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对类风湿膝关节炎诊断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对类风湿膝关节炎诊断的对比研究

丁娟

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探究对类风湿膝关节炎实施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时段,抽选38例疑似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全部均接受肌肉骨骼超声和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滑膜增厚、骨质改变等关节破坏检出率,同时对比两组诊断方式下的滑膜厚度差异和不同滑膜厚度下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肌肉骨骼超声对关节积液、滑膜增厚的检查率和MRI检查相差不大,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对滑膜厚度的检查上,MRI明显检出率更高于肌肉骨骼超声,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肌肉骨骼超声的检查下,不同滑膜厚度下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上,随着血流信号的升级,炎性因子持续增长,分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风湿性膝关节炎疾病,肌肉骨骼超声和MRI检查效果差异相差不大,但在不同滑膜厚度下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上,肌肉骨骼超声存在明显优势,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特异性的参考。

【关键词】肌肉骨骼超声;MRI检查;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炎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带有明显侵袭性和对称性的关节炎炎症,主要表现为人体四肢小关节的畸形和晨僵以及关节的疼痛和冷感[1]。而当患者遇冷后,疼痛和畸形的症状还会更加明显。而随着疾病的发展,类风湿关节炎会从小关节伤害转变为大关节的侵害,明显出现腰背畸形、驼背等情况,会引起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肌肉骨骼超声和MRI作为影像学诊断方式,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和后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凭证[2]。本文旨在研究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对类风湿膝关节炎诊断,现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研究时段,抽选38例疑似类风湿膝关节炎患者,本组患者全部均接受肌肉骨骼超声和MRI检查,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为52-68岁,平均年龄为56.3±2.3岁,存在56个患类风湿的膝关节。

1.2 方法

MRI检查:飞利浦MRI核磁共振仪,层数3.0mm.矩阵640*640,视野20mm,将关节线圈定位患者双腿,而后检查者对受检者的双腿膝关节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矢状面、冠状面、脂肪抑制TR,以及T2W1横断扫描。

肌肉骨骼超声:受检者取舒适平卧位,而后检查者将耦合剂涂抹于膝关节处,使用肌肉骨骼超声探头(12-18MHZ)对膝关节进行纵面扫描和横面扫描,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本组患者应用2种诊断方式的检出效果;②对比本组患者滑膜厚度差异;③对比不同滑膜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的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立即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而例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本组患者应用2种诊断方式的检出效果

在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质改变、骨侵蚀等检查上,MRI对骨侵蚀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和肌肉骨骼超声相比较大,P﹤0.05,但在滑膜增厚、关节积液、骨质改变等检查上,两种检查方式检出对比差异不大,P﹥0.05,见表1:

表1 对比本组患者应用2种诊断方式的检出效果[n,(%)]

组别

滑膜增厚(个)

关节积液(个)

骨质改变(个)

骨侵蚀(个)

N=30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肌超

28

2

27

3

20

10

21

9

MRI

27

3

26

4

24

6

28

2

χ2

0.218

0.218

0.167

0.167

1.363

1.363

5.454

5.454

P

0.64

0.64

0.688

0.688

0.243

0.243

0.02

0.02

2.2 对比本组患者滑膜厚度差异

在滑膜厚度差异的比较上,MRI检查明显高出肌肉骨骼超声,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对比本组患者滑膜厚度差异

组别

关节数(个)

滑膜厚度(mm)

肌肉骨骼超声

56

6.35±0.36

MRI检查

56

8.12±0.23

t

-

26.081

P

-

0.001

2.3 对比不同滑膜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的指标

按照SQSS对血流信号进行分级,30例患者中,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2例、15例、3例;随着血流信号的升级,炎性因子也在持续增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对比不同滑膜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的指标

组别

C反应蛋白(mg/L)

血沉(mm/h,)

类风湿因子(IU/ml)

Ⅰ级

4.03±0.68

19.23±3.64

13.21±3.26

Ⅱ级

7.16±1.13

26.87±5.32

19.68±2.34

Ⅲ级

10.36±1.69

42.35±6.87

29.36±8.32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确诊,一般出现出现三个关节区以上的关节炎和对称性的关节炎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3]。在X线的显示上,表现出周围软组织的肿胀和骨质疏松,而到晚期可发现软骨的破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而通过核磁共振和肌肉骨骼超声,也可发现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其中主要以滑膜炎为主,可为鉴别和确诊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学支持。其中肌肉骨骼超声是一种新兴的技术,通俗而讲,就是将超声技术运用于肌肉、骨骼、神经、肌腱等位置的疾病诊断,没有辐射、不受限制,对于老人、孕妇和儿童均可进行检查,对软组织的受损和炎症均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和治疗价值[4]。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肌肉骨骼超声也有相当大的意义,在早期发现关节腔的病变,往往病变部位表现出低回声区,同时在多普勒下,可出现明显的彩色的血流信号。这则意味着关节腔的滑膜可能存在某些炎症反应,可在检查时候,明显发现关节滑膜增厚,随着疾病发展,还可看到软骨面的不连续破坏特征和骨皮质呈现侵蚀状。临床可根肌肉骨骼超声引导,对受损的关节部位进行关节腔的穿刺,可快速的抽取关节内的积液,缓解患者的疼痛,以此来改善骨僵和骨活动度。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MRI检查中同样能够明显的观测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韧带组织损伤的情况,同样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5]。而在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两种诊断方式均能对类风湿关节炎确诊和鉴别,且检出率相差不大,但就不同级别下滑膜血流下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比上,肌肉骨骼超声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判断出患者的炎性疾病情况,帮助临床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关节腔穿刺,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提高关节的活动度。

综上所述,针对风湿性膝关节炎疾病,肌肉骨骼超声和MRI检查效果差异相差不大,但在不同滑膜厚度下血流信号下炎性因子水平对比上,肌肉骨骼超声存在明显优势,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特异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伍宏兵,周维风,曹云祥.手腕部关节超声对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1):2672-2675.

[2]徐杨,官琳妹,姜冉冉.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03):117-119.

[3]刘洪姝.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诊断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3,30(01):55-57.

[4]鲍巍,王莉莉,秦冉.MSUS与MRI在诊断老年痛风性关节炎中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2,31(09):1750-1752+1766.

[5]储开昀,王雅婷,刘雪梅.肌肉骨骼超声与MRI检查对类风湿膝关节炎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02):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