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冯琴1杨茜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 邮编: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该期间入院的妇产科患者9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无限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对情况。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14.29%,观察组为2.04%。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预防;无缝隙护理模式;控制效果

妇产科接诊量大,住院期间存在感染风险。本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一旦发生感染,会影响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不利。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为增加妇产科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协作,减轻精神压力,降低感染风险,有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此,本文提出无缝隙护理模式,并探讨其对妇产科患者感染防控的积极作用,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本研究符合伦理标准。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该期间入院的妇产科住院患者9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年龄22~41岁,平均(33.62±4.08)岁。观察组49例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3.58±4.1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参加。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关注术后患者或留置导尿患者,定期更换切口换药,定期检查留置导尿管情况;保持病房通风,定期对病房环境(空气、物品等)进行消毒;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床单和毯子等待。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缝隙对接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住院前。对定点住院患者进行院前教育,介绍病房环境、相关疾病知识、预防感染的必要性;发放科室自制的小册子,每位患者都有一份;协助患者办理相关住院手续;告知患者他们需要携带自己的住院药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妇科感染知识,提高患者对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对于心理、精神正常的患者,引导其保持积极的就医态度和信心,认真听从护士的指导,有问题及时向护士台咨询;对心理不稳定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沟通方式,了解其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根源。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人文治疗,鼓励患者适当运动、看书、听音乐等,放松身心。必要时可采用专业的心理治疗,如催眠等诱导干预。(2)住院后。询问患者的饮食安排,统计需要到院点餐的患者的饮食习惯,根据医嘱制定饮食计划;进行相关检查时,每人需准备一件器具,使用一次性棉签和载玻片采集样本;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无菌物品;病区治疗和医疗垃圾分类回收情况检查;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统一管理、统一灭菌。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多喝水,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热量高、蛋白质含量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花生、豆腐、豆浆;饮食宜清淡,根据患者情况,针对不同疾病调整饮食方案。(3)出院后。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内裤应单独洗涤,晒太阳后再穿。如果没有烘干条件,可以准备专用的衣物消毒液进行洗涤;注意忌辛辣油腻,清淡为主;定期审查等。

1.3观察指标

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及护士满意度评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

1.4统计分析

涉及数据分析的部分,需要用SPSS24.0软件进行处理,用[n(%)]计算数据,并进行校验;(±s)表示测量数据,t用于校验。以P=0.05为标准,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感染率为14.29%,观察组感染率为2.04%。

3讨论

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意义在于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护理服务,将该护理模式应用到妇产科感染防控中,有助于护士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和护理职责。以敬业负责的态度规范护理操作,避免护理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1入院后注意患者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士未能及时与其沟通,常引起患者恐慌、担心自己的病情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入院时的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刚进科室的病人,主管护士要第一时间到病房接待,减轻病人入院时的焦虑情绪,介绍科室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并说明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认识和了解。告知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饮食要求、作息规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决。治疗期间,他严格遵医嘱,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按时服药。对有特殊病症的患者,要时刻关注其心理变化,及时化解负面情绪,给予引导。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建议其进行心理疏导,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3.2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

要想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安全,最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日常护理操作中,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认真进行,特别是治疗前必须检查三对七对的检查制度,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在用药过程中,为确保用药安全,一定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将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立即告知家属和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病人最大的尊重。沟通时,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代替病人的完全信任,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误会。在科室的日常培训学习中,可以邀请科室优秀的护理人员与大家分享一些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每月请患者对护士进行评价,对护理之星进行评价,让护士的敬业精神得到正确的认识。医院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和基础业务考核,通过考核结果考核绩效。

3.3建立健全安全护理管理体系

除了护理人员具有优秀的护理专业水平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外,医院管理者还应更加重视护理工作,制定良好的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要深入各科室,了解和调查各科室护理工作相关事故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不断反思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原因,不断优化和调整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实现良好管理行动的目标,从源头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高质量护理工作制度的实施,严把护理质量关。增加护理工作的内容包括:各护理岗位的职责、每项护理操作规范的执行过程、护理工作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应急预案。

本次研究选取9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49例)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对于妇产科患者,应用顺畅护理管理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全院众多科室中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具有较高的管理风险,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也较高。本研究从健康教育、人文关怀、个性化干预、感染控制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有效控制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护士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住院患者中,无缝隙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霞.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6):2.

[2]王小宁.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0.

[3]高媛.妇产科患者行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感染预防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