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建筑暖通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社区养老建筑暖通设计分析

刘金星

370830198106277238

【摘要】本文以一个小区的养老建筑作为实例,探讨了其内部不同的空调系统的设计形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以期对国内的一些社区的养老建设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老年公寓;供暖系统;设计;改进方案

1前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对老年人居住品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养老院模式,其在建筑暖通的设计方面有很大的不足之处,不能很好地满足老人对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需求。但是,社区养老建筑可以将老人的具体状况与其进行全面的联系起来,为其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并且对住宅的空间环境的控制程度更高。

2社区养老建筑暖通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观因素

2.1经济适用型

社区型养老与传统的养老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商业地产模式。也就是说,社区养老在向社会提供服务赢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的时候,也就是要对经济来源进行平衡,重视经济效益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其进行再投资,从而推动养老模式的良性循环。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更多的老人想要寻找一种“落叶归根”的生活方式,安享晚年[1]。在此要求下,社区型养老院的生活环境应尽量贴近老人的生活需要,避免使用豪华豪华的宾馆式住宅,趋向“家”的舒适和经济。建筑暖通系统是居住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在进行设计时,也要考虑到老人的现实需求,在保证舒适的同时,创造出一种既能满足老人需求又能满足其舒适性要求的节能环保系统。

2.2心理特征

在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方式中,通常会设置聊天、娱乐和活动的空间,以减轻老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孤独。应该指出的是,在进行活动空间的设计时,要将老人的生理特点和精神特点都纳入到其中。老人的氧消耗不高,代谢能力较差,因此,在进行室内活动空间的康复治疗时,要充分重视户外温度的改变和光照的强度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考虑到这一点,在建筑物的暖通设计中,要确保在房间中的移动空间中的空气流通,并根据房间中的人员数量来调节机械通风系统,以便合理地安排新的空气流量。

3社区养老院中的住宅空间类型

3.1住宅小区

针对老人的生活环境,将老人的生活环境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居家生活环境,一类是居家生活环境。在自理区,老年人的体质较好,大部分的生活活动都能自己处理,只有极少数不能自己处理的活动,需要看护者协助。在自我护理区,老人在室内居住的居住年限较久,对室内环境的要求较高,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较高[2]。在照顾区,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差,需要护士进行长期的照看,并且要有适当的仪器,照顾区可以设在靠近病房的地方,对通风、环境卫生等有很高的要求。

3.2安老支持区域

安老服务区域可以划分为活动区和后勤部。为老年人提供了休息区,用餐区,棋牌室,阅读区,还有购物区。由于老年人在这种环境下的逗留时间远不及住宅,因此必须对室内的空气水分、室内的气温等进行适当的调节,以达到最起码的生存需要。后勤部主要是厨房和冰箱,只需要保证最基本的功能就行了。

4老年公寓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4.1项目实例

本文通过一个社区养老方式下的空调器的设计案例,对如何合理合理地进行暖通器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工程占地7×104平方米,占地24×104平方米,其中地下空间占地6×104平方米,地上筑地面占地18×104平方米。该工程的主体建设内容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地下空间包括了车库,配电房,锅炉房,制冷机房,厨房等后勤用房。地上共有9座养老院,3座是养老院,4座是养老院,4座是养老院,主要是活动室,后勤区是一个地下室,其他7座是老人的生活区。

4.2冷、热源和空气调节终端

4.2.1低温和高温的来源

本项目的冷热源建设需要稳定可靠的设备作为支撑,通过燃气真空锅炉来实现热源的提供,通过电制冷机组和多联机来实现首先,在热源的设置上,本项目将设置一间锅炉室,在该空间中,可以选择4个使用天然气的真空热水锅炉,作为整个建筑的热源,比如地面暖水,热媒水,活动区的水池水等等。在此,应引起设计者的重视,锅炉的建造地点并非随意选择,应尽可能地选择在热源的中央,同时尽可能地降低锅炉运行时对环境造成的噪音和噪音污染。就此项目而言,锅炉间应设于第四栋建筑的地下一层。在空调水源的选择上,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确定了两个中央空调水源[3]。一座位于4号楼康复辅助性大楼的地下室后勤区,为3号楼、6号楼到9号楼的冷气供应,其中一座冷气机可以使用1座螺旋冷却器和2座离心冷却器来工作。另外一座建筑将在2号建筑中建造,由风冷热泵机组提供冷源,一般是作为后备和紧急情况使用。一号、二号、五号楼均为住宅,其楼层间的空气调节可按标准楼层进行。

4.2.2.空气调节终端型式

不同功能的建筑,其载荷特征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因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对冷热负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在冬天,热负载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屋顶、地面以及外墙结构的热传导而形成的。而其所牵扯的要素更为复杂,既包括了由建筑结构传导而产生的冷载,也包括了人类行为活动所散发的热量、照明系统所产生的热量和设备运行时所散发的热量。目前,在空调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冷载因子的方法,一种是用谐波响应的方法。对于该项目的空调系统来说,可以使用空调负载因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4.3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

在社区养老院建设项目中,对新空气流量和新空气流量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新风量的设定上,其调节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康复治疗效果,所以,在建筑施工阶段,应注重新风量的推荐,确保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活动中,可以得到充足的空气流通。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多在居住区,因此,在这个空间的建筑物里,要确保每小时2次到3次以上的通风。老年人的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康复辅助区,其中以活动区最为突出,活动区人口密度较高,需适当增加通风次数,并采用自然与机器两种方式确保新风数量。

4.4防噪措施

在老年住宅的暖通工程中,尽管空气调节系统具有冷却、加热功能,但是其工作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严重干扰了老人的日常生活。针对这种现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零配件,如消声弯管、消音器等来降低装置的出气口噪声。同时,新风机组、换气扇甚至是多路并网的室内机器,都要求使用低噪音的型号。在对管线进行降噪时,应考虑到柔性连接及振动隔离的方法。冰箱也是一样,做了一些隔音措施。

5小结

社区型养老院的暖通设计相对于传统的养老院模式更为科学合理,养老院社区建设是为了让老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室内空调系统的改造中,应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来进行。在选型上,尽量选用具有较高能耗的设备;在使用时,应尽量避免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老年人居住环境中使用的空气调节装置,必须做好降噪措施,降低噪音的影响;社区养老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在建筑的设计中得到了更好的改善,以确保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保持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何焰,朱喆,陈尹,等.上海地区养老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关注点[J].机电信息,2018,18(1):74-77.

[2]江漪波.现代养老建筑的暖通节能创新设计[J].中华建设,2017,24(7):108-109.

[3]李国栋,朱宇亮.上海市某养老院的暖通空调设计[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29(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