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

赵江英

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中 311804  

【摘要】历史是对历史事实及其影响为研究内容的课程,因而史料在历史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历史史料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不过以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存在明显不足,影响史料价值体现。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基于先进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历史学科特征,不断探索历史教学优化路径。而史料作为历史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拓展,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合理运用史料,发挥史料的历史教育功能,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对史料教学加以重视和研究,发挥史料优势,实现高效教学,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

(一)收集整理历史史料,激发自主探知动力

教师要想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学科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就可以开展历史史料收集与整理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搜寻与之相关的真实史料,并在探索过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内涵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以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收集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历史资料的任务,历史资料不限形式、不限内容、不限数量。比如,有的学生找到了宋朝时期的谚语,如南宋的“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中的苏湖并不是指苏州的湖泊,而是一个统称,指我国古代的江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地区和安徽东部。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而且水源较多,有富足的水产类生物。“苏湖熟,天下足”则表示南宋时期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劳动人民已经无法安心耕作,于是他们便迁移至南方,既扩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也提高了南方的经济产量。还有的学生找到了《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这幅画作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画作生动记录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这既是对当时北宋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真实写照,也让后世得以见证繁荣富足的北宋生活。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寻学习史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层面,还能有效激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主动探究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运用不同的史料知识,详细分析历史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具体内容,初中历史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知识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让学生对史料知识的内容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生的背景与意义。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一教学目的,让学生评定一些历史事件的影响,帮助学生创建联系和发展的定义,推动学生客观性、全方位地点评历史事件。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不一样的史料知识,认知不一样的曹操形象。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何历史、小说和民俗传说中的曹操这般不一样?这时学生就会发觉,曹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狡诈的佞臣,而在史书《三国志》中是才华横溢的思想家、战略家和文学家。教师接着让学生思考:是什么事件改变了《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整体形象?通过应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搜索,学生能够明白,在宋元时期,伴随着理学的迅猛发展和忠君报国现实主义核心理念的直接影响下,曹操曾威胁君王命令各诸侯国的行为,是被儒家思想影响的。并且,同时期有戏曲小说集使用了尊刘抑曹的写作方式,所以使曹操在民间的形象更为佞臣化。在对各种各样史料知识的融合思考中,学生能从发展趋势的视角深入了解历史和历史角色,也能不断提升学生对史料知识的实证研究能力。

(三)开展分析辨析活动,培养实证能力

在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下,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史料往往会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中存在一定差异性和相似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看问题的全面性,可以指导学生从辩证角度出发看待史料内容,教师可以将相互辩论的话题提供给学生,发挥正确引导作用,使学生阐述自己想法并聆听同伴见解,确保学生能深入分析史料,实现史料分析素养的提高。

以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内容为例,在教师讲述“贞观之治”时,可以提出如何评价李世民等问题。最初学生会受到影视作品影响,对李世民产生消极评价,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史料,如任人唯贤、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人民劳役负担措施的实行等,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李世民。但是考虑到学生看待问题角度较为不同,因此,重新评价李世民时,仍然会有一些学生对李世民持消极态度,另一些学生持中立或积极态度。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将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一组,让学生借助历史史料,论述支持自己评价态度的原因,并互相交流意见,展开分析和辩论,促进分析素养能力的提高。教师将史料提供给学生,同时组织学生从史料角度出发分析历史人物,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史料的看法,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辩论任务,使实证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史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教学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更为关键的是能促使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对史料的重要价值形成正确认知,并结合历史教学需求,积极探索史料教学创新途径,凸显史料价值,助力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发展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宛真.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的问题设计研究——以九年级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J].当代教研论丛, 2023, 9(3):56-59.

[2] 陈雅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3):68-70.

[3] 赵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3(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