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苏红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数字减影室)

【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共计46例,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回顾性分析,研究样本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样本均未在术后出现死亡病例,其中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占比4.34%,其中20例出现外周血管血肿,占比43.47%。全部样本均未出现桡动脉痉挛、假性动脉瘤、前臂血肿、动静脉瘘、前壁缺血坏死、手掌缺血、桡动脉闭塞等病症。结论: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不容置疑,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促进样本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经桡动脉穿刺外周介入手术护理

介入手术以影像学为基础,在X线以及超声CT等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和导师以及其他的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微创技术。介入手术的优势为创伤小、定位准确、并发症比较少,是现代外科微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入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术后预后效果而言具备关键的作用[1-2]。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共计46例,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均经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症,女性样本共计20例,男性样本共计26例,年龄最大值73岁,最小年龄值59岁,(68.5±1.3)岁中位值。

样本纳入范围:所有样本伦理委员会均已经批准;所有样本均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范围: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样本临床资料丢失。

1.2 方法

1.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前,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争取患者的配合。2.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过程当中,要注意尽少地减少患者的血管损伤。3.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以后,要注意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4.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以后,如果患者出现穿刺点疼痛的话,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止痛药物进行治疗。5.要注意对患者的穿刺点进行定期的观察,避免形成皮下血肿。做完手术后,首先患者要采取平卧位休息,并且让穿刺部位肢体保持完全伸直,有利于血管全身的收缩闭合,保证血液流畅,防止血栓形成。同时家属也要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或血肿的形成,另外也要保持敷料干燥,防止诱发感染。在活动期间建议家属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情况。同时也要给患者适当的吃一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胡萝卜粥等。

1.3 评定指标

    研究样本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例如桡动脉痉挛、假性动脉瘤、前臂血肿、动静脉瘘、前壁缺血坏死、手掌缺血、桡动脉闭塞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视力提高率,t检验,以IMG_256形式展开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所有样本均未在术后出现死亡病例,其中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占比4.34%,其中20例出现外周血管血肿,占比43.47%。全部样本均未出现桡动脉痉挛、假性动脉瘤、前臂血肿、动静脉瘘、前壁缺血坏死、手掌缺血、桡动脉闭塞等病症。

3 讨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血管治疗的一种微创方法,主要是利用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等,在血管内进行操作,达到治疗的目的[3]。介入手术的优势为创伤小、定位准确、并发症比较少,是现代外科微创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入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术后预后效果而言具备关键的作用。本文所采用的护理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介入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病史充分了解,完善检查,明确诊断,制定首选治疗方案,以及术中的备选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操作时要注意要明确穿刺的血管是否为病变血管,通过造影即可以明确。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暴力,要选择合适的球囊、支架。进行球囊扩张时,使动作要轻柔,并询问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关注血压、心率的变化。注意在动脉球囊扩张时,动作要缓慢,加压过程要慢,要避免动脉夹层的出现[4]。在进行介入治疗之后,需要及时的对穿刺点进行缝合处理,或者是局部加压包扎,并定期换药,明确有无局部血液渗出及假性动脉瘤的出现。告知患者家属如果患者伤口有什么事,及时找大夫,这个非常重要。第二个,有的时候做完手术以后,局部会出现血肿。血肿在急性期的时候,不要去热敷它,有时候会冷敷。当伤口长好了之后,可能会还有血肿,会热敷它一下,促进血液循环让它吸收。第三个就是家属关注病人,让他多喝水,把造影剂排出去。然后会让病人监护24小时左右[5]。不要吃太油腻或不好消化的东西,吃清淡一点的东西。经本文数据分析后可见,所有样本均未在术后出现死亡病例,其中2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占比4.34%,其中20例出现外周血管血肿,占比43.47%。全部样本均未出现桡动脉痉挛、假性动脉瘤、前臂血肿、动静脉瘘、前壁缺血坏死、手掌缺血、桡动脉闭塞等病症。综上,经桡动脉穿刺在外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不容置疑,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促进样本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晶,伦向灵. 思维导图联合循证护理对回肠膀胱手术患者手术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8):1473-1477.

[2] 杨燕,钱菊云,方秀花,等. 超声引导下平面内进针法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2,25(2):263-265.

[3] 刘欣乐,白会玲,李乔乔.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精细化护理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女性,2022(35):145-147.

[4] 刘贺佳,郭萌.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9):10-12.

[5] 王东霞. 外周动脉栓塞介入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科学养生,2021,24(10):56.