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与普放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CT检查与普放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雷勇

福建省松溪县医院      影像科         邮编:353500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患者采取CT检查、普放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7月收录的120例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60例CT检查组、60例普放检查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认可度。结果  诊断结果:CT检查组诊断准确率、诊断特异度、诊断敏感度明显优于普放检查组,组间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认可度:CT检查组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的指标数值更高,组间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立性球型病变患者采用CT检查法可以有效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整体诊断认可度更高,可及时明确患者的病灶情况,为疾病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CT检查;普放检查;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效果

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在临床属于常见的肺部病变,发病原因与癌变组织、结核球等相关,临床应该以患者实际病灶情况作为依据,科学制定治疗方案。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的早期诊断结果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预后水平,所以应该针对该疾病患者应该予以及时检查[1]。影像学技术是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的主要方案,CT与普放检查属于常用方案,有研究表明普放检查的漏诊率高、确诊率低,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高。本文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研究结果,将我院收录的120例孤立性球型病变患者作为样本数据,对比CT检查与普放检查的应用效果,仅供有关人士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1年2月-2022年7月,研究样本:我院选取的120例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患者。入选标准:患者均出现程度各异的胸痛、咳血、体温升高等症状,自愿接受检查,主动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重大肺部病变、胸腔大量积液、资料不全、中途经实验退出的患者数据。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实验组(n=60)

32/28

46.73±5.64

对照组(n=60)

33/27

46.75±5.68

2/T

0.033

0.019

P

0.854

0.984

1.2方法

普放检查:仪器型号为DR-X线机,检查过程中需要在正位、侧位处予以摄片处理,检查前需要进行参数调节,电流值:500mA、电压大小:50-70kV。

CT检查:仪器型号为双排4层螺旋CT机,检查过程中在患者的胸部位置处进行平扫,在发现病灶后予以重点扫描,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阶段所选择的造影剂:优维显,扫描时间:6-8s,胸锁关节-肺底均为扫描范围。检查阶段的参数设置中,电流值:200-300mAs、电压值:130kV、层厚:5.0mm、层距:5mm、矩阵:512X512,具体的参数值应该依据患者的病灶进行细微调整[2]

1.3观察指标

(1)诊断结果:主要从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等方面予以分析。(2)诊断认可度:评分量表为科室自制,主要从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诊断认可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数据,诊断结果、诊断认可度分别以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结果表现为n/%,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结果表现为±标准差,P<0.05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

实验组诊断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

组别

诊断准确率

诊断特异度

诊断敏感度

实验组(n=60)

58(96.67)

53(88.33)

57(95.00)

对照组(n=60)

51(85.00)

44(73.33)

49(81.67)

2

4.904

4.356

5.175

P

0.026

0.036

0.022

2.2两组患者诊断认可度对比

实验组诊断认可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3所示。

表2两组患者诊断认可度对比

组别

经济性

实用性

安全性

舒适性

实验组(n=60)

92.55±6.29

90.59±5.37

92.58±6.31

91.29±6.19

对照组(n=60)

75.27±5.12

75.03±4.26

73.17±5.16

75.35±5.27

T

16.503

17.583

18.445

15.18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近年来,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的发病率增加,诊疗阶段误诊、漏诊均会延误疾病治疗,降低患者的预后水平。由于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所以需要对疾病诊断引起重视。影像学检查中经验丰富的依据诊断结果有助于病情分析,以便科学制定治疗方案。

在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的诊断方案中,普放检查、CT检查法的临床应用率逐年增加。针对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而言,肿瘤的恶性程度与病灶直径大小具有密切关联性,病灶直径>5cm,将其诊断为恶性肿瘤,病灶位置集中在肺门处则多见于肺癌,上叶尖后段、下叶尖背段出现病灶,则多为炎性病灶、肺结核。影响学诊断中肿瘤直径越大,癌变几率越高,在普放检查中,无法将直径在5cm以上的肿瘤准确鉴别出来,疾病误诊率较高,而CT检查则可以将肿瘤性质清晰的显示出来,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更高

[3]。针对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而言,CT检查中可以仔细鉴别影像学图像中的病灶位置、病灶大小、病灶形态以及是否有钙化存在,并且可通过分叶来判断肿瘤良恶性[4]

本文开展普放检查与CT检查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认可度更高,表明CT检查应用在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结果产生原因:相较于普放检查,CT可以更早的捕捉机体异常生物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CT检查是当前唯一可以定量评价患者体内生化改变的影像学方案,可精准反映病灶情况,基于这一特定,在肺部孤立性球型病变预后预测、良恶性肿瘤鉴别、疗效判断上均具有显著价值,因此整体灵敏度更高。依据恶性肿瘤的代谢异常升高的特征,注射造影剂后可在病变位置高度积聚,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临床诊断中,CT检查法的应用,诊断结果以及诊断认可度更高,因此CT检查法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晓煌,陈雏阳.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应用CT检查与普放检查诊断的漏诊及误诊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2):102-103.

[2]刘长青.CT检查与普放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03):83-84.

[3]汪海霞.CT影像技术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6):133-134-149.

[4]房翔宇.CT检查与普放检查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