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困境与路径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3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困境与路径选择

陈维亚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摘要:在当今社会,突发事件频发,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困境和挑战。基层单位通常面临资源有限、人员素质不一、经验匮乏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应急情况使得基层单位往往难以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导致应急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此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也常常陷入困难,阻碍了信息共享和资源配置。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合适的路径,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可行的路径选择,逐步克服困难,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对这些路径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有望为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基层;管理能力;实施困境;路径选择

前言

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地方层面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能力,涵盖预警、应对、救援和恢复等方面。其核心在于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协调组织架构和快速反应能力,以应对各类灾害和紧急情况。然而,资源有限、协调困难等问题常制约其发展。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需加强培训、改善组织体系、促进部门协作,以有效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性凸显在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面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基层必须具备科学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方案,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和资源,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因此,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政府需要加大对基层的培训和支持,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鼓励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格局。只有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国家才能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重要性

1.1快速响应和救援

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的响应和救援能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保障。首先,快速响应和救援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时刻的迅速反应,意味着能够在灾害初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有效的救援行动可以迅速转移受灾人群,提供急救和医疗支持,确保生命得到及时保护。其次,快速响应和救援能力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信心。在灾害面前,民众常常感到恐慌和无助。如果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展现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局势,还能够增强民众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信心,维护社会稳定。此外,快速响应和救援能力还有助于遏制灾害蔓延和扩大。灾害往往会迅速扩散,造成更大的破坏。通过快速响应,可以迅速隔离灾害区域,减少灾害影响的范围,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1.2有效组织和协调

在应对灾害和紧急情况时,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运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救援和恢复工作的效率。首先,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灾害发生时,各种救援资源和人员需要迅速调动和部署,以满足灾区的需求。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可以确保资源的及时到位,避免浪费和重复,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其次,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提高工作的协同效率。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协同工作。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可以明确各个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建立起紧密的工作联系和沟通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响应速度。此外,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灾害应急管理中,需要及时做出各种决策,包括资源调配、人员安排、应对措施等。通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主观判断的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3预防和减

通过加强预防和减灾工作,可以在灾害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灾害的风险和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首先,预防和减灾能够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灾害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知灾害的可能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修建防洪堤坝、建立火灾防控措施等,都可以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次,预防和减灾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抵御能力和应对能力。通过加强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降低灾害发生时的恐慌和混乱,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灾害应急预案和组织机制,可以快速响应和调动资源,有效应对灾害,减少灾害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此外,预防和减灾还能够节约社会资源和减轻社会负担。预防灾害所需的投入相对较小,而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和恢复所需的资源和资金往往巨大。通过加强预防和减灾工作,可以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降低灾害应对的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减轻社会负担。

二、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困境

2.1有限的预算和资源分配

地方政府通常面临有限的财政预算,需要在应急管理领域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首先,有限的预算可能限制了应急设施和装备的更新和维护。例如,一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可能无法购买先进的通信设备、救援工具和防护装备,从而影响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此外,缺乏资金还可能导致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减少,限制了基层人员的技能提升和应急意识的培养。其次,有限的资源分配可能导致基层应急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当资源有限时,各个部门和机构可能争夺有限的预算和物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例如,某个地区可能更关注防灾减灾方面的投入,而在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方面的资源投入较少。这种不平衡的资源分配可能影响到应急管理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此外,有限的预算和资源分配还可能限制了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应用的推广和应用。例如,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可能无法购买和维护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应急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限制可能导致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滞后,影响应急响应的时效性和精确性。

2.2缺乏专业人员和培训

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可能面临人员不足、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挑战,限制了其应对灾害和紧急情况的能力。首先,缺乏专业人员可能导致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不完善。例如,某个地区的县级应急管理机构可能只有少数几名工作人员,难以覆盖全区域的应急管理需求。这样的情况下,当发生重大灾害或紧急事件时,人员不足可能导致应急响应的延迟和不足。缺乏专业人员还可能影响到应急管理机构的规划、预防和准备工作,从而增加了灾害发生的风险。其次,缺乏专业人员可能导致应急管理机构的技能和经验不足。应急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紧急救援等。然而,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培训机会,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可能无法掌握这些必要的技能。例如,某个地区的农村应急管理人员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缺乏针对农村地区特点的应急管理经验。这样的情况下,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质量可能受到影响,从而给灾区人民带来更大的损失。

2.3地方政府协调不畅

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一些问题和挑战,协调工作可能受到限制,影响了基层应急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可能不够完善。不同部门和机构在应急管理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如公安、消防、卫生等。然而,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或重叠,可能导致协调不畅。例如,当发生灾害或紧急情况时,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影响了应急响应的协调和高效性。其次,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可能存在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困难。不同部门可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优先考虑的事项,导致在应急管理中难以形成统一的行动和决策。例如,某地方政府在应对一次自然灾害时,公安部门可能更关注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而环保部门可能更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这样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应急管理的协调和整体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地方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可能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和协调困难的问题。应急管理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如人力、物资、设备等。然而,由于资源有限和分配不均,地方政府可能难以满足不同部门和地区的需求,导致资源协调困难。例如,某地方政府在应对一次突发事件时,可能面临物资不足的问题,无法及时满足各部门和地区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应急响应的质量和效果。

三、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3.1跨部门合作与资源整合

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和资源整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调行动和资源优化,从而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响应能力。首先,跨部门合作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协调行动。不同部门拥有各自的信息和专业知识,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例如,在灾害发生时,警察、消防、医疗等部门可以共享灾情、人员伤亡和救援需求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行动和资源调配。此外,通过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和演练,可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和合作。其次,跨部门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不同部门拥有各自的资源,如人力、物资和设备等。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购买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例如,当发生大规模灾害时,可以通过跨部门合作,共同调配医疗队伍、救援车辆和救援装备,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最大化利用。

3.2专业人员培训与知识传递

通过培训和知识传递,可以提高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和灾害事件。首先,针对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关键。培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课程、研讨会和演练等形式进行。例如,可以组织培训课程,包括灾害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紧急救援技能等内容。这些培训课程可以由专业的教师或从业人员授课,结合实际案例和场景进行教学,使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组织研讨会和演练活动,让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在实际场景中进行模拟演练和实践操作,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其次,知识传递是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知识传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专业手册、指导文件、在线平台等。例如,可以编制基层应急管理手册,详细介绍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流程和操作规范,供基层应急管理人员参考和学习。

3.3信息技术支持与智能化应用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基层应急管理的效率、准确性和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和灾害事件。信息技术支持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来实现。例如,地方政府可以开发应急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数据、信息和资源,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和指挥。这样的系统可以汇总各类数据,如天气预报、地质信息、人口分布等,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能派上用场。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区域,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为应急预案制定提供支持。智能化应用也能在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机器人和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收集数据、进行勘测和搜索救援。例如,无人机可以快速勘测受灾地区,获取高清影像,为救援决策提供实时数据。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大量数据,辅助判断灾情发展趋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结束语

总之,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既是必然的需求,也面临着一系列实施困境与路径选择。在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应急管理领域的挑战日益多样化,但我们不能忽视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应急管理中,我们需要在迅速响应和紧急救援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长期的风险防范和减灾工作。有时候,为了应对当前的紧急情况,可能需要牺牲一些长期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因此,我们需要在短期和长期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平衡点,确保既能够及时应对紧急情况,又能够持续改善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尽管在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道路上会遭遇一些困境,但通过坚持创新、协同和多元参与,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逐步突破限制,构建更为健全和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这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多样化的灾害挑战提供更坚实的保障,使社会更加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万里.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困境与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22(8):55-57.

[2]朱恪钧.论基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政策规范与评价标准--成都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实践[C]//2015应急管理研讨会.0[2023-08-14].

[3]程道敏.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23-08-14].DOI:CNKI:CDMD:2.1018.816314.

[4]李菲菲.基于治理理论的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23-08-14].DOI:CNKI:CDMD:2.1015.985517.

[5]刘思思.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营管理者,2017(28):314.DOI:CNKI:SUN:GLZJ.0.2017-2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