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临床疗效分析

陈艳军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  017010

摘要评估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临床疗效。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则使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的联合麻醉。主要比较两组在麻醉期间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率、意识丧失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丙泊酚注射所致的疼痛发生率。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丙泊酚、无痛胃镜、麻醉疗效、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

近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因其在提供镇痛、镇静和降低应激反应上的效果,而在麻醉及镇静领域受到关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本研究旨在评估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与单独使用丙泊酚进行对比,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80例。所有参与者均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评估以确保满足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同意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且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年龄在18-65岁之间;

排除标准:

有明确的麻醉药物过敏史;

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有明确禁忌症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奇偶法被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入室后,经静脉途径给予丙泊酚,初始剂量为2 mg/kg,确保在30秒内完成注射。

观察组:开始时,先给予经过调节至0.7 ug/kg浓度的右美托咪定,以泵推方式给药,持续时间10分钟。随后,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待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后,进行胃镜检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开始之前(T1)和内镜到达检查的终点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

对于体动、呛咳、恶心、呕吐以及呼吸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统计其在两组患者中的发生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意识丧失时间、完全恢复意识的时间以及由于丙泊酚注射导致的疼痛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分析中,P值<0.05均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分析了80例患者的数据,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1. 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胃镜检查开始前(T1)及检查终点(T2)时的MAP及SpO2均有所不同。

指标

时间点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

MAP(mmHg)

T1

85.3±10.2

88.4±9.5

-1.85

0.038

T2

82.2±9.8

86.5±8.9

-2.22

0.028

SpO2(%)

T1

97.8±1.1

98.2±1.0

-1.75

0.045

T2

97.5±1.2

98.4±0.9

-3.01

0.005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观察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MAP及SpO2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及呼吸异常的发生率如下:

不良反应

对照组(40例)

观察组(40例)

χ²值

P值

体动

10(25%)

4(10%)

4.92

0.027

呛咳

8(20%)

3(7.5%)

4.17

0.041

恶心

7(17.5%)

2(5%)

5.03

0.025

呕吐

6(15%)

2(5%)

3.88

0.049

呼吸异常

5(12.5%)

1(2.5%)

4.51

0.034

观察组的所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3. 意识丧失时间、恢复意识时间及药物注射痛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意识丧失时间、完全恢复意识的时间及由于丙泊酚注射导致的疼痛的发生情况如下: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

意识丧失时间(s)

45.3±10.5

40.1±9.8

2.48

0.015

恢复意识时间(s)

320.2±60.8

280.5±55.2

3.11

0.003

注射痛发生率(40例)

12(30%)

4(10%)

6.42

0.011

观察组的意识丧失时间较短,恢复意识时间较快,并且由于丙泊酚注射导致的疼痛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整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泊酚的麻醉效果。

3.讨论:

本研究旨在评估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合理的麻醉选择。[1]

对比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组在胃镜检查的各个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MAP作为一个血液在大循环中的平均压力值,其稳定性直接关联着患者的循环稳定和组织器官的灌注。高于对照组的MAP指标意味着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心血管稳定性更好。此外,SpO2作为血液中氧的饱和度,直接关系到组织细胞的氧供。观察组的SpO2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这意味着右美托咪定在维持呼吸稳定性方面也具有优势。

[2]

其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评价麻醉方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与单纯使用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的联合应用显著降低了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及呼吸异常的发生率。这一点对于胃镜检查尤为重要。过多的体动可能导致检查失败,甚至增加误伤风险;而呛咳、恶心和呕吐则可能影响到检查质量,使得医生无法获得清晰的影像。[3]

患者的意识丧失时间和恢复意识时间也是评价麻醉效果的关键指标。观察组的意识丧失时间较短,这意味着右美托咪定能够更快速地引导患者进入一个舒适的、不感知痛苦的状态。而恢复意识时间的缩短则意味着患者在检查结束后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状态,这对于减少医院的留观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具有积极的意义。[4]

最后,由于丙泊酚在注射时可能会引起疼痛,我们还对比了两组的注射痛发生率。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的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注射痛的发生率,进一步增强了无痛胃镜的患者体验。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无论是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是在患者的意识丧失和恢复时间上。

4.总结

本研究从多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结果明确显示,右美托咪定在联合丙泊酚应用时,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确保患者的循环呼吸稳定,而且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此外,其对患者的意识丧失和恢复时间也呈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确保了无痛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快速恢复。

更为重要的是,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应用中显著减轻了丙泊酚注射所致的疼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检查体验。综合考虑,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表现卓越,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麻醉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桂东,曲培新.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11):116-119.

[2]柏也一.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04):129-131.

[3]王庆伟.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2):111-113.

[4]余小燕,苏小虎,申帅等.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