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研究

于妍

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幼儿园,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开展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路径展开如下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教育;艺术素养

1.开展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1.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是借助简短的古诗词选本、寓言故事和绘本等教材来进行的,对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来的童谣、神话、传说、民间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相对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将这些多彩的资源有机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1]

1.2提高幼儿综合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括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传统美德、文化意识和艺术元素等,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开展,将语言、美术、手工、音乐、舞蹈和体育运动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契合当前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此环境下,从多个层面入手实现对幼儿的智能化培养,可强化幼儿的综合人文素养,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2]。就以艺术领域而言,将民族美术和民族音乐以及舞蹈结合起来,通过直接让幼儿接触优秀的音乐文化和民间美术,使幼儿了解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具有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的作用。

1.3培养幼儿民族文化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即幼儿教育阶段,这同样也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预备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表明在幼儿教育阶段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幼儿尽早接触非物质文化,激发幼儿学习非物质文化的潜力。幼儿在长期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接触非物质文化,能够强化文化自身价值。此外,能够让幼儿尽早建立文化认知,明确文化属性,强化幼儿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提升幼儿民族自觉性以及自豪感的目的。

2.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实践的基本原则

(1)本真性原则。也就是在对幼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保护好历史原物以及非物质文化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封闭性特点,在传承过程中,受制于功利性以及商业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文化失真现象。因此,幼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果过度考虑幼儿自身特点,盲目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加工,就会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对此,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关键内容,充分体现出该文化的思想性以及教育性特点,激发非物质文化对幼儿的吸引力[3]。(2)启蒙性原则。非物质文化对技艺水平要求较高,如果直接让幼儿参与传习,就会加剧幼儿的学习负担,影响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石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时,可将石雕分为浮雕、圆雕以及影雕等多种类型,坚硬的石材不利于幼儿传习,所以,可借助陶土以及泡沫板等材料让幼儿进行类似创作,这种以“启蒙”为出发点的幼儿非物质文化教学方式,可在遵循幼儿园常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幼儿教育和非物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拓宽教育路径,强化教育效果。(3)在地化原则。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于幼儿的想象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确保幼儿能够快速接受教育内容,在专业师资队伍的主导下,丰富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以便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的基本路径

3.1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人民群众,同时,人民群众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通过对某幼儿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进行调查发展,个别幼儿园教师认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幼儿生活之间的关系不大,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而在幼儿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幼儿教师的主导下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强化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以高度热情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特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确保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保障教育教学效果[4]

3.2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幼儿学习活动主要是以游戏、听故事以及看图等方式来展现的,为保障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熟知的内容融合起来。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糖画,是一项集合了美食以及民间工艺美术的传统技艺,由糖做成的画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还能够食用,深受幼儿喜爱。因此,教师可将糖画融入到艺术活动中,向幼儿介绍糖画的历史,并现场展示制作糖画的过程,让幼儿明确制作步骤,掌握制作技巧。具体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确保幼儿明确糖画的起源以及制作工艺,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事先准备好制作糖画的工具,确保幼儿熟练掌握糖画的制作技巧和制作步骤,在勺子这类工具的协助下,以糖稀为主要原料,铁板上画出各种生动的图案

[5];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制作糖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协助幼儿制作完成相应的图案。最后,展示幼儿制作的糖画,共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3.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节日活动中

通过幼儿节日活动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教师要出于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考虑,基于教育教学目标,有计划运用幼儿园的材料,确保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到节日文化内涵,体验节日习俗,感受文化的魅力。比如,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幼儿最喜欢的节日,在节日中,幼儿园可通过举办主题为“川剧”的节日活动让幼儿感知川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运用传统的演奏乐器,由演员进行声腔变换,搭配恰当的舞台效果,并配合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戏曲文化知识,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这样一来也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其在幼儿终身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基于多种方法来强化幼儿的文化自信,确保幼儿能够深切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在幼儿心中根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强化幼儿的文化素养,很好地弘扬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人类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孙艳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2,(20):109-110.

[2]苏峥.“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J].中国民族博览,2022,(11):133-136.

[3]王俊.浅谈非遗文化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扮演的角色[J].家教世界,2020,(12):40-41.

[4]张血玲.近十年幼儿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综述与评论[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29(03):64-67.

[5]张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的价值与路径[J].山东教育,2015,(Z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