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分析

颜雁

海南津航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00

摘要:进入信息化时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乡村土地被征用,同时,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加大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力度,合理运用不同形式的乡村景观,推动乡村经济高效发展。本文章从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原则入手,分析了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以期为业内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分析

引言

随着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乡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做好乡村规划至关重要。合理科学的乡村规划不仅能够协调城乡格局,还能够促进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结合乡村具体情况,切实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乡村现代化水平。

1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综合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策略,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村庄原有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保护村落原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其公共空间景观。根据空间性质划分村落公共空间,对于生态性强的区域,设计时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参与。着重打造天然的生态康养村落,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观赏性,营造自然风光,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

1.2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感知景观环境的主体,乡村景观的改造应始终以人为中心,注重提升人的景观感受。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居住地村民的意见与喜好,从场地规划、节点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打造人性化景观环境。公共空间是人群聚集的主要场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质人群的需求,如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场所,为儿童提供娱乐活动的场地,供年轻人运动的球场以及供游客参观游玩的场地等,同时要注重无障碍设计。

1.3整体性原则

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环境地形、建筑、水体、植物以及非物质要素等,从村落规划的整体布局到节点设计都应统筹兼顾。要将传承当地历史文脉和改善村居环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村落的景观风貌,在进行公共空间景观更新时要以保护和修缮为主,尽量减少对传统民居大的改动,不破坏村落景观的整体性和原真性。在进行节点的布置和设计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每个节点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又相互关联,确保村落整体布局的完整性。

2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2.1城乡地域分布情况不一

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是首先要面对的是城乡之间地域分布并非十分均衡的问题。乡村发展状况千差万别,部分城市和乡村在地域上分布比较平衡,乡村更接近于城市,这些村庄依靠周边城市人流量得以快速成长。有的乡村远离城市,城乡差别较大,人流分布不平衡,致使乡村建设,却无人流量,难以拉动它的经济,造成了乡村经济的逐步衰落。另一种看法是认为在城市周边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难度较大,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程度高,土地资源短缺,而且城乡建设也面临着大量的规划和协调管理问题。相比之下,农村地区往往人口分散、经济欠发达,但拥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建设相对容易。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需要辩证考虑到城乡地域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适应不同地域的发展需求和特点。

2.2乡村景观发展规模有限

当前不同省份内部空间结构特征具体表现为:第一,以城市作为核心,利用其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第二,利用小型城镇建立城乡协调发展体系。由于城镇自身的规模比较小,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角度来分析,其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辐射力比较小,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就比较小。

2.3乡村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保护难

村落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构成了村落景观特有的组成部分,景观规划与乡村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由于乡村所处环境比较复杂、农村居民保护意识淡薄等,出现了生活物品到处外摆乱扔,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未及时打扫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对农村居住环境的负面影响。加之部分人文景观因保护失当,老化失修,在进行景观建设时,很难通过单纯的转化来使用。农村环境不够整洁干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样就给景观设计规划带来了很大考验。

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3.1科学合理地规划乡村空间

相关部门要做好实地调查工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确保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符合当地的发展要求,科学合理规划乡村空间,将有限的乡村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实现利民惠民。在制订乡村空间规划设计方案过程中,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尊重当地村民的意见和合理要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与监督工作,增加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了解,让村民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3.2打造乡村聚落景观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之中,保护生态景观尤其重要。生态景观包含山川、河流、森林植被等,主要作用是调整当地气候环境,成为整个乡村景观的大背景。设计者应明确自然景观的重要性,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对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保护村庄动植物资源的特殊性、多样性,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增绿增景。乡村建筑的新建与改造设计,应开展更深层次分析,全面了解该地区的乡村建筑历史,明确现有建筑的建筑材料及风貌特色,经过详细的现场踏勘,了解村庄的建筑质量现状、年代现状、建筑结构等基本情况。在现状的基础上,抓住村庄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村庄建筑进行新建及改造设计,创造标杆性建筑,引导村民对自家建筑进行自我改造更新。村庄道路景观改造设计,应根据乡村现阶段的布局情况及现状路网体系进行优化,确保乡村道路景观更加完整、通畅和美观。村庄内的休闲交流场地,应以构建和谐的乡村生活环境为目标,以该区域的民俗文化为基础,充分挖掘出乡村内部资源,提炼当地特色景观元素,确保乡村特色景观得到良好体现。

3.3传承人文与保留地理特征

乡村景观的营造,其核心是人文理念的延续与地方地貌的留存,山川河流,是乡村标签,这些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地貌特征,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亦为最美自然景观。乡村景观设计建设过程中,既要让山川河流这样的自然景观继续存在,还要将乡村地区的人文民俗留存下来。二者之间要求协调美观,满足当地居民及旅游人群的人文、自然等方面的需要。乡村景观规划应首先保护自然环境: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如保留自然风光、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等等,从而保持乡村自然风貌和独特性。其次需要借鉴传统文化和历史:乡村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规划乡村景观时可以借鉴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如民俗文化、建筑风格、习俗传统等等,从而保留乡村的历史文化特征。最后一点是引入现代元素:在保留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也要适当引入现代元素。比如,在保留乡村自然景观的同时,可以在乡村中引入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如互联网、便利店、公共交通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建设美丽乡村有助于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做好美丽乡村规划工作,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乡村规划布局,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文化,加深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有序实施各项规划,突出美丽乡村的特色,从而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森.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1,17(23):103-104.

[2]赵润晗,朱倩.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讨[J].城市周刊,2022(13):64-66.

[3]张峰.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