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沈佩华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00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疾病,其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发病范围十分广泛,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工作生活会造成较大影响。近几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呈现年轻化的特点,这无形中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数采用中医保守方法进行治疗,中医保守治疗不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积极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本文主要针对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该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是“腰痛病”和“痹证”的范畴[1-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重点利用保守治疗方法,然后配合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利用,临床利用价值显著。

一、辨证施护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中辨证施护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辨证施护是通过中医方法的利用来实现诊断治疗疾病的目的,然后通过利用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保证辩证施护方法的利用更有针对性,以便提升辩证施护治疗的效果。在辩证施护干预过程中,食疗是最为常见的天然疗法,该方法和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相似,其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营养情况和饮食情况来考虑饮食方面的禁忌,从而让患者实现康复的目的。辨证施护方法的利用能够从患者的病情实际出发,通过是利用望、闻、问、切四诊来对患者的疾病信息进行收集,然后综合性的分析和概括疾病形成原因,考虑患者的疾病发生机制,进而为患者确定一个针对性的施护方案。大量临床研究中[3],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患者的腰椎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类型可以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其中气滞血瘀型的主要特点为瘀、痛,其主要的治疗方向为对其实施止痛和化瘀治疗,通过让患者食用活血类型的药物,始终保持患者的心情舒畅,从而达到理想的活血化瘀作用。对于湿热痹阻型的患者来说,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腰骶部压痛明显、舌苔黄腻,对于该疾病治疗的关键是疏通活络,同时配合在胃俞、脾俞部位进行推拿或拔火罐,实现对患者脾胃功能改善的目的。而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腰腿冷痛,难侧转,苔白等,对于这种类型患者的疾病干预,就需要以温经通络为主,疾病干预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腰部保暖,告知患者食用温热的食物。

二、中药热熨

中药热熨法在中医护理中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该方法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中药热熨的目的在于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在有关研究中[4],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中药热敷包干预,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提升。

三、穴位注射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穴位注射是利用比较广泛的中医护理方法,穴位注射就是针灸疗法与肌肉注射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的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刺激患者的穴位,还能够实现疏通经络的目的,从而能够将药物直接注入到腧穴,使药物通过经络循环直接到达病灶,利用针刺、穴位刺激、药物综合作用,能够得到理想的干预效果。但是在穴位注射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问题:①操作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解释。②在护理操作之前需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过敏个患者的不良反应。③药物切记不可注入到血管、关节腔和脊髓腔中。③穴位注射尽量要避开神经干,如果由针尖触及到神经干,就需要在患者由触电感的时候进行药物注射。

四、情志护理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情志护理,能够调节患者气机,增强正气。但是在情志干预之前,需要提前向患者解释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便让护理人员更好的配合疾病干预。如果患者对于疾病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该畅志,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向患者介绍医生,耐心为患者解答疾病发生的原因。其次是移情,护理人员能够通过音乐、看电视、播放视频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让患者积极配合疾病干预,最后是顺情,顺情能够保障患者的需求稳定,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

五、其他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贴压使用的原理为用磁珠或药丸贴在耳穴表面上,然后利用胶布对疾病的发病点进行固定,该固定治疗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和发挥效果快等优点,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非常有效。有关研究[5],通过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耳穴贴压治疗,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明显好转,患者的疼痛水平得到改善。在耳穴贴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寻找患者的敏感点位,对于年老体弱、神经衰弱的患者,需要轻轻按压,对于体壮、急性疼痛患者应该重压,按压的程度以耳郭局部充血为宜。贴压过程中不要将胶布弄湿,避免磁珠脱落。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对于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方向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疼痛感,实现对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改善。 近年来,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种现代化护理模式的利用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疾病干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只有重视中医护理方法的研究,从情志护理、膳食调整、针灸、压贴等多种角度来进行疾病干预,方可实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有效缩短患者的疾病干预周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裕,林桂杏,姚文凤.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32-34.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0.05.012.

[2] 古丽玲,龙晓燕,李素华,等. 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9,9(23):200-203. DOI:10.3969/j.issn.2095-0616.2019.23.062.

[3] 劳小红. 中医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效果[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85-86.

[4] 金琦. 中医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饮食科学,2019(14):137.

[5] 沈彦萍,栗莎,白净,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医护理[J]. 饮食保健,2021(4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