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尿液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李光庭,李静,陈洁,王翠霞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湛江  524001

【摘要】 目的:探究尿液检验对早期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的诊断意义。 方法:研究选取本院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共6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尿干化学法(A组)、尿沉渣镜检(B组)与二者结合(C组)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以临床上的综合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在糖尿病肾损害中的诊断效果与效能、阳性检出率。 结果:C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与阴预测值方面都明显高于 A、 B组(P<0.05)。C组尿糖,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都明显比 A, B组高(P<0.05)。  结论:尿液检验在早期糖尿病肾损害中应用,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将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二者相结合,可以提高检查的诊断效能与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尿液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

早期肾损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早期肾损伤的并发症,对肾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不典型,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也导致了治疗的延误,因此需要准确地检测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尿液检验对早期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的诊断意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本院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共64例糖尿病患者。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为25-84岁,平均年龄为(63.61±8.19)岁。病程为1~5年,平均为(3.11±0.52)年。纳入标准:(1)有完整的临床资料;(2)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试验;(3)通过观察症状,糖耐量测试,诊断为糖尿病;(4)至少一年的糖尿病史。排除标准:(1)患有糖尿病之前有肾病史;(2)患有传染病的患者(3)精神病患者。

1.2方法

对患者采用尿干化学法、尿沉渣显微镜进行尿液检验。A组:早上收集患者空腹状态下的新鲜晨尿10 mL,作为测试样本。首先用尿干化学法检验,所用的检测仪器是AE_4020型尿化学分析仪及郎迈尿液分析仪,采用尿干化学方法对尿样进行自动化检验,并对其结果进行自动读出。B组:展开尿沉渣镜检,所用的仪器为SysmexUF-500i型全自动尿液有形成份分析仪,并配有相应的化学试剂。使用水平式离心分离机,对尿样品进行了离心化处理,离心半径15厘米,离心速率1500转/分钟,400克的相对离心力,继续离心5分钟,除去上面的清液,将尿沉渣滴于玻璃上,用高倍率显微镜观察,并读出尿沉渣的结果。C组:采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

1.3观察指标

(1)对比3组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其中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阴预测值。(2)对比3组糖尿病患者的尿糖、白细胞、尿蛋白与红细胞等指标的阳性检出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以病史,肾脏影像,肾功能,尿液等为主要临床诊断指标,作为确诊的“金标准”。64例糖尿病患者中26例有早期肾脏损害,38例无早期肾脏损害。通过临床的综合诊断发现,其中25例尿糖、26例尿蛋白、14例白细胞和18例红细胞为阳性。

2.2三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比较

C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与阴预测值方面都明显高于 A、B组(P<0.05)。A组和B组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表2。

1 三组诊断结果比较(n

检查方法

结果

诊断金标准

阳性

阴性

合计

A组

阳性

17

7

24

阴性

9

31

40

合计

26

38

64

B组

阳性

18

5

23

阴性

8

33

41

合计

26

38

64

C组

阳性

24

1

25

阴性

2

37

39

合计

26

38

64

2 三组诊断效能比较(%

检查方法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A组

17/2665.38*

31/3881.58*

48/6475.00*

17/2470.83*

31/4077.50*

B组

18/2669.23&

33/3886.84&

51/6479.69&

18/2378.26&

33/4180.49&

C组

(24/26)92.31

(37/38)97.37

(61/64)95.31

(24/25)96.00

(37/39)94.87

注:C组与A组相比较,*P<0.05C组与B组相比较,&P<0.05B组与A组相比较,P>0.05

2.3三组阳性检出率比较

C组尿糖,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都明显比 A, B组高(P<0.05)。见表3。

3 三组阳性检出率比较(

%

检查方法

尿糖(n=25)

尿蛋白(n=26)

白细胞(n=14)

红细胞(n=18)

A组

64.00(16/25)*

80.77(21/26)*

71.43(10/14)*

61.11(11/18)*

B组

68.0017/25&

76.9220/26&

78.5711/14&

66.6712/18&

C组

92.00(23/25)

92.31(24/26)

92.86(13/14)

94.44(17/18)

注:C组与A组相比较,*P<0.05C组与B&P<0.05

3讨论

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预后,必须对患者进行检测和治疗[2]。尿液检验在对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与阴预测值方面都明显高于 A、 B组(P<0.05)。C组尿糖,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出率都明显比 A, B组高(P<0.05)。尿干化学方法和尿沉渣镜检查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尿液检验是早前肾功能损伤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尿蛋白、白细胞等,可判断是否出现肾损害。尿液检验具有操作简单、测试结果迅速等优点。在尿常规检验中,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是最常见的两种检测方法,在两种方法中,尿干化学方法主要是使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液试纸条来分析尿中的有形成分,它可以自动地读出尿中有形成分的数目。尿沉渣镜检的方法主要是将尿液样品经过离心处理,然后用高倍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的有效成分,检查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有无异常[3]。尿干化学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重复性高,适用于大批量检测。但是会受到各种化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最后的化验结果,其通过间接检测白细胞、管型和晶体,对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的判定很困难,容易受到药物、外源性物质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尿沉渣镜检,当红细胞过多(尿沉渣红细胞超过3个/高倍视野)时,其可能代表肾脏和泌尿系统出现了各种疾病,可清楚看出细胞形态,拥有检测的独特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检测的精度进行控制,从而将假阳性的结果给排除掉,但其检测效率很低[4]。将两者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更能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中,尿干化学方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蔡允平.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103-105.

[2]林椿,王燕华,占建丽.尿液检验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结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3):68-71.

[3]满玉霞.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3):3-5.

[4]方佩慧.尿糖、尿微量白蛋白结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