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魏志彬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432900

【摘要】:目的: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分析。方法:在2021.1-2021.12期间选择(90)例因结肠癌就诊于我科室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将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例数为(45)例。按照治疗方案分别命名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引流量少于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常规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少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肠癌;

结肠癌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结肠癌就诊于我科室病人有所增加。结肠癌属于一种发生于结肠位置的恶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手术方案为传统切除术,但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手术模式也有所改变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方案也随之成熟。为了总结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常规手术方案实施效果,于2021.1-2021.12期间选择(90)例因结肠癌就诊于我科室病人进行调研,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1.1-2021.12期间选择(90)例因结肠癌就诊于我科室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将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例数为(45)例。按照治疗方案分别命名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45)例病人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45)岁至(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0.59)岁。研究组(45)例病人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在(46)岁至(7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0.62)岁。病人与病人之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所采用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即为传统根治术,术前对病人进行插管,协助病人选择仰卧位,静脉通路进行开放后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选择腹正中切口,对探查范围进行扩大,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向左固定回盲区,在病人腹膜侧做切口,将回盲区抬起后确定切除十二指肠的范围,沿血管边界切除回盲肠系膜将腹膜切开后结扎回盲部根部,选择恰当实际进行端侧吻合手术。

研究组则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术前准备工作和常规组相同,确定肠管、系膜切除范围后完全包裹肿瘤,对根部实施高危结扎后根据肿瘤位置确定手术治疗方向,将供养血管充分暴露后以锐性方式分离病人脏层与壁层筋膜,尽可能保证筋膜的完整性。

1.3观察指标

指标观察:(1)手术指标。(2)术后恢复指标:对比两组病人引流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常规组、研究组手术指标对照

常规组:清除淋巴结数量为(16.37±4.76)个、术中出血量为(134.25±11.25)ml、手术时间为(6.24±1.42)h;研究组:清除淋巴结数量为(22.53±4.14)个、术中出血量为(112.34±10.13)ml、手术时间为(4.14±1.41)h。常规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少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2.2常规组、研究组术后恢复指标对照

常规组:引流量为(161.33±19.23)ml、住院时间为(16.24±2.73)d;研究组:引流量为(197.34±21.77)ml、住院时间为(13.59±2.71)d。常规组引流量少于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结肠癌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结肠癌就诊于我科室病人有所增加。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 ~ 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女之比为2~3 : 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粉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结肠癌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方案为手术治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属于最近几年常用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式是将胚胎解剖学知识作为基础,其特点为脏层筋膜完整锐性游离,在治疗中还格外注意病人肠系膜根部淋巴清除以及中央血管高位结扎、脏器扩大切除等技术要点。这种治疗方式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其优势更为突出,就手术操作而言,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实施中强调锐性分离,这种方式保证了结肠系膜完整性,可有效的缩短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与改善脏器、周围组织压迫,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调研结果证实:常规组引流量少于研究组、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常规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少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多于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研究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0.05)。此方案说明研究组所采用方案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效果优异,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洪彬.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疗效及临床价值研究[J]. 糖尿病天地,2023(3):106-107. DOI:10.3969/j.issn.1672-7851.2023.03.054.

[2]张文天.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7):13-1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2.27.003.

[3]易飞,李英杰,黄国勋,等. 腹腔镜下D3淋巴结清扫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22,20(23):26-29.

DOI:10.3969/j.issn.2095-7629.2022.23.009.

[4]孔宪诚,黄建平,阎良,等. 腹腔镜D3淋巴结清扫结合CME与常规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随访比较[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2,16(5):510-513.

DOI: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2.05.012.

[5]杜晓辉,刘帛岩. 中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式选择与规范化[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2,16(5):478-481.

DOI: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2.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