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村庄规划建设发展

/ 2

论析村庄规划建设发展

张向阳

延安市规划设计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村庄规划建设的原则、目标以及基本模式,阐述了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村庄;规划建设;发展

1村庄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村庄规划不仅要按照上位规划严格执行,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调研,并确定合适的工作重点。同时,要注重协调好村庄规划和建设,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解析:经济、文化、生态、政治和经济社会。其中,经济方面需要注重村庄的产业结构,鼓励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方面需要加强村庄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生态方面需要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政治方面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自治能力;经济社会方面需要关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需要注重农业增效和产业升级,推进农村电商和现代物流等新型产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创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重点保护好生态环境,加强水、土、气污染防治,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高生态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乡村政治振兴方面,需要注重基层民主建设,加强村委会和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推进村级权力下放和社区参与式治理。在乡村经济社会振兴方面,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建设好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村庄规划建设的基本模式

2.1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类型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类型特别适合于地处山区的小村落规划建设。因为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民居分散,各个村落散布于山野、谷地、城郊、城中等各种地方,交通通讯、经济基础环境、民居景观、风俗习惯等多种多样,因此必须分门别类规范建造。相对城中村应当列入县城建筑整体规划范围,并统一按照城镇化的标准规格建造;相对偏远村庄应着力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筑,并整合迁建久居深山的较滞后村落;民俗村依据本地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制定建筑风格和居住项目,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民俗人文思想,保存地方历史文脉,并与现代文明融合以凸显地方人文特征;边境村落则根据当地天然风光和边境生活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打造富有中国地方民族特色的新型高品质的边境村落。

2.2 拾级而上、批次推进类型

拾级而上、批次推进类型适合较大型经济发展区内的村庄建设施工。因为全国范围内村庄面宽量大,发展状况也有区别,村庄规划建设应当依托本地资源和条件,适当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实施电网改建、修街补路、计算机网络通信、民居工程,以构建环境优良、生活祥和文明、社会经济发达的现代新农村。小范围环境改善型村庄外围新房较多,但村内宅院严格陈旧、空心甚至荒废,而传统农村环境改善型较为轻松,其村庄规划建设工程中应使用传统农村的原水电路基础,完善设施和危旧破屋,整改建筑空心,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清除年久失修、无人居住、乱搭滥建、损坏较重的旧住宅和圈舍,并开展农村民生自来水修建和户用沼气工程,兴建新村新住宅。村庄建设规划重点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重点,并将乡村的规划建设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基础设施农村、循环农村、精准农村、休闲农村、生态化农业园区,兴修水利工程,改良地基造田,绿化乡村,净化农村环境,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和村民公寓,努力建设山清水秀、新村沃土的幸福家乡。

2.3 名胜保护、历史传承类型

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工作时必须优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光景观资源,同时进行对当地历史传统文化和风光景观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合理保存景观、植被水体、地形和自然环境,保持当地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民俗习惯;突出历史时期、城乡、区域和民族,合理开发利用历史传统文化资源,深挖自然、经济、历史、人文、民俗底蕴;构筑整齐秀丽的仿古群落和景观园林式村落,重点进行村庄空间、街道、墓地、历史建筑和区域景观一带绿化美化工程,与古建筑、古遗迹相互映照,形成错落有致、流程再造、有机延伸、民族特色浓郁、时代性强烈的区域风貌景观;精心策划设计地方名胜保护工程,重点保护史迹建筑与人文遗存的生态多样性和原有地质景观,突出山水、田野、村庄、宅院的格局,构成与山脉、溪流、绿荫、花草、村落、古风、民情等浑然一体的地方文明景观;积极兴办原生文化产业和旅游观光产品,宣传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推动地方文物保护、村镇建设、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

3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现在还有这许多未在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对于乡村的整体规划不足使得一些落后的村庄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使得与城市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人口流失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要使规划实现全覆盖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对村庄建房没有一个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农民申报建房的审批手续也极为繁琐复杂,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对于更好居住环境的需求,使得农民自建房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让村庄土地利用显得更加杂乱无章。渐渐地,这种现象得到了统一科学的管理,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地乡村与农民建房热情高涨但是建筑水平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统筹规划,一些违背建筑理念的建筑大量增加,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貌产生了严重的违和感,随着建筑的增多,对环境没有足够的保护,使得原本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反而得不偿失。一些被政府授权,进行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设用地的使用不当,使得本应该产生的经济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这些都是我们现阶段在村庄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建议

4.1完善村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法定依据,也是规范村庄建设管理的前提条件。在编制村庄规划前,对县(市)域范围的村庄进行详细的调研,将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以外的村庄分为发展型村庄、整治型村庄、稳定型村庄(空心村)三种类型,将有限费用优先用于完成发展型村庄、整治型村庄的规划编制,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通过相关政策性融资的方式解决编制费用问题,不断提高村庄规划的覆盖率。

4.2加强管理,提供便捷服务。配备村级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解决村庄建设管理及执法巡查工作量大、管理跟不上的问题,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农村建房往往通过所谓的乡村建筑工匠的经验进行设计、施工,存在不规范的建筑设计缺陷,使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要求每户村民委托具备资质的建设设计单位绘制图纸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可根据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使用要求提供多种合符规范的农村房屋设计通用图纸,既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又可消除因设计不规范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4.3创新管理理念。探索土地使用权市场化运作模式,出台相关配套的各项用地政策,改变农村土地现有管理模式,使农村集体土地能自由流转。从而使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具备市场价值,让村民自觉按照法定流程申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及房屋所有权证,严格按村庄规划相关要求进行建设,促使村庄建设科学有序地发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5、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施行,拉开了新农村建设序幕,村庄建设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考与指导,必须切实保证规划设计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这促使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面对着重大考验,故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合理调整和梳理村庄建设规划思路,并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坚持生态环保等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林飞.试析乡村振兴战略下村镇建设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10):3.

[2]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3):5.

[3]邹钟磊,杨文平,赖奕锟,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问题及规划对策——以汉源乡村建设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