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及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浅析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及开发

刘延宏

湖南农业大学 

摘要:煤矿塌陷区是由于长期开采而导致地表下陷所形成的特殊地理环境,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土地植被、水资源和土壤质量,重建破损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而通过资源经济开发,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对于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开发

一、煤矿塌陷区生态现状分析

(一)煤矿塌陷区概述

煤矿塌陷区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采空导致地下岩层塌陷、沉降,进而导致地表出现凹陷或坑洼的地理现象,这种现象在煤矿资源丰富的地区较为常见。煤矿塌陷区的特点包括地表下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坍塌等,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土地利用、水资源循环和植被恢复等,并形成了特殊的地理景观。此外,塌陷区通常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地表水资源减少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对当地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1]。因此,煤矿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开发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修复与开发的必要性

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必要性。首先,煤矿开采导致的塌陷区造成了大量的生态破坏,地质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受损,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而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平衡。其次,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与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农业、林业、旅游等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此外,生态修复与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2]

二、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技术

(一)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重建

在植被恢复方面,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应优先选择当地适应性强、耐盐碱、耐旱涝的本土植物,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引入适宜的植物物种也可以有助于修复植被。其次,进行合理的造林和绿化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绿化带和林地,有助于形成生态廊道和生态隔离带,并促进生态系统重建。另外,加强植被养护和管理是确保植被恢复成功的关键。定期进行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保障植物生长,从而提高植被的存活率。

(二)土壤修复技术

由于煤矿开采导致的土壤退化和污染,对土壤进行修复是恢复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首先,土壤改良是关键的修复方法之一。通过采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质添加剂,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3]。其次,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加速土壤恢复过程。例如,通过引入具有生物修复能力的微生物和植物,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降解和植物营养元素的循环,加速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另外,土壤固化和污染物的修复也是重要的技术手段。采用固化剂来减少污染物的迁移和释放,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污染程度。同时,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清除和分解,有助于减轻土壤污染的影响。

(三)水体净化与恢复方法

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水资源受到污染,因此,对水体进行净化和恢复是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环节。首先,采取物理净化措施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利用过滤、沉淀和河道疏浚等方法,可以清除水中杂质,提高水质净化效果。其次,生物净化是一种有效的水体恢复方法。通过引入水生植物和有益微生物,可以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另外,化学净化技术也是水体修复的重要手段。通过投放化学药剂,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此外,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也是水体净化与恢复的关键。合理调控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恢复和保护。

三、煤矿塌陷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利用

(一)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平衡

资源开发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盲目的开发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资源开发和生态修复之间建立平衡。首先,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确保资源开发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4]。科学评估和预测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计划,及时补偿生态损失。其次,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资源开发中,应鼓励和支持采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和资源的依赖,降低生态压力,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加强社会参与和合作。资源开发不应仅仅由政府和企业决策,还需要充分听取当地居民和公众的意见,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知识。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共同推动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的平衡。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农业注重可持续农业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塌陷区进行生态农业发展,可以利用修复后的土地,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果树和蔬菜,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产值,并改善农民收入。同时,塌陷区还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经过生态修复,塌陷区的独特地貌和生态环境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开发生态旅游景点,如生态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庄,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农村生活,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相辅相成,通过资源开发与经济利用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煤矿塌陷区的可持续发展

[5]。同时,这种发展模式还能带动当地居民就业,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局面。

(三)煤矿塌陷区资源经济开发案例

在煤矿塌陷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利用方面,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例如,在某个煤矿塌陷区,通过生态修复与资源经济开发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地区采取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利用修复后的土地开展有机农业和果园种植。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产值,从而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该地区也开展了生态旅游项目。通过规划和建设生态公园、观鸟湿地和生态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服务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6]。同时,在资源经济开发中,该地区还注重社会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企业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了项目规划,充分考虑了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确保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四、结论

综上所述,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与开发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以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管理和持续创新,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塌陷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冰倩,董起广.矿山塌陷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路径探索[J].中国科技投资,2023(9):136-138.

[2]徐载程,徐伟,朱珍华,等.生态修复视角下煤矿采空区的绿色转型研究 ——以湖北荆门园博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2):70-73.

[3]郭鑫,赵晗博,赵方瑞,等.关于采煤塌陷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矿山测量,2022,50(1):93-96.

[4]王冰心,赵宁,高含笑.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20,48(02):104-106+113.

[5]吴成斌,元莉莉,刘军晖等.焦作市某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9):204-205.DOI:10.13487/j.cnki.imce.020102.

[6]罗正明,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研究.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