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数据时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网络大数据时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的路径

毛国勇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病案管理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联系我国当前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现实状况,结合自身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经验,探讨当前我国病案统计工作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并且探讨开发病案统计信息化管理必要性,指出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于病案统计相关问题,希望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

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要让医院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就必须重视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信息化建设中,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全面地控制,从而使患者的基本管理得到全面的加强。

1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病人数据不符合标准

各个大医疗中心都存在着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比如病人的出生时间、证件号码、电话等基本信息不能如实地填写,一些病人因为种种原因而虚报了数据,但是医生却没有办法对其进行调查和验证,从而造成了病案资料上的问题。

1.2医疗记录的升级速度较慢

当电子装置出现系统故障时,可能会造成电子病历模块不能被即时地更新,这会造成一些医疗档案资料不能被即时地上载到服务器,造成资讯错误。另外,由于模块化问题,还会对医师的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一些电子医疗记录的存档延迟,以及医疗记录数据的统计误差。

1.3患者离开医院时的数据不全

有些患者的出院诊断及小结内容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患者的主诉、治疗过程及检查结果等内容的缺失。

1.4不符合标准的电子医疗记录

电子病历是医疗文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基层医院缺少有效的电子病历管理体系,不能对其进行实时的升级,有些基层医院的医师,连患者的住院资料、病程和手术经过都要手工地打印,而这些都不能被储存在电子病历管理体系中,所以,电子病历的管理方式不能充分地利用起来,给医生的查阅带来了不便之处。

2网络大数据时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的路径

2.1硬件设施支撑

在建立电子病案数据库的过程中,要注意与之对应的存储设备,以保证能够适应与之对应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巨大的病案信息数据量,整体上要保证设备容量较大,占用空间较少,并且能够快速的查询;其次,要注意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想达到数据的灵活处理和大数据储存的需求,就必须保证至少4TB的存储空间,并且,主流的硬盘,网络卡,显示器,网络卡,打印机等相关的设备,都要采用更高的配置。

2.2软件技术应用

(1)门诊各科室病历报表明细化

从医院的各个科室来看,其涉及到手术室、保健科、肿瘤科、内科、外科、儿科等,因此,其对案例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为防止出现数据信息的遗漏和损失,就应该将重心放在逐渐细化相应的病历报表上,使其能够与有关的本科室的要求相匹配,实现病案模板的优化,也就是在相应的细化和量化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能够有效地实现月、季、年统计报表的要求,并保证能够有效地满足实际需要。

(2)对各科室病案信息校对、修改、归类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其所需的疾病类别信息也越来越多,如果对这些信息进行杂乱性的管理,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完全保证病历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就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将高级筛选的要求发挥出来,能够对错误信息展开必要的整理、校对和审核工作,并能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的分类。例如,在实践中,能够将手术病历资料归纳为大手术类型,并能够对其进行逐个精炼。将病案进行归类,极大地提高了病案检索的速度,提高了病案的准确性。

(3)对病案分门别类、整理、建档、编录号码

借助信息化的优点,可以实现信息查询的有效性的全方位保证,不受相关约束的影响,尽量保证查询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是结合关键词,编码等方法来实现检索,以保证符合对应的资料资讯需求。根据方便快捷的查询需求,可以对相关病案进行分类,并借助相关的代码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4)存储到中心数据库,方便上传、下载

把整理后的档案资料存入计算机系统,病案数据传输至中心数据库可有效防止运行过程中遗失,便于实时下载和处理在线应用。

(5)开展统计工作,生产最终的病案统计表

在实际的病案统计工作中,首先要做好中心数据库的注册工作,然后才能根据需要对病案数据进行格式的变换,为以后的统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要与统计系统软件的格式要求相联系,对其进行转换。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有关的病案资料进行一一地审查,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应该对其进行补充和纠正,并将这些问题告诉有关的统计人员,以防止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在对病案信息进行审阅之后,要根据各医院的需要,着重对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建立起一张完整的病案统计表。

2.3应用实际效果及优势

第一,全面保证了医院的总体工作效率,保证更好地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对病案统计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对病案的录入、调取、查找、建档等环节进行有效的人为控制,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有效节约,从而达到了最优分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信息的质量,从而达到医疗项目科研、临床、管理和教学的需要。借助病历统计的信息化,可以高效地对原始病历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归纳、整理、分析、排序、编码等工作,从而可以提供与现实需要相适应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找到医学中的问题,从而使医师的行为更加标准化,提高整个医学的质量。通过对各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总体上判断出医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医院更好地进行科学地管理。

第二,有效缓解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紧张关系。目前,医疗纠纷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有关医疗纠纷的研究却缺乏实质性的依据。借助信息化管理的优点,可以将病历统计运用到病人发病的整个流程中,对相应的病人、家属和医生和负责人的签名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从而可以更好地从现实的角度来对相应的医护工作进行标准化,并可以对相关的医疗法律工作进行严格的规定。对于出现了医疗纠纷的情况,可以充分运用相关的统计数据,能够做到合理的说明,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既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又能够维护医师和医院的权益。

第三,对传统医疗档案数据的人力费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在推进病案统计的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在传统方式下的病案录入、查找、调取以及建立档案等工作,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费用,达到最优分配人力资源的需要。同时,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医疗体系建设。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发展必须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为了确保勇于打破传统医疗模式,空间局限等等,也说明现代医疗技术在我国发展迅猛。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数字化医院建设水准逐步提升,通过确保数据信息内容可靠,可全面高效完成相关资源数据跨空间查询与调取任务,能确保信息化技术环境中,能确保资源共享。当前我国病历统计管理工作正在走信息化飞速发展之路,也有助于全面提升数字化医院建设质量,在新时期背景下更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变革需求。

3结语

总结来说,联系当前医院病案统计的信息化建设,在医院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能够使数据统计人员摆脱人工操作的繁重劳动,使信息分析员角色得到更多重视。病案统计工作相关性质及作用都将随之变化,因此充分重视其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确保能够更好的深入病案统计信息挖掘。广大病案信息管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统计学及信息技术运用,结合未来医务发展需求,确保优质临床医疗及医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潘如媛.大数据视角下医院病案统计及管理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1(21):48-48.

[2]梁泽峰.大数据视角下医院病案统计及管理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8):2.

[3]张美红.“互联网+”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创新路径分析[J].财经界,2021(17):2.

作者简介:毛国勇(1987-),男,汉族,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病案统计。

基金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数据仓库技术在病案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号:YYWS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