么就可以找几个代表性的练习动作分别解决筋膜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螺旋线的“锚定”,从而产生稳定的状态,体感状态表现为整个筋膜带的绷联,并且把这种用力模式通过强化练习稳定下来。同样原理可以使身体的所有筋膜经线都练出这种用力模式。这种用力模式将出现的效果体现为:当完成发力动作时,只要控制主动用力区收缩做功就可以很好的发力,同时保持整个动力链的稳定和贯通(由练出的协同肌群去构建维持)。因为这些肌群的等长收缩做功不用意识支配,是由主动区肌肉收缩激发启动的条件反射,所以在完成技术动作时可以自动保持动力链的稳定和保证募集的力量顺畅传递。为了印证以上的推导正确与否,能否执行复制,选择一个简单且经典的练习动作“平板支撑”作为训练试验分析的运动模型。

平板支撑是一种类似于俯卧撑的肌肉训练方法,但无需上下撑起运动,在锻炼时主要呈俯卧姿势,身体呈一线保持平衡,可以有效地锻炼腹横肌。平板支撑标准动作:俯身躺平在垫上,调整双肘臂与肩同宽,肘关节弯曲,使两前臂紧贴支撑在地面,同时两手都放平于地面;让躯干和腿伸直,以两腿前脚掌或脚趾着地,使头、胸、腹、腿悬空,让头、肩、背、胯和脚踝处于同一直线上,以此姿势作静力耗时锻炼。平板支撑是属于静力性的肌肉等长收缩运动,很多肌肉都会参与到用力的过程,如三角肌、肱三头肌、竖脊肌、腹部肌肉、臀部肌肉、股二头肌、股直肌等,所以需要全身肌肉的协力共同配合才能做标准。如下图: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被公认为训练核心肌群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核心稳定性。那么现在以平板支撑动作建立一个动力模型:第一步俯卧地双手保持支撑,身体和腿俯卧贴地,然后做腹部肌肉收缩(腹直肌腹横肌)身体由贴地到离地成一拱桥状(只控制腹部肌肉收缩激发成拱桥,其他身体部分不用意识控制)。此种动态模式循环练习20-30次后保持腹部肌肉收紧,此时形成一个静态拱桥状平板支撑,并且意识一直控制腹部肌肉收紧,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和训练次数的增加建立起一个运动神经控制模式--主动肌(腹横肌腹直肌)收缩,激发控制身体其他协同肌条件反射做等长收缩,产生预应张力施加给身体肌筋膜前表经线和后表经线使两条肌筋膜经线“锚定”而产生稳定性,体征表象为身体背面和前面绷联成一个牢固的拱桥。静态练习时长由单组30秒练到2分钟,循序渐进。经过若干个训练日后这个由腹部肌肉收缩激发的“预应力张拉结构”初步形成,体征表现为--这个“拱桥”牢固,可承受一定的重量而不垮(承受重量受训练水平和个人体格差异而各不相同)。此时可以进入下一步的训练步骤:站式练习。

4、前表经线动力建模

这个平板支撑“预应力张拉结构”是由肌筋膜前表经线上的主动肌(腹横、腹直肌)收缩做功激发构建的,所以属于“前表经线”上建立的发力模型.其他的经线(后表经线、体侧线、螺旋线)都属于非自主控制的协同做功区,都是由腹部肌肉收缩而募集的“帮手”,大家同心协力建一座牢固的桥:称为“预应力张拉结构”或者叫“拱桥”、“简架”。这个步骤的训练构建出的“简架结构”由前面《解剖列车》180页的案例描述的规律推导而出,练出的状态与该规律完全相符;即通过训练一个控制点(主动肌群收缩做功),可构建整条肌经膜经线的发力模型,并且可以“募集其他肌经膜经线的”协同参与,而且这些协同区不用意识控制,只要“启动点”(主动区)一收缩就可激发参与。

这个人体运动规律可以启发我们:构建动力模型时,可以通过人体肌筋膜经线作为联通整体的媒介建立,这样就可以在运动发力时候尽可能多地募集帮手(更多非自主控制的肌肉协同参与),而且这个发力模型是可以由一点控制的,即“牵一点而动全身”。这样在运动发力时候,只要扣动这个“扳机”(控制主动区收缩)就能调集出整条肌筋膜经线所能“募集”的肌肉协同参与做功,这样发出来的力量可以远远大于身体局部发力。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施莱普领头论著的《筋膜健身》59页对肌筋膜前表经线的描述:“前表线位于身体正面,从脚趾往上到盆骨,之后经过腹部和咽喉直到头部。前表线虽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但是


在人站立时就像连贯的铁轨一样,作为一个统一体自下而上地发挥作用。前表线负责稳定上半身,并且掌管上半身前倾、弯腰、抬头和低

头等动作。”如下图:前表经线

前表经线

     在以上描述里说到“前表线负责稳定上半身,并且掌管上半身

前倾、弯腰抬头和低头等动作”。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表线可以使上半身前倾,那么就是可以产生一个前扑的力;前表线可以使上半身弯腰,那么就是可以产生一个向下扯拉的力。我们把上边由平板支撑构建的“预应力张拉结构”从俯卧转为两脚平行站立,此时扣动构建的“扳机”(腹部肌肉收缩)来完成上半身前扑和弯腰手向下扯拉。那么现在依附“前表经线”可以建立身子前扑、和手向下扯拉的动力模型分力动作,而且这两个发力动作都是整条筋膜经线协同发力的模型分力动作,即是“身力”的发力模型分力动作。这两个应用发力模型分力动作可以通过--双人阻抗练习、弹力带练习、徒手动作轨迹练习,三个训练手段进行巩固定型。

以上的运动发力建模、定型、应用,我都经过多人次的训练试验证实可复制。试验过程中我自己也参与训练印证、体验,积累了大量的训练体感和变化数据,并且用这些训练经验指导参与训练试验的学生。通过群体参与训练的汇总数据印证得出了:动力建模、训练定型、检测效果三个步骤的科学性和可复制性.以及推广的应用条件构建。最后得出建模思路和训练模式:高效,可执行,可复制。因此参考以上建模三个步骤细化成四个流程:1、构建主动功能区2、激活静态定型3、动态激发4、加强巩固;可以在其他肌筋膜经线依样创建动力模型。

5、后表经线动力建模


《筋膜健身》58页里肌筋膜后表经线描述:“后表线位于身体背面,从足部(足底筋膜)开始,往上经过背部、颈部和头部直到前额,负责支撑身体、保护背部、保持直立姿势以让上半身向上抬或者向后仰。” 如下图:后表经线

后表经线

后表经线里说到:“后表经线负责支撑身体,保护背部,保持直立姿势以及让上半身向上抬或者向后仰。”描述可以这么理解:后表经线可产生三个力--向上支撑身体的力、使身体上抬的力、使身体后仰的力。这些力由后表经线上的肌肉链群收缩做功产生,其中臀部肌肉的收缩产生的影响最大,那么就选择臀部肌肉作为主动做功区,依附后表经线建立一条动力模型;这个模型的动态体现为三个动态动作:1、臀部肌肉收缩激发身体直立上冲;2、臀部肌肉收缩激发身体上半身上抬;3、臀部肌肉收缩激发上半身后仰。以上的建模思路依托“平板支撑建模试验”和“前表经线动力建模”两个动力建模规律推导而来。

动力建模分为四个流程:1、主动功能区激活; 2、静态定型;  3、动态激发4、加强巩固。选用“臀桥”作为建模动作,通过流程一和流程二,建立动力模型由臀部肌肉收缩激发的“预应力张拉结构”—臀桥,建立成功的体征表现为:1、牢固可承受一定重量(承重量与训练水平、年龄、性别有关,检测时不能超越极限,预防受伤);2、由臀部肌肉激发启动。当通过检测动力模型建立成型后,就可以进入流程三,采用训练手段为:阻抗练习和徒手动态动作重复练习。

若于个训练日后,动力模型已基本定型,条件反射已建立,此时进入流程四进行加强项固,采用训练手段为:负重练习和快速爆发练习。四个流程就可以使这个动力模型从建立到练强并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运用。

6、体侧线动力建模

《筋膜健身》里60页对肌筋膜体侧经线的描述:“体侧线位于身体两侧。这两条筋膜经线分别从脚后跟开始,经过脚踝外侧之后向上,沿着躯干侧面直到头部。它们就像竹筐一样包裹着身体两侧,负责维持前表线和后表线之间的平衡,使下半身稳定,避免脚软跌倒。此外,体侧线还负责身体侧向弯曲的动作,并且可以预防身体过度前倾和扭转。”如下图:体侧线

体侧线

    在上边的描述里说到:“它们就像竹筐一样包裹着身体两侧,负责维持前表线和后表线之间的平衡.使下半身稳定避免脚软。此外,体侧线还负责身体侧向弯曲的动作,并且可以预防身体过度前倾和扭转。”

体侧线的功能描述可以这么理解:体侧线是用来维持平衡的,那么它在站立.行走运动时主要表现为非自主控制绷紧的。用弹力带套住两脚做左右移动时,可感知股外侧肌的收缩,这和《身体解读》一书里46-47页的描述“股外侧肌收缩时,肌肉束会向外推髂胫束,并使其收紧。股外侧肌虽然不是体侧线的一部分,但肯定有助于形成绷紧而坚固的肌筋膜束,这为我们的体侧稳定系统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一致的。

可以参照前面的动力建模流程:1、主动功能区激活2、静态定型3、动态激发4、加强巩固,四个流程进行创建动力模型:由股外侧肌收缩激发的“预应力张拉结构”--“单腿侧桥”,建立成功的体征表现为:1、牢固可承重。2、由股外侧肌收缩激发启动。当通过检测动力模型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可以轻松由“启动点”激发出“预应力张拉结构”时,证明此条动力模型已经初步建立,此时可进入流程三进行动态激活;采用站立式训练手段为:弹力带阻抗练习。训练若干日后动力模型定型,此时可以在运动项目中运用。如20页图:单腿侧桥

单腿侧桥

7、螺旋线动力建模

《筋膜健身》61页里对肌筋膜螺旋线的描述:“螺旋线环绕在人体上,掌管人体的扭转动作。它像两股螺旋形线条‘绑’住身体,帮助身体维持各个平面的平衡,即不论姿势如何,螺旋线都必须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行走时,螺旋线负责精确控制行进方向。除此之外,螺旋线还掌管身体的扭转动作并维持身体的稳定。” 如下图:螺旋线

螺旋线

从以上描述螺旋线的功能可以这么理解:它使身体扭转,因此产生使身体旋转的力。同时它帮助维持各个平面的平衡,使身体在各种形态中维持稳定。从前面三条筋膜经线的动力模型建立规律可以推导出:螺旋线具备维持身体稳定的功能,说明它在保持一个“预应力张拉结构”。螺旋线可以使身体旋转那么肯定是有肌肉启动区收缩做功引起身体旋转。回头看“平板支撑建模试验”建模时的第一步骤:平板支撑动静态练习是收缩整个腹部区肌肉产生的“预应力张拉结构”。那么又可以推导出:如果只收缩单边腹部肌肉就将造成不平衡而产生旋转。这推导和《身体解读》57页里的描述:“我喜欢将螺旋线描述为双螺旋,但它不是像 DNA 分子那样的梯形双螺旋。而是两个反向螺旋,以相反的方向像弹力紧身衣一样缠绕在身体周围,用它们的张力支撑脊柱和躯干,并在单侧或不对称收缩时引发旋转。”对螺旋线引发旋转的描述“单侧或不对称收缩时引发旋转”是一样的。

根据以上推导分析以及“解剖学论著”里的研究成果理论论证,可以在螺旋线上建立一个动力模型:以单边腹部肌肉收缩作为启动点激发建立螺旋线的“预应力张拉结构”,这个“结构”练习名称为“单手关门”。动作细节:两脚左右分开站立,单手横拉一端固定的弹力带做动态和静态练习,由单侧腹部肌肉收缩激发启动完成。建模流程参照前面三条筋膜经线的建模四个流程。练习熟练强化后可产生很大的旋转横拉力和外拨力。

至此,依附四条肌筋膜经线的动力模型创建完毕,并经过试验印证具备合理性和高效性。每条肌筋膜经线上创建了一个总动力模,并分化出几个分动力模,即发力分动作。前表线总动力模块可分化出上半身前扑和弯腰手向下拉扯的两个发力动作;后表线总动力模可分化出身体直立上冲,身体上半身上抬,上半身后仰的三个发力动作;螺旋线总动力模式可分化出向内、向外旋转的横拉和外拨发力动作。体侧线总动力模可分化出向身体外侧撑和向大腿内侧夹合的两个发力动作。

8、动力模型使用案例

通过上边推导和试验建立的动力模型所发的力为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力。以上四条肌筋膜经线分别覆盖身体前后、左右,把整个身体由头到脚像“胶管”一样包裹。那么依附在四条肌筋膜经线建立的动力模也如“胶管”一样把身体包裹,因此所有的体育运动,只要发力方向是属于上、下、左、右、前、后的技术动作,都可以用到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总模型。因此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总模型是底层基础动力模型。只要练好了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总模型,就可以在运动发力时候做到动力链串联贯通并保持稳定,使身体力量高度协同发挥。

这四条动力模型构建的身体如“胶管”状态、,在一些运动项目中表现非常神奇,令人惊艳。例如: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位置击球并做到力量、落点的精准控制,就是因为身体时刻保持这种和“胶管”样状态的“预应力张拉结构”,当需要击球发力时可以从身体多部位“募集”肌肉收缩参与力量输出,从而保障击球的力量值和精准控制。

这四条肌筋膜经线上的动力模型属于底层基础动力模型,在中学体育教学训练中有两种情景较适合使用:1、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考生素质训练中安排。2、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完善个人的运动素质。

在这里,我选用高考体育项目--原地掷铅球和中考体育项目--投掷实心球,作为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地掷铅球

在2021年冬,依附肌筋膜经线创建动力模型已基本成型。经过自己亲身参与训练体验以及一些学生的训练反馈,证明人体肌筋膜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螺旋线等四条肌筋膜经线的动力建模可以投入教学中训练学生以提高运动成绩。

此时,学校的体院队高二级刚好组建完毕,准备进入原地掷铅球项目的训练。高三级体院队离考试只有一个多月了,但观察队员在铅球项目的投掷表现,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身体力量素质很好.但铅球投掷时候存在动力链的一些断联,因此影响水平发挥。这两个队的状况刚好符合我的动力模型的试验情景,因此跟两个高考队的教练商量,能否在体院队进行试验?最后经过探讨,两个级的教练同意试验。因此我在高二级体院队上了一节课.并把训练计划给教练组一份,要求他们在后边训练时候把训练这四条肌筋膜动力模型安排进日常专项训练,并观测训练效果。训练几星期后回访学生,询问训练效果,学生普遍表示:在练完这些训练计划里的内容后投掷铅球,感觉出手更轻松,有省力的感觉。通过观察学生掷铅球的完整技术,大部分的学生动力链串联比较稳定,因此判定此四条肌筋膜经线动力模型在运动项目中有较显著的效果。

高三级体院队情况较特殊: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了,此时训练安排已经到了后期调整状态的阶段,因此技术动作已定型,不能再去改变学生的技术环节。只能够用辅助练习解决动力链断联问题,且这些辅助练习不能影响学生的正确的技术轨迹,只能从身体内部肌肉参与和神经控制方面入手解决问题。之前创建的四条肌筋膜经线动力模型的功能性质符合以上条件,因此制订一个训练计划在体院队进行训练试验。这个训练计划与高二级的训练计划是一样的。其作用在高三级可以起到查缺补漏作用,在高二级可以起到初始建动力模型作用。训练计划如下图。

我在高三体院队给学生按训练计划上了一节课,然后和其他教练在后边训练课中跟进指导观察了近一个月,后期观察到学生已基本解决动力链串联问题,并且在掷铅球时能够保持稳定性,铅球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以上两个年级的体院队高考铅球项目的四条筋膜经线动力模型内容练习的效果反馈,证明依附肌筋膜经线创建动力模型,可以保持运动技术动作的动力链串联和稳定性,体现出全身协同用力的状态,可以在运动中高效发挥身体力量素质。综上所述,进一步证明“依附肌筋膜经线创建动力模型”可以在中学体育运动训练中运用。下面选取初中中考项目"投掷实心球"作为案例分析。

案例二:投掷实心球

2022-2023年,我担任初三体育科的中考体育训练工作。在下学期,实心球选项开始进入教学训练阶段。因为这个项目对力量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建议选此项的学生必须身高体壮,并有一定的力量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因此 大部分选实心球项目的学生都是身体壮实,力量素质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学生是特例,我教的班就有两个男生比较特殊。投掷实心球的天赋较差,即协调差,力量素质差。我为了让他们转项目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是都不成功,最后只好针对两人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进行重点训练。目标是中考时候使两人尽可能在实心球考试拿满分。

经过测试评估得出:同学A身高173cm.体重61kg;B身高170cm体重77kg。从身高体重评估有一定投掷优势,但在投掷实心球时候动作不协调,出现动力链断联不稳定状态,所以投掷时候只能够用到身体局部力,因此掷不远。 A 同学只能掷7.8m,中考标准只能得50分, B 同学只能掷7.4m、评分为40分(满分100分)。这两个同学的投掷远度离中考标准满分11m还差一大截距离。根据两人的评估情况,我从两人的肌筋膜前表经线和后表经线着手创建动力模型,以解决两人的动力链串联和协同发力问题。制订训练计划如下:

1、平板支撑:动态30次→静态30秒﹣1分钟;2、臀桥:动态、30次→静态1分钟;3、仰卧两头起(手拍脚面)、10次(快速)x3组。以上项目每天在家练一遍,每次练实心球之前练一遍。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发现效果较好,动力链串联有改善,投掷距离有提高。两个月后,在中考时候 A 同学实心球投掷考取10.6m,评分97分。 B 同学考得11.6m.超过了满分100分还多6厘米。

这两个同学在训练中的表现和在中考取得好成绩证明这个训练计划高效,制订思路正确,依附肢解膜前表经线和后表经线建立的动力模型可以有效保障投掷实心球的动力链串联和保持稳定性,从而使身体力量得到协同发挥.使实心球投掷取得好成绩。

人体四条肌筋膜经线--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螺旋线分别覆盖身体前后、左右,把整个身体由头到脚像“胶管”一样包裹。那么依附在四条肌筋膜经线建立的动力模也如“胶管”一样把身体包裹,所发的力为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的力。因此所有的体育运动,只要发力方向是属于上、下、左、右、前、后的技术动作,都可以用到这四条动力模型。所以这四条动力模型是底层基础动力模型。只要练好了这四条动力模型,就可以在运动发力时候做到动力链串联贯通并保持稳定,把身体力量高度协同发挥。因此,在中学体育田径项目教学中,可运用“依附肌筋膜创建动力模”的方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在运动中能够保持动力链的串联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如何从筋膜学角度完善动力链串联和保持稳定性,并把其运用到中学体育田径教学训练中。”这个课题经过三年的教学试验论证,终于可以画上句号。在这里感谢2021年高三体院队和高二体院队的全体教练员的热诚帮忙,有了他(她)们的默契配合,高效真实快速完成了试验环节。同时也感谢嘉中体育组同事们的支持;以及感谢参与研究试验训练的学生的认真配合,使实验数据真实快速反馈上来,为完成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筋膜健身》—系统科学的筋膜训练方法全书

[德]罗伯特.施莱普[德]约翰娜.拜尔◎著张影译李哲审

2、《筋膜力量训练》—精准提升力量的肌肉与筋膜训练方案

[德]罗伯特.施莱普[德]贝尔恩加.布夫曼【德]约翰娜.拜尔◎著    姜子琦◎译

3、《解剖列车》—手法与运动治疗的肌筋膜经线

(美)托马斯  . W .迈尔斯( Thomas W . Myers )  

主译关玲

4、《身体解读》—如何利用解剖列车肌筋膜线进行视觉评估

原著[美]托马斯· W .迈尔斯( Thomas W . Myers )

主译朱毅  赖西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