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杜思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四川省眉山市 620860

摘要:在新时期劳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劳动教育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功能上存在着内在的耦合关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在载体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实践途径的拓展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地探索出一条将劳动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协同育人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高校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是高校高质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说,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其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和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劳动教育本身价值和功能出发,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磨砺心智、塑造品德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有助于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在行动上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劳动实践之中,进而在思想和行动的双向互动中促进大学生深刻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从劳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合角度出发,将劳动教育全面系统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和载体形式上得以丰富,还有助于推动劳育同德育二者在育人层面实现同向发力。同时,高校要高质量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在实践中拓宽教育路径,增强理论与实践二者在育人层面的协同。劳动教育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实践,不仅使大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欢乐和成长,还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搭建了桥梁纽带。

1.2.有利于高校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单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其内在的本质要求。劳动教育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具有立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综合价值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经过多年教育实践已然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育人理论和方法。而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及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多年来在实践积累中形成的一套成熟的系统的育人理论和方法,以此来为劳动教育落地保驾护航。同时,更好、更高质量地促进劳动教育的价值实现,进而使大学生在劳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中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其在参加劳动实践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1.3.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继续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弘扬劳动精神,动员全党全社会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结构优化、善于创新和技艺高超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才能够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力量,才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谱写出新篇章。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劳动大军,青年群体是关键。高校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各个岗位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素质劳动大军的后备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将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劳动意识,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和水平,也有助于在高校营造起人人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激励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成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劳动者,使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2.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2.1.创新劳动教育载体,丰富传播途径

伴随着时代进步,劳动教育要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基本思路,不断借助新的载体来推动二者实现有机融合。

一是要发挥纪念仪式的载体功能,通过借助劳动节、青年节、党的生日等重要节日,在高校树立先进劳动模范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和榜样引领作用。二是要注重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不断增强劳动教育话语表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三是要强化专门的互联网平台建设,通过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精准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及其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展相关教育主题网站建设,着力彰显劳动精神的典型先进人物事迹,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推送到互联网平台,增强其对网络空间的引领作用。

2.2.弘扬劳动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高校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和任务的重要阵地,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弘扬劳动文化、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校园氛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是要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相关的学术讲座、论坛等活动。高校通过开展各类劳动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学校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专题讲座形式将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传授给广大学生;另一方面,要积极动员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关专题讲座、论坛及相关社团活动中去,不断从劳动文化中汲取养分,牢固树立起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二是要将劳动文化融入校园景观建设中。学校要充分地将具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元素融入到各个校园景观中。在校园中修建劳动模范雕塑、劳动教育广场、劳动文化宣传栏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文化环境,让学生能够时时处处地接受劳动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2.3.注重实践养成,畅通劳动实践多维路径

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教学,还需要在充分把握育人规律的基础上,畅通大学生劳动实践途径,使广大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劳动精神深入内心,进而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

一是要着力建设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共同打造劳动协同育人资源图谱。二是要将劳动教育同社会志愿服务相结合。社会志愿服务是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要让广大大学生在投身社会志愿服务过程中加深对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并在此过程中使自身不断磨砺意志、增长本领,感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三是高校实践育人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建立劳动教育相关管理制度、考评机制,让劳动实践育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一门富有实践意义的学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思想教育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改革应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将某种先进性和优越性融入其中,在深度和广度上与当前青年大学生的培养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梁聪.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1.

[2]张威.劳动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20,(20):36-38.

[3]刘镇玮,林美卿.大学生劳动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0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