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康复疗法与心理认知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阶段性康复疗法与心理认知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李杨杨

南通市中医院 神经外科 226001

【摘要】目的:研讨阶段性康复疗法与心理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中可行性。方法: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前来就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规则均等划分为2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纳阶段性康复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心理认知疗法。从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方面展开对两组效用的评估。结果:干预前组间FMA2项评分(上肢、下肢)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组间ADL评分数据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阶段性康复疗法以及心理认知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关键词】阶段性康复疗法;心理疗法;高血压脑出血;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能力

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主要因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底小动脉出现玻璃样/纤维样变性,甚至还可引发局灶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在过度劳动、情绪波动等因素刺激下,血压骤升,导致病变血管破裂而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多伴有偏瘫症状,对其日常生活、运动功能影响显著,临床在开展相应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康复干预。另外康复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心理状态容易出现变化,还需同步开展心理认知干预。我院就阶段性康复疗法、心理认知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中的效用展开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前来就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规则均等划分为2组(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纳阶段性康复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心理认知疗法。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为(60.12±4.11)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43-79岁,平均为(61.08±4.20)岁。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的组间统计学判定显示P>0.05,有可比性。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性审核。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性治疗,予以营养神经治疗,控制血压以及颅内压,保护胃黏膜。

对照组以阶段性康复疗法为方案:

(1)第一阶段。该阶段为入院急性期,指导患者摆放良肢,每1-2h对体位调整1次。同时指导患者开展内外旋、揉捏、屈伸等训练,每次循环训练3-5组,每天2-3次。

(2)第二阶段。该阶段为急性期-水肿消退期,指导患者主动开展康复训练,使肢体张力得到改善。同时每1h协助患者翻身,并对其背部肌肉进行按摩。指导患者在床边借助扶手、床档、移步训练支架进行站立、移步训练,每次持续20-30min,每天1-2次。

(3)第三阶段。该阶段为水肿消退期-恢复期,借助单杠平衡训练、单腿站立训练等,使患者躯体平衡能力得到恢复,并指导患者平地移步、台阶移步等,每次20-30min,每天1-2次。教会患者正确利用轮椅便盆如厕,教会患者采用生活器具进行辅助穿衣,每次训练20-30min,每天1-2次。

观察组以阶段性康复疗法联合心理认知疗法为方案,阶段性康复疗法与对照组相同。心理认知疗法如下: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既往病史以及日常生活情况,并引导患者主动说出内心想法。每日向患者安排认知家庭作业,合理引导患者,使其保持心态平和。在开展康复训练工作前向患者告知训练内容以及事项要点,使其心态保持良好。在体征稳定后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每次持续30min,每天2次。依据患者恢复情况对训练时间、强度进行控制。

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①肢体功能

以Fugl-Meyer量表(FMA)为评测工具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展开评价,量表共分上肢、下肢两个领域共50条目,上肢(33条目)计分范围为0-66分;下肢(17条目)计分范围为0-34分,分值、肢体功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②日常生活能力

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评测工具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展开评价,量表为0-100分,分值、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有计数、计量资料均由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前者以n和%为表示形式,后者以 ±s为表示形式,分别经X2检验、t检验判定差异,以P<0.05界定为统计学意义成立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

干预前组间FMA2项评分(上肢、下肢)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上肢

下肢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

25.57±2.31

41.82±3.21

17.18±2.35

24.37±2.52

对照组

30

25.60±2.33

35.52±2.44

17.20±2.33

20.73±2.43

t

0.050

8.558

0.033

5.695

P

0.960

0.000

0.974

0.000

2.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组组间ADL评分数据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

48.30±2.14

78.11±2.77

对照组

30

48.28±2.11

65.10±2.46

t

0.036

19.235

P

0.971

0.000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存在明显障碍,这对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认为,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在神经功能出现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代偿、功能重组的特性,因此在患者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得到改善。

我院对观察组开展阶段性康复疗法以及心理认知疗法,结果得出,干预前组间FMA2项评分(上肢、下肢)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组间ADL评分数据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高,证实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上述两种干预模式对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有积极效用。分析认为,阶段性康复疗法通过分阶段开展训练,使患者的患肢血液循环、肢体功能在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中得到改善,从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训练期间同步开展心理认知疗法,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其心理状态得到疏导,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挠出血偏瘫患者开展阶段性康复疗法、心理认知疗法,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高雪茹,李博文,张西峰,等.早期高压氧结合康复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7):8-9.

[2] 张青青. 超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3):222-224.

[3] 鲁梅.思维导图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4):134-137.

[4] 陶海学.家庭成员协助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偏瘫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智慧健康,2022,8(21):25-28

[5] 陈游,文擘彬,戴携,等. 阶段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认知疗法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2):2392-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