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国企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措施

王像

国网阿克苏供电公司 新疆阿克苏市 843000

摘要:长期以来,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都是国企运行及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国企财务管理水平能够达到相应标准和规范的关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企改革的深化,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愈来愈严重,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其加以改善和解决。本文简单分析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并就相应的防范措施展开探讨,以期促进国企财务管理的效率提升。

关键词: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前言:近年来,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国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财务管理风险。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范及处理这些风险,必然会导致国企财务管理水平严重下降,严重时更会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对国企的正常运行及长远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及破坏。因此,如何有效防范财务管理风险,已经成为国企改革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1、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1.1投资安全风险难以避免

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利用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投资力度也在显著提升。然而投资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对市场经济环境及规律理解不足,投资规划管理不合理的情况下,国企投资往往会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轻则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受到影响,重则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经济亏损等问题,给国企财务管理带来了阶段风险。

    1.2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国企的运行及发展更加重视自身职能任务的完成,再加上部分人员自身利益与企业效益的关联不够紧密,从而出现了人员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的情况。与之相应的,企业人员尤其是财务人员在对风险防范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其风险防范能力也较低,导致国企很容易出现财务管理不善,资不抵债等问题。然而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国企需要自负盈亏,故而更加重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的不足,往往会导致财务管理风险的爆发几率更大,同时造成的影响与破坏也更严重。

    1.3财务管理主体及责任制混乱

国企改革需要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优化,如资产重组及合并等,进而才能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而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主体及责任人才能有效开展,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国企在传统经营运行模式下,财务管理主体不甚明确,同时责任制也较为混乱,这与其不负盈亏的经营模式有着密切关系。而在国企改革背景下,国企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财务管理主体及责任制混乱的问题依旧存在,导致财务管理风险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难以快速、有效地应对和解决,更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反而加剧财务风险的破坏性。

2、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

    2.1全面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在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企要想充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必然需要由上而下地全面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首先是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要充分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结合市场经济环境构建相应的企业发展风险防范总则与标准。其次,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必须要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并能够结合市场情况与企业发展情况,对常见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保障风险防范的有效性。最后则是其他各部门的职员也应当具备一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弄清自身工作与财务风险的内在联系,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可能的风险时及时向负责人反馈。另外,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也十分有必要,需要充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进行科学、合理构建。

    2.2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在信息化浪潮及全面促进国企改革的形势下,信息化发展已然成为国企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而且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有利于财务风险预测及防范能力的强化。因此,国企需要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积极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有效促进其信息化发展。与此同时,国企还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首先,必须要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进行科学考核与强化,制定合理的短期、中期及长期培训规划,有效促进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手段,并且只有在管理人员通过考核之后才能让其正常进行工作。其次,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与技术的培养,确保其能充分适应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同时强化其自我学习与提升意识。最后,还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依靠海报宣传、文件宣传、讲座等方式,有效强化其职业道德,促使其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

    2.共同发展主业和副业,避免一味降低负债

对国企改革而言,加大投资力度很有必要,相应的投资安全风险也增大了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减小投资安全风险。其中,共同发展主业和副业,避免一味降低企业负债压力就是行之有效方式。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严格落实企业主业辅业分离工作,在保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主辅业进行明确划分,加强辅业活动并做好其资产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实现主业与副业的共同发展,而且避免因一味削减副业而导致的负债压力过小问题。为了避免这一过程对财务管理造成风险,管理人员还需合理进行相应补偿,防止经济纠纷出现。另外,改进成本控制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从另一角度强化国企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常见的成本控制手段改进措施有动态化管理生产经营耗费成本,应用价值链分析法细分价值增值活动,完善成本控制反馈与评价机制等。

    2.4优化财务管理结构,明确管理主体及责任

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国企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应当对管理结构加以优化。从而在实现财、事、人三权分立的同时,保障财务管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为财务风险防范提供稳定基础。另外,企业还需要明确财务管理主体,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及人头上。在明确的管理职责下,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加认真、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身任务,从而进一步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工作。

    2.5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监管

对国企经营发展而言,财务风险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故而在构建风险预警体系的基础上,国企还应当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针对不同常见风险制定相应的预案,从而尽可能做到在风险爆发时,将其影响与破坏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国企还需要结合财务管理主体及责任制,全面加大监督力度,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依照相应规范及标准进行操作,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动态化监督,尽可能在风险爆发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结语:对改革不断深入的国企而言,财务管理风险必须要得到有效防范与处理,才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让国企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养,避免一味降低负债,明确管理主体及责任,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进而为国企改革进程的稳定推进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包琼早.试论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J].中国商论,2020,(05):115-116.

[2]居丽.浅谈国企财务管理风险与有效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20,(04):60-61.

[3]薛玉芹.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探析[J].经贸实践,2018,(09):124.

[4]王荣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例[J].纳税,2020,14(0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