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中有哪些常见的接种时间和接种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免疫规划中有哪些常见的接种时间和接种方式?  

于杰

米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攀枝花 617200

    很多新手爸妈在宝宝出生之后非常重视疫苗接种,然而对于“宝宝什么时候打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有哪些”、“分别要接种几针”等问题,很多的宝爸宝妈都会有以上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知识,由此帮助新手爸妈解答疑惑,值得收藏哦!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表(2021版)

可预防疾病

疫苗种类

接种途径

剂量

英文缩写

接种年龄

出生时

1

2月

3

4

5

6

8

9

18

2

3

4

5

6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疫苗

肌内注射

1020ug

HepB

1

2

结核病1

卡介苗

皮内注射

0.1ml

BCG

脊髓灰质炎

脊灰灭活疫苗

肌内注射

0.5ml

IPV

1

2

脊灰减毒活疫苗

口服

1粒或2

bOPV

3

4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百白破疫苗

肌内注射

0.5ml

DTaP

1

2

3

4

白破疫苗

肌内注射

0.5ml

DT

5

麻疹、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麻腮风疫苗

皮下注射

0.5ml

MMR

1

2

流行性乙型脑炎2

乙脑减毒活疫苗

肌内注射

0.5ml

JE-L

1

2

乙脑灭活疫苗

肌内注射

0.5ml

JE-I

12

3

4

流行性脑脊髓膜

A群流脑多糖疫苗

皮下注射

0.5ml

MPSV-A

1

2

AC群流脑多糖疫苗

皮下注射

0.5ml

MPSV-AC

3

4

甲型病毒性肝炎3

甲肝减毒活疫苗

皮下注射

0.51.0ml

HepA-L

1

甲肝灭活疫苗

肌内注射

0.5ml

HepA-I

1

2

:1.主要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

2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3.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免疫程序表中列出了各种疫苗接种的对应时间,主要是指该疫苗接种最早年龄。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内有特殊情况或者生病不能按照要求进行疫苗接种,对于新手爸妈不必过于担忧,只要等宝宝恢复健康,在四川预防接种公众号预约好接种时间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即可。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仔细聊一聊,我国的免疫程序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一般原则

01接种年龄

(一)接种起始年龄:根据免疫程序表中所列出不同疫苗接种的时间,是指接种该疫苗的最小起始年龄。

(二) 在儿童达到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要始终坚持尽早接种,特别是要在以下年龄段之前尽早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1.乙肝疫苗第1剂:需要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之内完成接种。

2.卡介苗:需要宝宝小于3月龄之内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腮风疫苗第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需要宝宝小于12月龄之内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需要宝宝在小于18月龄之内完成。

5.麻腮风疫苗第2剂、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需要宝宝在小于24月龄之内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需要宝宝在小于3周岁之内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需要宝宝在小于4周岁之内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需要宝宝在小于5周岁之内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需要宝宝在小于7周岁之内完成。

如果宝宝并未按照以上推荐的年龄段完成疫苗接种,那么需要结合补种通用原则尽早完成补种。

02接种部位

疫苗接种的途径主要分为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以及口服的途径。注射部位的选择通常是一上臂外侧三角肌以及大腿前外侧的中部。当需要进行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可选择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注射。卡介苗一般选择左上臂。

03同时接种原则

(一)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二)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三)如果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04补种通用原则

如果没有按照以上推荐年龄段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并且小于18周岁的人群,在进行补种之前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一)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二)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三)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的情况除外。

05流行季节疫苗接种

根据季节和疾病流行情况,合理安排应急接种时间,尽量在疾病流行前完成疫苗接种。

家长关心的常见问题

问:小孩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答:实施预防接种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手段。接种后不仅自身感染相应传染病的风险会降低,而且一般不会成为相应传染病的传染源,对周围人群、环境不具有危害。孩子出生6个月后,由母亲胎传的抵抗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几乎没有了,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疾病的抵抗力,接种疫苗后小孩就会获得对相应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儿童身体健康也就有了保障。

  问:儿童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做哪些准备?

  答:从儿童出生后,家长就要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按时带孩子去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接种前家长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1、带上孩子的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有以上症状或者有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

3、如果孩子在前一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了高热、抽搐、荨麻疹等反应,要告诉医生。

4、认真阅读接种知情同意书,了解本次需要接种的疫苗及针对的疾病,确定法孩子无相关接种禁忌症,自愿选择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或非免疫规划疫苗,在相应的知情同意书上进行电子签名并在接种前进行疫苗验证。

5、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

6、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因为饥饿和过度劳累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接种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答:通常宝宝在打完疫苗之后,需要留观30分钟,无反应后再离开;接种疫苗后要适当休息,不能做剧烈运动,注射部位要保持清洁,以防感染。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前后半小时不宜进食热食及哺乳。

疫苗是孩子健康的保护伞,我们需要全面进行了解,并从多方面进行保护。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从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应积极广泛的参与疫苗的接种,更好的保护自己以及身边的人群,免受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