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

朱玉盘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221132

摘要:从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更需关注教材知识传达,导致学生虽然拥有较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应用,很难将其有效运用到工作中。因此,学校在满足学生岗位需求以及技能锻炼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迫切需要使用全新教学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阵地,让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实践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实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文对中职汽车修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实际探索。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要求,中国汽车行业不仅扩大了对相应从业者在数量上的要求,而且对相应从业者在技能、经营意识和整体素养方面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对于汽车修理专业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常常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授,忽略实践技能的培养,或者只注重实践开展,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所以,为使中职技术学院的汽车维修课程能更好开展,必须引入全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肩负着为社会输送“汽车医生”的重任,然而,受到一般高校及高职教育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国中职汽车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既存在着教材编写出版周期太长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脚步的问题,也存在着学科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理论轻应用等问题。

汽车修理专业需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探讨,力争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维修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首先,从基础知识和能力出发,提取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不求多也不求全,只求专求警方。各院校应在教学设计中,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采取边授课、边实习的方式,将典型案例和任务工作页作为引导,让学生在完成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在工作中学习。也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信息化检索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库等方式,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前发送到学生手中。

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要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不是一两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做到的,需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双师型教师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创设。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将课堂与实训室、车间融合为一体,教师不仅可教授学生理论,也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加以指导,因此对任课教师提出下列要求:不仅需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且还需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对维修工作前沿知识和技术有一定了解,这类教师现在非常缺少。因此,一方面,学校需对目前的专业教师(包括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业务训练,提升目前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习指导教师与专业技术理论教师合作授课的方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学校应构建一整套“双师”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从社会上引进符合汽修专业实习要求的人员,特别是一些中级或高级以上技术人员,到校内当实习导师,并组织校内专业课教师到维修企业实习,让他们对汽修产业发展情况有较为完整的了解,既需对汽修专业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又需对汽修车间工作情况有所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高质量的“双师”师资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理实一体化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二)理实一体化教室

理实一体化教室作为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气氛,不仅需符合理论教学需求,还需具备实操教学条件,需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内完成教学,还必须有充足的实训设备,每一种教学模块都要有相应设备和环境。为此,必须加大实训力度,加大实训设施投入,以确保实训顺利进行。学校在原有发动机测试、发动机拆装、底盘设备测试、底盘设备拆装、汽车电气设备等实训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使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实际建设需求,并根据实际建设需求,将实训空间划分为两个区域,即总成区和整车区。总成区分为汽车电喷发动机、电器设备、底盘、整车电路等,它的工作重点是拆装、检查和调整汽车的各个大组件。实车区被划分成前台接待站,销售和服务站,维修站,诊断站,以及板面喷漆站。整车站以组装站为依托,对实际车辆进行生产培训的一种形式。在实车训练中,将二级维修作为工作依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其能将总成工位中所学知识与技能结合一起。

(三)教学的组织

教学的组织方式,主要采用以实训内容知识模块化、实训课程管理工厂化和实训课程业务工厂化为特色的"产学融合"开放式实训教学。把传统的以课堂内容为基础的实训课程教学组织方法,转变为以知识实训课程模块为基本的开放式实训课程教学组织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整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走班方式,所有专业课都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教学采取班组化方式,进行教学轮换,由任课教师负责小班实训。演示讲解时,全班集合,拆装时,每一组都散开来进行练习。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好开展课堂教学,同时,讲授内容也会增加,且更加详细;在小组分散时,教师可有充足时间对学生展开个别辅导,这才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同时学生也更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所学知识,可更好将各个层面的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对于中职院校汽车维修类课程教学非常有意义。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应用于中职汽车修理专业,有利于增强学生汽车修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其对汽车修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在中职汽车维修类实践课程开讲之前,教师需为学生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实践环境,精心策划,安排实践课程,并做好实训器材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荣.中职汽修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05):94-95.

[2]胡俊杰.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5):112-113.

[3]李玉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20):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