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贾红君

通用医疗三六三医院(犀浦院区)骨科610097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达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3)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临床路径;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价值;疾病知识知晓率;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兴护理模式,是指对疾病建立具有针对性及标准化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促使疾病管理、医疗行为更加规范,适用于临床各个科室的护理操作。将临床路径应用在骨科护理中,对骨科护理具有促进作用,并结合常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的护理工作计划[1]。本文为探究临床路径在骨科中的应用价值,使用平行对照方式加以探究,先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达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43)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43)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2:21,年龄21~64岁,平均(48.16±0.96)岁;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1:22,年龄22~65岁,平均(490.1±0.98)岁;两组基线资料相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病机制,指导患者用药,并告知日常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为:(1)建立临床路径小组:组员包括骨科护士长、经验资深的护理人员多名,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疾病知识储备量,提升护理人员实操技术,促使护理人员掌握临床路径的会流程、护理特点,在进行护理时,小组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2)实施:①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按照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机体、病情状况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及临床路径有关内容进行护理工作[2]。②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促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使得患者进一步提升自护能力。③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应该结合临床路径表的有关内容,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科室的规章制度、科室环境、疾病治疗方式、治疗结果等[3]。④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有效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应该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⑤护理人员应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教育背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如果患者具体情况无法结合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应该分析原因,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新临床路径表。

1.3观察指标

(1)疾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需采用计算机中的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x±s)作为计量的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可用t、X2,数据比较后若P<0.05,则证明数据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疾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疾病知识知晓率

并发症

例数

发生率

例数

发生率

观察组

43

41

95.35%

1

2.32%

对照组

43

32

74.42%

8

78.60%

t

7.340

6.081

P

-

0.007

0.014

2.2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组别

n

特别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3

30

12

1

97.67%

对照组

43

25

9

9

79.07%

X2

-

-

-

-

7.242

P

-

-

-

-

0.007

3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从患者入院治疗后涉及到的各项护理计划,并根据临床路径表进行标准化护理,护理内容既包括常规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标准规范,同时也包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4]。常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只是遵医嘱进行被动护理,患者不能够接受到全面、规范、优质的护理服务,导致影响患者康复,同时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路径有效减少护理中不必要的环节,促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标准,将护理失误降至最低[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达97.67%。临床路径是通过建立临床路径小组,并由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制定出的针对性护理模式,借助临床路径表,促使整个护理流程更加规范、标准,并且将临床路径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兴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等为纵轴,进而制出的路径表,并结合该表进行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有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李永娇,何德英. 在股骨颈骨折病患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路径干预的价值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19(19):30-32.

[2]高玲,潘韩丽,郭艳宏,等.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0(3):150-151.

[3]田怡竹. 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J]. 饮食保健,2017,4(27):263-266.

[4]高玲,潘韩丽,郭艳宏,等.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0(3):150-151.

[5]仝素敏. 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9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