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经营技术的运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经营技术的运用探究

邓恩勇

四川省合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四川泸州  646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建设的加速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天然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到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全球范围内天然林资源遭受到严重威胁。天然林保护工程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合理运用森林经营技术的意义、现况以及有效路径,以促进天然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经营技术

天然林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球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由于过度采伐、非法砍伐、森林火灾等人类活动的干预,全球范围内天然林资源面临严重威胁。为了保护天然林资源,我国自“98洪灾”以来,已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20多年,积累了较为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合理运用森林经营技术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必须重点探讨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如何运用森林经营技术来实现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平衡。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经营技术的应用意义

第一,合理利用资源。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标是保护天然林资源,但合理利用天然林资源同样重要。通过科学的林业规划和经营管理,可以确保天然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第二,完善生态系统。天然林经营技术可以促进天然林的生态修复和恢复。通过科学的疏伐、抚育和补植补播等,可以帮助天然林恢复其自然状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第三,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运用森林经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盗伐、滥伐等非法砍伐天然林,减少人类活动对天然林资源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第四,提高森林质量。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采用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天然林的抗灾能力。例如,通过疏伐和培育,增加林木的抗风抗雪能力,降低林火的风险。第五,促进生态和谐。森林经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保护天然林的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1]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经营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采用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采用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能够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特征和功能,促进天然林资源的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第一,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需考虑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包括植被恢复、土壤保护、水资源管理等,通过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手段来修复和改善天然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第二,生态综合治理技术鼓励多样性的植被恢复,通过引入本地优势树种和恢复天然植被,增加植物种类和数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第三,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注重改善土壤质量,通过土壤修复和保育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的保持能力,有助于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恢复。第四,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水土保持、气候调节、水资源调控等,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第五,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注重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强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平衡。通过合理经营,实现天然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六,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能够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条件进行调整和适应,使治理措施更加科学和实用。第七,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天然林的抗灾能力,减少灾害风险,如抗风抗雪、防火等措施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天然林资源的影响。因此,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应用森林经营技术时,采用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需要注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理技术,因此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然林资源[2]

(二)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应用森林经营技术,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能够实现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第一,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可以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平衡。保护天然林资源是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而合理利用天然林资源则满足了社会经济的需求。两者相结合,可以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二,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有助于优化林分结构,调整树种组成和年龄结构。通过科学疏伐、抚育和补植补播等,促进优势树种的生长,提高天然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第三,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有助于增加天然林的抗灾能力。采取适当的经营措施,如培育密度、间伐疏密,可以增强天然林的抗风、抗雪和防火能力,降低灾害风险。第四,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可以提高天然林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科学管理,优化采伐方案,减少浪费,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第五,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有助于促进天然林的生态修复。通过科学抚育和植被恢复,加强林分的自然更新,帮助天然林恢复自然状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第六,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可以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监管和执法工作。明确管理责任和权利,防止滥伐和盗伐等非法砍伐现象,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进行。第七,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可以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3]。因此,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应用森林经营技术时,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三)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

森林火灾对天然林资源有着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高温天气下极易发生。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和必要措施。第一,保护天然林生态系统。森林火灾对天然林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巨大,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恢复。加强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可以有效保护天然林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第二,减少经济损失。森林火灾不仅对自然生态造成损害,还会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加强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可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扩散速度,减少经济损失。第三,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加强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灾害应对能力。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第四,加强监测和预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火灾预警系统等,加强对天然林火灾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早发现火灾隐患,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第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火灾预防意识,提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减少火灾的发生。第六,强化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加强对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管理措施落实,明确责任和权利,提高管理效能。第七,推动科技创新。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社会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同时,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4]

(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实现天然林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一,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卫星监测等手段,高效地收集天然林资源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天然林的现状和潜在问题,为保护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数字化管理还能为决策提供支持,通过模拟预测和评估,优化决策方案,推动工程的顺利实施。第三,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可以开发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天然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警和防范,减少灾害风险。第四,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远程控制和管理。这样,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减少人员巡查带来的人力物力消耗。第五,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带来创新技术的支撑。例如,无人机巡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天然林资源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5]。第六,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加强科研与合作,吸引更多科研机构和专家参与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来,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由此可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健康发展。同时,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天然林保护工程是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合理运用森林经营技术是实现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合理林业规划和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火灾预防和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天然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形成天然林保护的合力,共同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战昭.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经营技术的应用[J].温带林业研究,2023,6(02):97-99.

[2]杨军.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森林经营技术讨论[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06):7-9.

[3]郭诗宇,徐敏,陈兴国等.基于近自然理念的森林经营技术重构[J].南方农业,2021,15(19):67-70.

[4]徐玉金.探讨森林类型划分与森林经营技术措施[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03):10-12.

[5]郝武年.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森林经营技术讨论[J].农家参谋,2021(0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