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

杨艳

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使用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进行治疗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两组,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观察组出现物理性质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以及药理性配伍禁忌的发生率整体更高。结论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不注重理化性质的内在作用,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需要加强关注,做好防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中成药;西成药;联合应用;禁忌

最近几年,在中医药事业持续以及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临床各科室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成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副作用小以及疗效好的优势,而且能为患者节约一定的医疗成本。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两者之间在相互作用的前提之下,能真正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使得联合用药的积极价值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发挥。但是,在联合应用配伍不当的情况之下,不仅会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还会使得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毒副作用进一步增加,甚至会使得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药源性疾病,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在中西药联合应用时,要关注中西药的药效成分,关注中西药理化研究的新进展,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2]。

因此,临床上在联合采用中成药以及西成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相关的应用禁忌的关注,如此才能对临床用药进行更好的指导,使得临床疗效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78例,对照组包含患者52例,男性29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3至77岁,平均年龄(51.8 ± 5.6)岁,观察组包含患者26例,男性16例,女性实10例,患者年龄22至78岁,平均年龄(52.1 ± 5.3)岁。

1.2方法

药剂科主管以上药师6名,组成点评小组,对处方进行点评,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第四章第十七条,制定点评表,收集我院使用药品说明书,经点评小组对78张处方进行点评。收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纳入标准①同时开具中西成药的处方②包含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③时间段2022年6月-2022年12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对比两组联合用药禁忌的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n)

物理配伍禁忌n(%)

化学配伍禁忌n(%)

药理性配伍禁忌n(%)

用药禁忌发生率n(%)

观察组

26

5(19.23)

4(15.38)

8(30.77)

17(65.38)

对照组

52

2(3.85)

1(1.92)

3(5.77)

6(11.54)

X2

9.67985

P值

0.024

3讨论

现阶段临床科室在实际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成药和西成药联合使用的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种治疗方法不仅使得临床用药的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临床用药的具体范围[3]。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成药和西成药的联合应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合理的中成药以及西成药的配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疗效得以有效的增强。但是,在配伍不合理的情况之下,则会使得疗效进一步降低,甚至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概率[4]。下面从理化等方面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大致有以下问题:有沉淀形成,例如:含鞣质中药大黄、五倍子、诃子、石榴皮、地榆、虎杖、四季青、老鹳草、酸枣根、扁蓄等及其制剂 会与红霉素在胃肠道结合产沉淀,降低生物利用度。[5]有络合物形成 例如;含铁、铜、锌、钙等金属离子的中药或中成药,如石膏、牡蛎、龙骨、海鳔蛸、石决明和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联用,多价金属离子能与上述药物分子内的酰胺基和酚羟基结合,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吸收,降低药效。[6]酸碱中和 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如乌梅、山植、化橘红、陈皮、积实、五味子、山茱英、青皮、女贞子,在和氧氧化铝、 氨茶碱等这些碱性西药联合应用的时候,会起到中和反应, 药物效果会大大减弱甚至失效。[7]另外,西成药和中成药之间含有相似的药理活性,例如中药蟾酥等主要含强心苷类物质, 与地高辛联合应用, 双重作用增强心肌做功, 增加了药物的毒性反应[8],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与华法林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含: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三七,能够通过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活性而增强华法林的药效,有潜在意外出血风险。

因此,医师在为患者制定用药计划的过程之中,不仅要对于中成药以及西成药的合理配伍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也需要深入掌握其中所存在的配伍方面的禁忌,临床药师在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也需要有意识地加大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力度,使得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有效性、用药合理性都能切实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8]杨丽霞.浅谈中西药配伍禁忌[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2)188-189

2]黄春才,王婉路. 浅析中西药配伍禁忌〔J〕. 药物与人,201427 ( 3) : 43

[3]阿依努尔·吾布力卡斯木,努尔曼·伊不拉音. 浅谈中西药合用的合理配伍及其禁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177-178.

[4]溪雨. 中西药合用有禁忌[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02):45.化学性

[5]-[7] 李映辉 中西药联合应用文献整理及处方分析研究[D] 广东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