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一些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关于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一些思考

陶诚

江苏中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镇江市212000

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在他最幼稚的时期都有一种信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RemKoolhaas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如何建成形式功能各异的建筑,一系列本质的问题不断出现,亟待解决。

城市迅速发展的不可测化,消费主义从资本主义到资本主义异化的这一发展,已经成为不但是资本主义,也包含政治和文化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荒废,社会也就化为废墟。而这种力量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城市CBD的迅猛发展,上海陆家嘴地区,高层超高层建筑,数百米的高楼随处可见,从材料上看,无非是钢筋混凝土,外面是玻璃幕墙;结构上也就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外形就像是对一根很高的竹子删枝添杈,很难有很大的出入。如果你要说CCTV总部大楼,还是苏州的东方之门,那只能说是库哈斯等等这些大师的灵光一现,以及甲方对该建筑的形式期许的非凡要求吧。毕竟中国共产党不差钱,这就涉及到一个设计对象(甲方)的问题了,此处不谈。重回重点,建如此高层,怎样才能有它独特的亮点呢,毕竟亮点不仅仅是它的高度,这种力量同样表现在此。

要探讨这种力量的存在,首先有必要知道一个概念,什么是建筑的物质性,从外部观望建筑,建筑就是客观物体,获得物质性。非物质性建筑,内部看建筑不会把建筑看做一个物体,而是作为一个空间去感受建筑,建筑丧失物质性,成为主体感觉中单纯包裹主体的一个空间,剥夺物质性。

伊东丰雄所追求的与时空密切相关的主题,强调的是最大程度的使用玻璃,以使建筑抽象化,而远离其物质性,为建筑增添与临时装置相似的易碎性,不在追求永恒,不在追求坚固,不在追求明确,强烈的造型与空间,高层超高层,造型当然不太可能有可能做出太大可能,如此在于对建筑临时性,轻盈感,流动感的强调,遂而他认为的城市的片段化,建筑形式的视觉连续性便不能被把握,就显得有些小气和片面了,为什么要超越柯布西耶他们,只是为了一味的超越现代主义,就在保持其规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异化,不探讨本质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制定新秩序,当然会造成城市片段化。难道建筑的漂浮,流动,不固定,轻盈无重量感,能反应生活与现实失去联系?生活真的正在变成一种伪体验?对于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所具有的相应的时代性,社会性特征的把握应该来自与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深入了解。1瞬息万变,每50年上海被完全翻建一次2转瞬即逝,无数的流行符号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带动下纷纷浮现3失去场所归属和记忆的人——“定居的缺失4电子网络模糊了虚实之间的界限,改变了人和家庭、社会的交流方式,也改变了空间的存在方式。继而伊东转向了筱原一男的内省式的建筑,他的策略就是Floating,,表达一种社会生活与现实失去联系的观点,通过物质上的玻璃,结构表皮的分离,而表皮往往是被抹上一层白色粉刷。一种被称为非物质化的材料,去除填充材料的肌理和色彩,去引导观者对与建筑几何形态的关注。这种表皮独立于结构,也相当于对柯布西耶Dom-ino体系(平面自由),还有他不那么知名的Citrohan体系(剖面自由)的反抗吧他的建筑确实能感受到这些,但这种策略不过是对柯布西耶,密斯他们的妥协,有显然的局限性,用文丘里批评密斯的话就是:密斯之所以能设计诸多奇妙的建筑,就是因为他忽略了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他能试图解决再多一点问题,就会使他的建筑变得软弱无力。同样,伊东所想展示和强调的只是他所想揭露和解决的他觉得重要的部分问题而已,不可否认仙台媒体中心流动性和几何性的平衡,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语言的机巧,不可能掩饰解决根本问题,和次要问题的主次和先后,不是为了超越而超越,挖掘深层次问题,及其根本原因,与造成因素,并将其合理解决,才是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一种希望异化现代主义的目标使我们在寻求伊东试图超越现代主义时,仍旧看见了现代主义的影子和权威。这或许源自伊东对都市的态度,一种无条件投身于漩涡的局限性。

文丘里认为建筑是复杂的矛盾的非理性的,当然建筑也是运动的,缓慢运动变化的空间,形成了建筑中的时间单元,文丘里人文主义的设计理论,与杰弗里斯科特1914的《TheAnhifectureofHumanism》即人文主义建筑学是十分相似的。他的这一设计理论的早起灵感应该来自于希腊神庙的历史原型的对立面,即适应室内外,而这种适应性已经成为文丘里城市设计的普遍原理。而以希腊罗马为原型的古典主义建筑,是西方建筑史的绝对基准,自罗马帝国解体后,基督教支配着中世纪欧洲,继而出现的哥特式建筑,以传递基督教的精神,继而基督教才是西欧的基准,不管是哥特式还是还是罗马式,都是一种服务于统治阶层的对社会的进一步统治,而决定这种建筑统治形式的似乎来自于统治阶级的精神层面,所以我认为建筑统治,建筑形式,反映时代统治阶层的样貌,建筑形式特征,也是统治层对人思想与行为统治的典型表现。罗马式或是古典主义建筑中鲜有层进性,无论是内部空间还是外在形态都已不可分割的形式出现,即使是同一层的空间与形态,也绝对不会采用同一种处理方式,主身廊与袖廊同级,天井采用完全不同的形状.。古典主义建筑结构由柱子和梁托组成,建筑元素不等价,柱子主司支撑,梁托则被支撑,处于同一级,作用价值不同,正是这种非等价性,突显出了古典主义建筑中的柱子强大的象征性。我认为这种同层的等级制适合基督教在东罗马帝国没分离开之前是一致的,希腊的东正教自许正教,哥特式层进式辩证的建筑手法估计就是因此诞生的,当然经院哲学哲学的记述方法的形式与哥特式建筑有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在经院哲学与哥特式建筑共存的时代背景中,有浓厚浓厚亚里士多德哲学学说的意味,欧洲哲学史可以说是柏拉图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共享发展的历史,建筑是哲学思辨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文艺复兴最先就爆发在建筑与绘画上,柏拉图哲学理念书客观主义,柏拉图的单一居所,强调建筑细部的比例体系,极为可观的美学标准,诸如巴特农神庙背后体现的正是共享脱离个体而存在的柏拉图共相论。亚里士多德:

理念存在于世界的所有实体中,即理念与每个实体同在。知觉不会出错,思想可能出错,属于主观主义哲学,人们感知事物时,不是通过实体的质料,而是内存与实体的形式,实体是由eiclos(形式)和hyle(质料)构成。这就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其实强调的也是一种非物质性,我比较喜欢萨默森的居所是由毫无重量的数学线条构成,是没有实体感的抽象空间。这个抽象空间包裹着主体人,且不惜任何物质媒介。当然亚历山大大帝作为甲方在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传播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这就不难理解文丘里这一后现代大师的城市适应性,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母亲之家一个保持传统的专家。

在未有现代主义之前,勒柯布西耶对提新建筑提出了5个特点。1底层独立支柱,房屋主要使用二层以上的部分,下面全部腾空,留下独立的支柱。2屋顶花园,把屋顶利用起来,处理成带花园的平顶3自由平面,采用框架结构,墙不承重,内部空间按功能需要自由划分,灵活布置墙屋和门窗。4横向长窗,墙不承重,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可一定程度的脱离5自由的立面,承重的柱子退到外墙之后,外墙和立面可做自由处理。底层架空,外露束柱,屋顶花园。这一伟大理论肯定柯布西耶在对当时社会发展,从建筑材料,建筑形式,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出的创造性的方案,肯定是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否则就是有这些想法也达不到建设的要求。

当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所造的是一种建筑的拥挤文化,库哈斯认为对于拥挤文化是由三条基本条件所组成1Automomument独立自主,2Lobotomie脑叶切除术,3Schiama竖向分解。即1不同的功能和使用可能性被归于同一屋檐下。2建筑表皮里面由建筑分离出来。3把建筑竖向分解为独立的层。高层超高层的大楼使得Automomument实体化,Lobotomie定义了建筑的内与外的独立性,外部形式只是掌握在控制建筑的外在的表现,使之明确有次序性,雕塑性。而由形式则必须对不停波动的Motiv和Programm作出反应。这是和伊东对当代建筑文化的认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但我认为未来建筑向历史汲取灵感(所谓的灵感只是指一种建筑设计符号)是几乎不可能了,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未来建筑会是一种概念性的,我指的是造型设计,不是内部空间布局,扎哈哈迪德的建筑给人的感觉的就是十分科幻的,概念性的,类似于一些概念性的汽车。所谓的现代后现代将会做一种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整个的设计思路得到延续,但是未来将要诞生的做品将会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全新的,让人至少是现在的一个历史时间段无法接受的,至少是紧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代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当然我们所作的设计的,已然被代表,已然被定义的,物质决定意境无法跳脱已有的框架与建筑定义.........

我认为要想能形成一种建筑主义,风格,必定有他代表的建筑思想,建筑手法,以及特定的建筑符号,材料等,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一种联系的现实特征。毕竟现在处于21世纪的早期,连头20年还没有过去,社会生产力确实是飞速发展,但是还没有到引起某些学科重大质变的量。所以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设计一些人文的建筑,以功能为主,外形为辅,着重考虑人们生活舒适性要求,兼顾审美的建筑,作为一个有服务性本质的行业,建筑的本意要求我们出于理性的设计带出对于人本身的感性关怀,长谷川逸子和安藤忠雄(情感本位空间)做的比较好,我想这可能与长谷川早年被妈妈骂和安腾差点在恒河被淹死有关系吧。

深入生活,体味发展,才能更好的做设计,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参考:

[1]雷姆·库哈斯。《癫狂的纽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2]伊东丰雄。《国外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作品集》。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3]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5]安藤忠雄。《建筑家安藤忠雄》。新潮社,2008年。

[6]伊东丰雄。《透层建筑》。青土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