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心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

早期心理干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皮红霞 杨洁(通讯作者)沈丽萍 陈林 郭晓敏 屈丹 杜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成都(610072)

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92例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IS),入院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6例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及心理疏导,对照组46例仅采用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及出院时评估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在出院时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x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焦虑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及护理满意度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及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可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心理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满意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等特点,对患者健康安全、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患者受到疾病因素影响,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影响临床疗效[2]。早期心理护理的开展,可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本次研究以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例,探究早期心理干预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20年4月~2021年4月;对象: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诊断标准,并在住院期间完善头颅CT或MRI检查;2.获得患者或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如下:①对照组:46例,男、女分别为28例、18例,年龄:41~76(53.49±3.17)岁;②研究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0~77(53.51±3.2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持续监测患者体征变化,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等。

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建立心理认知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通过发放健康手册,通过开展讲座等形式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为疾病病知识,并强调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作用。进行宣教时要尽可能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及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帮助其正视自身疾病,保持良好心态分析患者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

1.2.2加强心理支持

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性,通过耐心引导、积极安抚,取得患者信任,鼓励患者倾诉,耐心回答患者问题,使其积极配合。同时与家庭照护相结合,加强患者家属的沟通,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予以患者家庭支持;向患者、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因、治疗方法、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1.2.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完善脑卒中病患的社会支持系统 让病患感受到外界的理解、尊重和关怀,消除患者的病耻感,对治疗充满信心,提升患者自尊心,缓解癌患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与回归社会。

1.3指标与标准

指标:焦虑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

标准[4]:(1)焦虑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百分制,界点50分,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0~45分,分数高,说明神经缺损严重。(3)护理满意度:应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量表由我院自拟,总分100分,①非常满意:>75分;②较满意:55~75分,③不满意:<55分,护理满意度=①%+②%。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工具为SPSS27.0,(n,%)对计数资料表示、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评分指标结果

   焦虑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前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各评分均降低(P<0.05),且护理后焦虑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评分指标结果(±s,分)

组别

焦虑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46)

73.26±8.16

53.68±5.14*

36.71±5.27

28.46±4.22*

研究组(n=46)

73.31±8.22

50.39±4.87*

36.69±5.31

26.38±3.71*

t

0.029

3.151

0.018

2.511

P

0.977

0.002

0.986

0.014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2.2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6

12(26.09)

24(52.17)

10(21.74)

36(78.26)

研究组

46

16(34.78)

27(58.70)

3(6.52)

43(93.48)

2

4.389

P

0.036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重、老龄化的加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升高趋势[5]。临床实践发现,多数急性脑卒中患者伴有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表现为焦虑、不安等负面心理,影响患者康复效果[6-7]。基于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极为关键。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生理-心理-社会模式逐渐开始应用,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重要的组成,由以往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并坚持以患者为核心,尽量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生理、心理均得到优质的干预,从而促进病情转归[8-9]。薛卫秀[10]研究中指出,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可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情绪,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效果显著。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相比对照组,研究组评分(焦虑、神经功能缺损)更低(P<0.05),与上述报道结果一致性高。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对照组(P<0.05),对其原因分析,早期心理护理的实施,可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建立,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护理中,早期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明,钱冰.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ADL影响的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01):115-120.

[2]冯竹艳.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130-131.

[3]彭斌,吴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09):666-682.

[4]张蕙,陈正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人人健康,2020,(14):554-555.

[5]廖小梅,黄卫华. 全程药学服务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 中国处方药,2021,19(07):59-60.

[6]冯竹艳.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130-131.

[7]潘桃娣.急性溶栓后心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9(02):127-129.

[8]王欣. 补阳还五汤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2,37(17):3144-3146.

[9]徐兰,周建仪,王海侨,陈景利. 早期心理护理对急诊留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03):310-312.

[10]薛卫秀.心理干预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