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3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分析

沈丹阳

(南京骏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前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可能会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如今经济发展已经趋于稳定,所以不能继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加强对环境的重视,促使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通过治理将环境还原成最初的状态作为主要目标,所以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确保生态环境更加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生态水利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国家必须要在工程建设中投入更多精力,才能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然而,大力建设水利工程虽然能够解决能源短缺的矛盾,但是对该地区的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还会造成严重污染,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因此,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对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充分体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工程概况与建设原则

(一)工程概况

如东县农村河道治理项目一期工程浒洋河(滩河—团结河、团结河—岔栟)整治工程,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下属市县,该项目的意义在于治理农村地区的河道现状,由于农村地区河道流域长期受到侵蚀,容易引发各种灾害,该项目属于生态水利工程,并且建设流域生态工程已经成为保护沿河群众人身安全的重大战略。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

首先,恢复多样化河流。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势情况和地势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不同河流的形态、流水状况以及土壤状态都存在较大差异,每条河流都具备独特性和多样性,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模仿成功案例,而是要根据不同河流的具体情况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才能保留河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1]

其次,提高河流自我修复能力的原则。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河流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是河流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河流的自我修复能力不仅能够降低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还能减少人为修复过程的成本投入和时间,也能促进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将修复河流生态系统作为主要目标。河流除了创造河流生态系统之外,也能与周边的林木、田地、乡村和城市共同组成生态系统,所以生态环境在建设和维护的过程汇总,除了要考虑河流自身之外,也要重视河流与生态系统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一)改变水源的自然分布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所以国家才会通过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来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但是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是通过囤积河水、改变河道方向或者人工开凿蓄水池的方式进行施工,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淡水资源,但是却在无形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动平衡,甚至还会是环境恶化、物种灭绝。人们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考虑更多的是为了调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分布更加均衡,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建设水利工程可能会造成水资源枯竭。通过认为的方式改变河道的分布情况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

(二)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会对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河道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河流局部形态出现了非连续性和静态化,逐渐削弱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到水质,河道的水流速度也会减慢,水和空气的交换拼读不断下降,弱化了河道中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水质的自我净化和自我修复能力造成制约,所以河道中水质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会更加严重。

另外,蓄水堤坝中的水分会随着阳光的照射不断蒸发,河道内水流速度下降会导致该区域的雨水量的增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温度也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个别地区的温度下降速度过快,会导致该区域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有些生物会因为降水量过大而生病,有些动物会因为缺乏食物而死亡并逐渐走向灭绝,还有一些水中的生物因为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无法繁殖,这些都会成为生态环境失衡的影响因素。

(三)破坏河道周边的植被

修建水利工程会影响到水流的连续性,如果在河流两岸建设防洪堤坝,会影响到侧向水流的连续性。而非连续性的侧向水流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建设堤坝影响到汛期主流和岔流的沟通,对水流的横向扩展造成影响,水中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种类逐渐下降,直接造成滩区和洪乏区生态功能的下降。另外,建设堤坝还会将干流、滩地和洪乏区隔开,导致岸边和洪乏区的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没有修建水利工程之前,水资源、泥沙和其他营养物质会直接扩散到滩地和洪泛区,但是堤坝限制了河流的横向扩展之后,植被面积持续下降,鱼类不能在滩地产卵和进食,也失去了避难的场所。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自身就会占据一定的面积,所以也会对河道周边的植被造成破坏,再加上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会向河道内排放废水和污水,就会加剧河道的污染情况

[3]

三、生态水利工程视野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来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如果不及时进行制止和修复,生态创伤会越来越严重,甚至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因此,案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环境保护理念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计划,促进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深度结合,结合案例工程的具体特点调整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一)避免对生态物种的多样性造成影响

要想建设出满足人类发展的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改造河道周边的环境,无论是调整河道周边植被的分布还是调整河道的高度,只要对这些方面进行改造,就是破坏了该区域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并且会直接影响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会影响到生物的食物链,所以建设水利工程可能会造成物种单一或者生物种类灭绝的情况。因此,案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想避免对生态物种的多样性造成影响,就要尽可能控制河道周边环境的改造的力度,在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干涉的情况下建设和使用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谋福利,为了解决民生的用水问题,如果将破坏河道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作为代价,就成为杀鸡取卵的行径,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案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减少对生态物种的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保护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二)因地制宜的建设水利工程

自然界的河流就如同人们的指纹,绝对不可能存在两条一模一样的河流,即便河流处在同一个区域内,河流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所以案例工程的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对水利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全面考察,施工之前要全面了解该区域河流的美学价值和自然属性,然后才能制定生态化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因此,案例工程的水利共产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结合全新的设计理念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人类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世界本身就是无法实现的事情,所以人类必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4]

(三)加强保护河流的多样性

正是因为河流具备多样性特征,河流才能与周边的陆地系统共同组成生态系统,所以在生态化的理念下,案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将保护河流的多样性放在重要位置。为了避免对河流的多样性造成破坏。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掌握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目标,然后在对河流的历史地貌和现状进行评估,内容主要涉及到了河流周边的湿地、水下地形勘测、湖泊河流以及河流平面的弯曲度等,同时也要了解河流水位的变化幅度、急流与深潭的比例等,这样既能对河流的历史地貌和现状了解的更加清楚,也能是河流地貌数据库的内容更加丰富。河流生物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河流周边植被、鱼类、鸟类以及两栖动物的分布情况和现存量,以此来完善生物资源数据库。

(四)加强对岸坡防护工作的重视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冲击最严重的就是破坏了河道两边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区域是水域植物发育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动物觅食的主要区域,有些水中的植物喜欢在水陆交错的地方栖息产卵 ,还有一些陆生和水生的动植物会将水陆交错区域作为迁移区。因此,案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岸坡防护工程的重视,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出发点,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与周边的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持协调一致。最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可以采用具备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以及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建造的柔性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不使用透水性差的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这样才能为水陆植物的生长以及鱼类和两栖动物的繁殖和栖息创在良好的自然环境。

(五)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污水弃渣

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较为特殊,所以在处理污水弃渣时,可以选择自然沉淀的方法。另外,案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在现场搭建化粪池和建议的公厕,以此来接受施工现场的污水,避免污水通过河流扩散到下游,从而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另外,案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弃渣的堆放问题,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之间所有的景观都能在完成施工之后恢复成原状。例如:开挖耕地的表层土,开发出来之后必须要妥善保管,水利工程完成施工之后,在将表层土覆盖至原来的位置[5]

(六)结合生态运用环境科学理念

传统的水利工程治理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合理本身的治理工作,忽略了治理之后要将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同时也不重视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没有对水利工程的各项效益进行评估。因此,案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对案例工程进行规划是,要充分考虑到河道与上下游和左右岸变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设计方案中除了包括水文情况和地质勘察结果之外,也要加入生物群落的调查现状和历史现状,以此来提高过生态环境防护的科学性。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与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国家在大力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也加强重视生态水利建设。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原则作为出发点,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生态水利工程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以此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晏欣,王东旭.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中的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2):57-59.

[2]王勤.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若干原则[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06):7-8.

[3]田硕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2):218-219.

[4]袁志鸿.论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珠江水运,2021(11):107-108.

[5]田园.生态水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1(05):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