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雪莲花的绽放——记一名性格内向的学困民族学生四年成长蜕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一朵雪莲花的绽放——记一名性格内向的学困民族学生四年成长蜕变的思考

张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案例简介

小M,2017级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平日独来独往,不适应集体生活,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多位任课老师也向我反映她上课听讲状态不稳定,学习成绩下滑,平时与老师交流少,任课老师与她沟通时,她也不愿回答。

二、案例分析及工作过程

通过与学生一对一谈话中了解到小M大部分时间是独来独往,平时与室友交流不多,没什么朋友。以上现象都显示她性格趋于内向,对于性格内向又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如何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愿意与老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在小M刚入校时我翻阅新生档案了解到,她以往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进入大学以后成绩明显下滑,考虑她进入大学后是否在学业、生活等方面遇到了困难。

(一)获取信任感,成为知心人。

在入学初期,从其他同学和老师口中了解到她的基本表现后,我找准机会单独与她聊了几次,在聊天中得知她的母亲无业在家,父亲因常年劳累近期身体不好,她十分想家,加上来到离家这么远的地方上学,环境还没有完全适应,以前一直很不错的成绩现在也显现不出优势,对学习失去信心,想与人交流又不自信,产生了自卑感。经过多次谈话,我了解到她没有经济上的困难,于是耐心开导她,给予她很多建议和鼓励;担心她思乡的情绪得不到排解,于是周末带着她去新疆特色餐厅吃饭,通过家乡美食帮助缓解她思乡之情,借机开解和引导她,了解她的思想状态,平时经常通过qq鼓励她,着重观察她在网络上的思想动态,悉心引导,经过了半个学期的“不懈努力”,初步取得了她对我的信任,也会主动和我分享她的日常。

(二)发动身边人,建立互助组。

通过和小M的交流我了解到,她渴望融入班集体、渴望找回自己昂扬向上的状态和自信,只是苦于不知道怎么做、也羞于向同学表达。我便建议她先尝试与宿舍同学多交流,另外我私下找到她的室友,成立互助小组,让室友一起帮助她迈出“第一步”,室友同学都很热心并乐于帮助她。在我的鼓励和舍友们的带动下,她逐渐开朗起来,平时会主动向我汇报她的思想动态,生活中也主动帮助起身边同学,有了平日的思想和理论方面积累,她参加的班团支部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宣讲并获奖,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也有突出表现。

(三)谋学业规划,铺垫就业路。

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接下来我帮助小M一起做了详细的学业规划,又请来专业老师指导,帮助她制定了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学业和职业两项前景规划,帮助她明晰了方向和目标,我明显感觉到她学习的动力越来越足,对未来的方向也确定,整体状态逐渐变好,人变的越来越有自信,随之而来课业成绩也飞速提升,连续三年获得了学校奖学金。

(四)指导实践服务,创出品牌项目。

针对小M的内向性格,我常鼓励她利用假期时间多做一些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基于前期我们建立起的信任和平时对她的引导,她表示毕业后要回疆建设家乡,于是我结合她所学专业以及当地情况帮助分析适合的、可行的实践服务,因此每到寒暑假她就去到家乡的茶叶和农产品种植基地学习和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了解其思想动态,鼓励她多参加一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项目去锻炼自己,有了之前社会实践服务的经历和老师们的指导,她参加了天津市“电信杯·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后来还成立团队入驻了学校众创空间。

三、取得成绩

经过四年来对小M性格和学业上的帮助,她思想上能够始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学业上连续三年获得了学校奖学金,集体活动方面她是班级的积极分子,她的创业故事还令她获得了《感动天中》创业先锋类校园人物称号,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就职于当地县委宣传部,实现了她建设家乡的愿望。正如她给自己团队起的名字一样——雪莲花,如今的小M从最初一朵害羞的“花骨朵”已经“绽放”开来。

四、案例思考

(一)抓住入学初期,彼此建立信任。作为辅导员,新生入学之初是与学生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关键期,这个时候是彼此信任建立的关键时刻,要秉承“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的理念。我们要知道,当代大学生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少数民族学生更是有着很强的民族意识和自尊心,情感上也非常敏感,同时性格上又有豪爽、重情义的一面,因此我们在面对学生时,一定要贴近学生,感受学生的感受,用心关怀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习俗,可以借助入学初期的班会、少数民族文化节或者其他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间、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才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亲切,彼此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我们才能走进学生心里,学生有事才会想到我们,才会主动向我们寻求帮助。

(二)注重思想引领,于细节处育人。有了彼此信任的基础,做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时就有了通道。现代学生处于多元化时代,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特别是在做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时,要抓住每次与学生相处的机会,留意细节之处,比如与学生共进午餐时的闲谈、督促学业时的谈心,都是我们育人的契机,给学生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认同祖国、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民族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将自我梦融入中国梦,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各民族是分不开的,将我们的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而更好的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善于整合资源,发挥育人作用。高校坚持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育人模式,靠辅导员一人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在整个育人过程中,当学生提出的困难或问题我们也无法解决时,我们要善于整合学校内的资源,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或者就业创业项目时,可以邀请专业课老师、班主任从专业课程建设、行业发展等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指导,实现由“点”到“线”、聚“面”成“体”,实现“面”“面”俱到、多“体”联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真正使三全育人的方法得到有效实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问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四)落实立德树人,用“爱”“浇灌”学生。初入大学的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交往,这时我们要做他们的灯塔指引方向,需要我们用“恒久的爱”带动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我们用“持续的爱”给学生化茧成蝶的力量。学生能够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润物无声的爱”浸润式的育人,才容易在学生心里留下被信任的痕迹。最后,我们通过日常的谈心、谈话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帮扶等工作悉心观察才能敏锐发现学生问题,所以要保有“恪尽职守的爱”,才能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五)注重因材施教,努力与时俱进。当下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群体是一群新时代00后青年大学生,他们身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自己的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在育人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做到因人而异,并且始终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例如掌握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特征,在学业目标及职业规划上帮助学生明确自我成长方向和未来职业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针对新生在面对入学后学习、生活、文化环境的不适应,通过系列讲座与咨询,或者“一对一谈心”,帮助其消除不适感,尽快融入新生活。我们要不断灵活工作形式、更新工作方法,努力做到生动活泼又润物无声,让每位学生的特长都能够在大学里茁壮成长,让每位学生的梦想都可以在教育最高殿堂得以升华,让每位学生都能有一个出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