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及预防慢性肾脏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如何认识及预防慢性肾脏病?

何玉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长期受损或功能逐渐减退,导致肾脏无法正常排泄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等功能的一种疾病。慢性肾脏病通常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病程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慢性肾脏病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一、西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1.慢性肾脏病病因

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慢性肾脏病家族史等。其他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因素包括肾脏感染、肾脏结石、肾囊肿、药物滥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长期使用)等。全身性疾病后期影响至肾脏,如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亚急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2.慢性肾脏病的症状

慢性肾脏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才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尿频、尿少、水肿、恶心呕吐、贫血、乏力和脱水等。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尿毒症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呼出的气体有尿味、气短、气促、瘙痒、智力障碍、肌肉痉挛、心血管问题,甚至淡漠、嗜睡和昏迷等。

3.慢性肾脏病的诊断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通常需要以下步骤:(1)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肾脏疾病的风险因素。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一些与肾脏病变相关的体征,比如水肿、高血压等。(2)实验室检查: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①血肌酐(Creatinine)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用来评估肾功能的指标,当肾功能受损时,这些指标会升高。②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尿液沉渣检查等。尿蛋白增加可能是肾脏病变的早期表现。③血尿酸(Uric Acid):高血尿酸与肾脏病变有关,尤其是在痛风患者中。④血红蛋白(Hemoglobin)和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⑤电解质(electrolyte)用于了解有无高钾、代谢性酸中毒,评估钙磷代谢紊乱等。(3)影像学检查:可通过肾脏超声、CT、核磁共振等技术观察肾脏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肾脏病变如囊肿、纤维化等。(4)肾活检:如果以上检查结果提示肾脏病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脏活检。通过取得肾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帮助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慢性肾脏病的确诊需要符合肾脏功能受损(如血肌酐升高)持续超过3个月的时间,并且伴有肾脏病变的体征或影像学检查显示的异常。定期的肾功能检查和监测对早期发现和管理慢性肾脏病非常重要。

4.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根据GFR的降低程度,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分别为CKD1至CKD5,代表肾功能损伤的程度逐渐加重。CKD1期(GFR≥90ml/min/1.73 m²):肾功能损害轻微,但可伴有其他肾脏损害的证据;CKD2期(GFR60-89 ml/min/1.73m²):肾功能轻度受损;CKD3期(GFR30-59 ml/min/1.73m²):肾功能中度受损;CKD4期(GFR15-29ml/min/1.73 m²):肾功能重度受损;CKD5期(GFR<15 ml/min/1.73 m²):肾功能衰竭或透析治疗。

5.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目前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主要目标是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症状,预防和管理并发症,并维持肾脏功能。治疗措施包括纠正贫血、防治肾性骨病、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钙磷代谢紊乱、抗凝和改善微循环、饮食调理、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适度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等。在晚期慢性肾脏病,如肾功能衰竭阶段,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二、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1.慢性肾脏病的中医

慢性肾脏病归属于祖国传统医学“水肿”、“虚损”、“关格”或“癃闭”等范畴。中医将肾脏视为人体的重要脏腑之一,具有负责储藏精气、控制生殖和生长发育等功能。肾是先天之本,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免疫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肾阳和肾阴是肾脏的重要理论基础。肾阳主要指代肾脏的温热功能,对于促进代谢、保持体温等起重要作用;肾阴主要指代肾脏的润滑功能,对于滋润器官组织、保护精气等起关键作用。如果肾阳或肾阴不足,就会导致肾脏功能的衰败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生。肾虚和肾亏是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诊断要素。肾虚主要指代肾脏功能衰退,病程慢,症状轻微,如腰酸、腿软、筋骨酸痛、尿频等;肾亏则是指更为严重的肾脏功能衰退,病程较长,症状明显,如畏寒、腰酸、肢冷、体倦无力、夜尿频多等。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禀赋不足、脏腑失健,先天因素引起疾病。(2)久病失治,伤及脾肾,患者素有水肿、淋证,腰痛诸疾,若误治、失治,久则湿热不去,损伤脾肾;或一味攻伐、泻下利水太甚,均可伤及阴阳。(3)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劳倦过度。

中医学认为肾为五脏之本、司膀胱气化、主骨生髓。脾主运化、升清降浊、化生气血。若久病失治,或饮食、起居失常,或感受湿热之邪致脾肾衰败,水液气化不利、健运失司,久则蕴成湿浊、湿热、痰湿和溺毒。而湿浊、湿热等可中困脾胃、下注伤肾,或困遏阳气、或耗伤气阴,终至正愈伤、邪愈盛之危重证候。由于慢性肾衰病程较长,病势笃深,病机变化多端。总的来说本病的发病机理以脾肾衰败为本,可表现为气、血、阴、阳的不足,同时可以兼有湿浊、湿热、溺毒、水气、瘀血、肝风、风燥等复杂的标实证候。

2.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辨证分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脾肾气虚类型: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脘腹胀满,大便不实,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治法:益气健脾强肾。

(2)脾肾阳虚类型:畏寒肢冷,腰部冷痛、夜尿清长,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舌淡有齿痕,脉沉弱。治法:温补脾肾,振奋阳气。

(3)气阴两虚类型:倦怠乏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小便短赤或频数,大便秘结,舌质淡红少津,舌苔黄腻或焦褐,脉细滑数。治法:益气养阴。
    (4)肝肾阴虚类型: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腰软,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弦细。治法:滋补肝肾。

(5)阴阳两虚类型: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酸腰软,夜尿清长,大便干结,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治法:阴阳双补。

(6)脾肾虚衰、湿浊内壅类型: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疲乏无力,少气懒言,恶心纳差,呕吐痰涎,或有水肿,腰腿酸软,小便清长或少,大便溏或粘滞不畅或形寒肢冷,骨节疼痛,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淡暗,苔薄白或白腻,甚则厚如积粉,脉细滑或沉细。治法:健脾益肾利湿,和胃降浊。

三、慢性肾脏病的预防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慢性肾脏病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预防慢性肾脏病的一些建议: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通过低盐饮食、减少咖啡因摄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等措施来控制血压。如果血压仍无法控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2.控制血糖:糖尿病是引发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均衡饮食、定期锻炼和按时服药来控制糖尿病,可以减少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3.减少肾脏负担:避免长时间憋尿,不过量饮水尤其在晚间,避免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

4.均衡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慢性肾脏病起到关键作用。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的食物摄入。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对于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

5.合理使用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和某些抗生素等,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在用药前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此外,避免过度使用益气健脾的中成药物。

6.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中有肾脏疾病史的人群,定期检查肾脏功能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7.戒烟戒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于预防慢性肾脏病非常重要。

8.适量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并有助于预防慢性肾脏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或更长时间。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顽固、隐匿的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减轻肾脏负担,均衡饮食,药物合理使用,定期体检,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