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人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的应用

李福建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0例,人性护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社交能力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兴趣爱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中,实行人性护理,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性护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自理能力

精神科(Psychiatry Department,PD)为特殊科室,患者较特殊,且该病患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同时其自控能力不高,易走丢、伤人等,加之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其身体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显著不足之处[1-2]。故针对PD患者,需强化护理干预。但因PD工作负担重,护理人员常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易引发护患纠纷。基于此,研究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PD患者80例为对象,分析人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PD患者共80例,收治时间(2021.4-2022.4),以随机数字表法1:1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74岁,均值(46.30±1.21)岁。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3岁,均值(46.26±1.18)岁。对比2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实时掌握其精神状态等。

观察组:人性护理。①环境干预:患者刚入院时,带领患者参观我院;以患者心理状态为主,布置病房环境,如张贴壁画、装饰品等,尽可能选择简单且具备人性化的设施,且患者住院时间长,在病房内放置冰箱、微波炉、消毒柜、洗衣机等设置,在娱乐室放置一次性纸杯、保温杯、吸水管等。②心理护理:因患者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时常会提出一切不切实际且不合常规的要求,故需要护理人员认真辨别,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一切需求;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聊天,多关怀患者,认真倾听患者诉求;病房安排时,以患者年龄、病情、文化水平、性格等考量,合理安排;且注意关怀女性,特别针对生理期女性,叮嘱患者做好保暖工作。③活动引导:依患者病情、喜好、年龄,院内开展相关活动,如唱歌、画画、象棋等,鼓励患者多多参与,并对活动第一名提供一定奖励。④健康交流平台构建:针对有健康需求者,制定行为矫正、健康教育方案,并以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口头介绍、视频介绍、健康讲座等方式,对其宣教。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康复情况,以住院精神患者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如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兴趣爱好、自理能力,分低,病情改善越好;护理质量,满分100分,分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1-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计量、计数数据分别指代为(±s)、%,检验t、χ2;(P<0.05)统计差异存在。

2.结果

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兴趣爱好评分,2组比较,观察组更低;2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观察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康复情况、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能力

社交能力

自理能力

兴趣爱好

护理质量

对照组

40

2.53±0.33

3.24±0.52

2.66±0.36

2.77±0.46

82.12±2.04

观察组

40

1.66±1.08

1.68±0.41

1.84±0.30

1.44±0.31

92.28±1.08

t

-

4.872

14.899

11.067

15.164

27.838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40/40)、对照组85.00%(34/40),=6.486,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11<0.05)。

3.讨论

PD科室特殊,收治的患者均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造成心理状态不够良好,言行举止和常人差异较大,故需针对患者制定行为矫正、健康教育方案。同时患者治疗时,还需辅之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多关怀,调节其身心健康[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自理能力、兴趣爱好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对患者实行人性护理,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通过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化病房环境,降低患者对我院的陌生感,打消内心恐惧感。通过心理护理,助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促使患者加深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依赖感,提高护理质量

[4]。通过鼓励患者多多参与活动,可减少患者胡思乱想的时间,避免患者过度沉溺于疾病中,减轻精神压力[5]。通过健康交流平台构建制定行为矫正、健康教育方案,弥补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提高其社交能力,有针对性地纠正患者错误行为。通过健康宣教,促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从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科患者护理,本次研究采用人性护理,助力患者病情康复,促使护理质量提升,确保患者及家属对我院提供的人性护理方案更满意,可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芮, 卢庆华, 薛雅卓,等. 冲突处理在精神科护士领悟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困扰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 37(29):88-89.

[2] 邱定荣, 陈燕华, 杨雯荔,等. 基于雨课堂直播的翻转互动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21, 36(8):35-36.

[3] 刘五华.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防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12):33-34.

[4] 王秋晨, 闫妍, 叶旭春. 非精神科护士心理护理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J]. 上海护理, 2021, 21(4):55-56.

[5] 武雅学, 周婷, 方玮联,等. 正念压力管理短训课程改善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 35(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