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促进学前教育儿童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多维度促进学前教育儿童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法分析

刘学刚

洛浦县第四小学或者多鲁乡中心幼儿园  848200

摘 要: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延续的根本。为了 让教育可以跟上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步伐,解决教育 后劲不足、无法如预期般培育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才的现实,教育界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核心素养,并步 步推进。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一定要专注于培育和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从而让学前儿童 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学前教育存在儿童核心素养培养缺位的状况,因此亟需落实好培育和发展学前 教育儿童核心素养的目标,重点围绕学科知识、思维习惯、审美价值、道德品质四个维度培育儿童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核心素养;对策分析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近年来教育的一大 主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核心素养侧重点也是不 同的。大学强调独立创新、中学强调尽责与担当、小 学则更多是感恩与诚信,但是所有这些核心素养的 确立离不开学前教育对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因为 学前教育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学生提前做好 入学准备,促进幼小衔接,进而为以后中学、大学、步 入社会打下扎实的综合基础。

一、阻碍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实现的主要矛盾

(一)幼师固有教学观和学前儿童阶段特征间的 矛盾

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呼吁教师要脱离旧的“说教” 模式,尽可能灵活地把儿童引导发展成为一个核心 素养健全的人,但是事与愿违,许多学前教育的教师 只是空喊着引导儿童培育核心素养的口号,却依旧 紧抱着“知识至上”的观点教育儿童,用固有的模式 教会儿童怎样“解答”问题,而不是以“核心素养”为 目标导向,引导儿童“解决”问题,给儿童传授一种解 决问题的思维和习惯。也有一部分教师曲解了学前 教育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真正含义,片面地认为培 育儿童核心素养就是要彻底改变全盘教授儿童知识 的做法,专注于寓教于乐,故而在教学过程中,过于 重视“玩乐”“游戏”等环节,而忽视了“教”,导致教学 毫无重点和目标,反而错失了帮助学前儿童克服学 习障碍的黄金时期。 对学前儿童来讲,3 到 6 周岁是有效干预和克 服其学习障碍的黄金时期,在该阶段,教师和家长给 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可以有效帮助学前儿童进入 小学后产生不良学习障碍,增强教育的可持续性。

(二)固有教学观和儿童阶段性特征矛盾的具体 表现

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后发现,幼师固有教学观 和学前儿童阶段特征间的矛盾一般体现在两个方 面: 其一,有目标,但是目标太强,过度注重知识灌 输,让幼教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种功利性的活动,忽 略了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初衷和价值所在。其二,无目标,但是兴趣甚浓,让教育成为一种 意义性的追寻,成为“成人”实现自我和“儿童”实现 游戏玩乐的活动,完全将教育的“教”本弃之脑后。 常见的情况是:很多教师习惯于准备一些游戏让儿 童一起玩,但是不管是在游戏过程中,还是游戏结束 后,教师都不引导、不总结,完全沉浸在单纯的游戏 中,彻底曲解寓教于乐,游戏环节只见“乐”而不见 “教”。

二、培育学前儿童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 “问 — 学”策略发展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需要“问— 学”策略的有效引导。“问”是一种因疑惑、不解而产 生的声音,承载着个体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儿童身 上活跃着“好问”的细胞,无疑,抓住这一特点,对儿 童来讲,“问”就能敲开学习之门、走上追求知识的 道路。 顾名思义,“问 — 学 ”策略,即因“问”循“学”、 由“问”导“学”,鉴于学前教育儿童的阶段性特点,采 用“问 — 学 ”策略比较符合其性格特点,也顺应其 知识体系发展的路径。 简单来讲,“问学课堂”就是 以儿童“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的性格特征为切入 点,创造一种“游戏、好奇、提问、模仿、想象、创造”的 生态教学模式。在“问— 学”策略下,儿童是课堂的 表演者,而教师则是课堂中的引导者,面对儿童的各 种提问,教师需要做到“3 不”:不打断、不苛责、不敷 衍。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 的求知欲望,从而营造一个学生“问”的活跃的课堂。 以培养核心素养中的地理知识技能为例,老师 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前儿童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形状。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可利用投影仪等道具向儿童展 示中国地图的形状,并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认为 中国地图是什么形状的?”然后组织学前儿童进行 讨论并回答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什么形状的。在小朋 友们回答之后,表扬小朋友的想象很好。再接着发 问:“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形状?”比如,某位小朋友 回答“像鸡”,教师则可以提问:“为什么你觉得像鸡, 那它的哪里是鸡脖子、鸡爪子、鸡头、鸡尾巴……给 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如此一来,小朋友求知的欲 望就会被点燃,然后思考、翻阅或者求助父母,从而 更深入地寻找相关的知识点,最后得知鸡头是东北 三省等等,从而自发地掌握好相关的知识。

(二)“乐— 学”策略提升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体现人格魅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指 标,通过“乐— 学”策略引导、提升儿童审美是一种符 合儿童心理和天性的有效方式。俗话说:“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在本质上是一 件较为枯燥的事情,若是产生排斥心理,那可以说是 一件极其艰辛、痛苦的事情。所以,通过游戏、表演 等美好且具有娱乐性的方式让学前儿童主动产生学 习的兴趣,这对学前教育而言,具有更高的可行性。 实际上,“好之”“乐之”都属于情感引导的范畴,心 思单纯、可塑性强的学前儿童正需要“乐— 学”策略 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要把知识大量地向儿 童灌输,也不要期望在课堂上把所有知识都告诉孩 子,成堆的知识会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学精神都埋 葬了。因为孩子只有生活在童话世界、游戏之中, 他们的精神生活才都能得到充分展现,没有这些,他 们会变成枯萎的花朵。幼儿老师需要为孩子营造一 种快乐、轻松的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中,这种“乐”的形式可以是 一个游戏、一段音乐、一段有趣的动画、一幅美好的 图画等等,“乐”是一种引学生入佳境,对某个事物产 生向往,继而成为爱好的方式,而并非目的,它最终 的目的还是落在培养学前儿童审美价值的点上。这 种“乐— 学”策略在无形中使核心素养中的审美价值 被完善、被提升,继而成为儿童成长为社会人以后征 服别人的魅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多维度培养学前教育儿童的核心素 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 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尊崇儿童的天性,给儿 童心灵一定的自由空间,灵活采用“问— 学”“乐— 学”“思— 学”“行— 学”策略保护儿童灵性,培养发 展儿童的核心素养,让学前教育可以返璞归真,启 迪心智,让儿童能够真正地成长和学习,为儿童更 好地接轨小学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打好基础,最终 实现以人为中心,“透过生活情境结合、学习理解与 解决问题、统整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潜能得以适性 开展,进而能运用所学、善尽责任,成为学会学习的 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杨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与培养途径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2(4):106-113.

[2]古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美术教学实践与思考——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实践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22(16):3.

[3]胡曼.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