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谈春梅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   646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接诊的98例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回顾所有患者临床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对致不良反应的抗生素药物。结果:98例研究对象经分析比对,61~7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3.67%,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用药风险更大。抗生素药物中头孢菌素类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概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类。结论:抗生素药物临床运用不当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必须要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用药,控制用药剂量,严禁滥用药物。

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合理用药

前言

近年来,在临床医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抗生素治疗药物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并借助其抗菌杀菌,抑制细菌滋生的优势,有效提升了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抗生素药物同时也会给机体自身带来一些不良作用,使得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影响身心健康。尤其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抗生素类药物,使得抗生素滥用问题频繁发生,导致严重后果[1]。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抗生素药物运用的安全性,我院特选取98例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比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为后续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意见,现将详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的98例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包含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38例,最高年龄70岁,最低年龄12岁,平均年龄(45.8 ± 5.8)岁。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有抗生素药物服用史,且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包含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腹胀,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咳嗽等,累及患者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1.2方法

将98例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临床病情资料,统一进行收集,并采用回顾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回顾。重点了解患者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情况,包含不良反应的发生症状,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以及临床抗生素用药情况。此外,在回顾分析过程中,对于所有患者要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分组统计,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的占比。年龄段从12周岁至70周岁,合理均分6个层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时,所选用的抗生素药物种类包含抗生素,药物名称抗生素种类类别,以及发生例数,占比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分析不同年龄段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及占比情况。

其次,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及占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一  患者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年龄

例数n

发生率n(%)

12~20周岁

11

11.22

21~30周岁

13

13.27

31~40周岁

8

8.16

41~50周岁

8

8.16

51~60周岁

26

26.53

61~70周岁

33

33.67

表二 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药物种类对比

抗生素种类

药品名称

例数n

占比

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氨苄

33

33.67

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青霉素钠

18

18.37

大环内酯类

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

11

11.22

氨基苷类

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

13

13.27

四环素类

氧霉素、盐酸四环素

12

12.24

喹诺酮类

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11

11.22

合计

98

100.00

3 讨论

抗生素作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对感染性疾病作用显著,能充分发挥抑菌杀菌的应用优势,控制患者病情恶化。但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深入,抗生素药物种类日渐繁多,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抗生素滥用问题,给使用者造成诸多不良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因抗生素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必须引起重视,加大抗生素药物的研究力度,为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2]

我院本次选取98例抗生素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基本信息和病例信息调研,采取回顾分析方法,比对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从分析和统计结果显示来看,98例研究对象在使用了不同类别的抗生素药物后,不同年龄段发生的不良反应比例有所区别,但以61~70周岁的老年人群体,产生不良反应概率最高,高达33.67%,足以见得,抗生素药物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运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有所区别,尤其中老年人,风险度会逐渐上升。此外,98例研究对象,在使用抗生素药物中,所选用的抗生素种类不同,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有所差别。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高达33.67%,其次为青霉素类药物,如氨苄西林青霉素钠,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比例高达18.37%。再次为氨基苷类抗生素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占比13.27%。其余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及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几乎无异。由此可知,患者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药物所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有所区别,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病情情况给予合理用药

[3]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价值,也要注意做好抗生素药物的严格控制,合理用药。严格掌握抗生素药物的适应症,按照患者病情情况判定是否适用抗生素,合理选择相应种类的抗生素类药物。另外,抗生素类药物的用量也要注意合理控制,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造成抗药反应。在此基础上,应用抗生素药物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严禁滥用抗生素,对于特殊年龄群体要谨慎用药,尤其中老年人群体,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必须视情况而定,减少中老年群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周连杰.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29):88-90+130.

[2]张春梅,田艳,徐岩. 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27(09):59-61+64.

[3]卢宏. 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9):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